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優婆塞戒之助戒(上)
2024/04/22 08:21:43瀏覽260|回應0|推薦14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菩薩正行」,我們接下來就繼續來跟大家講《優婆塞戒經講記》的第八輯第125頁的內容,我們還是一樣再唸一下:【捨戒有六:一者斷善根時、二者得二根時、三者捨壽命時、四者受惡戒時、五者捨戒時、六者捨欲界身時。或復說言:「佛法滅時便失戒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優婆塞戒經》卷7)

我們在上一個講次裡面跟大家說明了第一項到第六項的條件,那這裡有一個前提在,就是這六個條件是你要捨棄了優婆塞戒的戒體。我們說上一次有跟大家講說關於戒體呢?不必把它想成多麼神妙的東西,而是戒體本身就是我們這個如來藏阿賴耶識的熏習的作用。如果這個熏習夠完整的話,那麼它很自然我們在行住坐臥之間,靠著這個熏習的種子儲藏在我們的如來藏裡面的話,我們在許多面臨考驗的時候,它很自然就會生起一個遮止的力量,這個都是由於我們熏習而得到的。所以如果你瞭解了這個如來藏,信受如來藏,並且瞭解到如來藏有執持這些種子的功能的話,那麼關於戒體這件事情,就不必再花力氣用其他神妙的方式想要去解釋它。那麼我們說這個六樣呢,都是針對優婆塞戒來說的,它是捨戒的狀況;至於跟各位菩薩很有關係的菩薩戒的捨戒,倒是值得再跟大家說一下。

我們說菩薩戒的這個捨戒,除了受惡戒,如果你受了佛所制訂的菩薩戒,可是你又決定要去受其他的外道所制的戒的時候,這個時候很顯然的,你對於菩薩戒是如何的尊重、如何珍貴這件事情便要大打折扣、大打疑問。也因為這樣的原因,我們說一旦你真的宣示受了外道的戒的話,那你的菩薩戒就算是捨戒了。另外一個狀況也跟優婆塞戒一樣,就是說如果你決定要自己捨戒的時候,你那個時候在佛前有多數人作為證明,然後自己說三次:「我某某某從今天以後,決定捨棄了菩薩戒。」這樣講三次之後,你的戒自然就算捨了。像這種狀況,我們說像這種狀況的話,我們是萬萬不希望各位會發生這個狀況。除了剛才講的狀況之外,菩薩戒還有一個捨戒的狀況。當然菩薩戒尊貴的地方在三寶,如果謗三寶的話,當然菩薩戒的本身也是一樣會形成嚴重,如果是嚴重謗三寶的話,這個菩薩戒的狀況,恐怕他的戒體就會大受影響了。未來際呢?恐怕這個菩薩戒應有的功德就很難再生起。菩薩戒呢講的一個明確的捨掉的條件是所謂的七逆,七逆跟剛才優婆塞戒講的這個五逆有所不同是在於說,除了殺父、殺母、出佛身血這些狀況一樣之外,另外原來在五逆罪裡面的這個殺阿羅漢到了菩薩戒之後,就變成所謂的殺聖人;這個意思就是說,凡是他已經是入流的聖人的話,哪怕他不是阿羅漢,你今天動了這樣邪惡的念頭,取了他的性命的話,這個時候你的菩薩戒也是一樣就是會捨戒了。

除了這個之外,菩薩戒還特別強調,就是說對於和尚、對於阿闍黎,一個是你的親教師,一個是你的軌範師;像這個和尚跟阿闍黎這兩類我們都要極盡尊重,因為不說別的,光是他是僧寶,我們就應該要非常的尊重,更何況和尚跟阿闍黎都是在法上面有恩於我們,對於這樣子的人如果一個人不思恩圖報,反而去殺害他們的話,我們就懷疑這個人根本就不具格,根本就不應該,不應該被稱為是一個菩薩。所以像這種狀況下殺和尚、殺阿闍黎,你的菩薩戒也都自然捨戒了。最後一個狀況呢?跟一般的優婆塞戒乃至於說一般的出家戒不一樣的地方,是在於說一般的出家或是優婆塞戒呢捨戒的時候,如果你破和合僧,比方說你為了自己的私心,結果分裂了僧團,這個時候你犯的罪就極其的嚴重,所以你的出家戒的戒體,或是優婆塞戒的戒體就整個喪失了。對於菩薩戒來講,菩薩戒這裡面講到的是破羯磨轉法輪僧。破羯磨轉法輪僧,我們想想看,羯磨這件事情,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作業,實際上應該指的就是僧團在一起議事、決定事情,並且主要的內容仍然是以誦戒為主,所以如果我們說羯磨僧,代表的就是說某一個僧人他來主持羯磨,比方說主持誦戒等,這個是羯磨僧。轉法輪僧,當然就像是坐在法座上面說法的這個僧寶。所以我們說羯磨跟轉法輪這是兩種的僧,都是放在我們必須要極其敬重的範圍。如果我們說破羯磨僧的話,這個意思就是說,用任何的方式去毀壞了羯磨僧主持羯磨的威德行儀,也就是導致了整個羯磨他在這個眾人信服的立場上面大打折扣了,這個就是所謂的破羯磨僧。這個部分呢跟出家戒裡面的破和合僧兩個比較起來的結果,其實破羯磨僧可以說函蓋的範圍更大。函蓋的範圍更大,也就是告訴菩薩們,當一站在菩薩道裡面的時候,關於羯磨僧誦戒的這些僧寶,我們更應該要小心尊重的維護,不應該因為一些事相的事情而予以誹謗損壞。這個當然如果談到了傳法的轉法輪僧,那更是如此啊!所以菩薩戒的七逆罪,菩薩這個七逆罪的最後一項——破羯磨轉法輪僧,是說你對羯磨僧或是對轉法輪僧,只要你不實的誹謗了,破了他在僧團裡面主持或是講法的這些威德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恐怕後面負的因果就非常非常的大;所以這個狀況是跟前面的優婆塞戒不太一樣。但是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菩薩身為菩薩,如果犯了這個七項的內容的話,菩薩的格就失去了,菩薩戒的戒體也就自然的不存在了。所以這裡特別跟隨平實導師所寫的內容,跟大家講菩薩戒捨戒的狀況。

接下來又有說:一旦佛法滅了之後,這個戒是不是還存在呢?是不是佛的這個戒不是都跟著佛法而來嗎?佛說:「不然,受已不失,未受不得。」平實導師在講記裡面舉的例子就是說,未來月光童子最後弘法五十二年之後,佛法在人間完全消失殆盡了,假設您在佛法消失殆盡的這個時候的前一年,您受了優婆塞戒的話,那麼這個戒在佛法已經滅盡,不在世間能夠聽聞的狀況下,您受的戒是不是還在呢?這個其實您可以自己來想一想判斷看看:受戒的話最主要在或不在,就要看說戒體有沒有完整?有沒有在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生起遮止的力量?請問您在佛法滅之前的前一年,如果慎重的受了優婆塞戒,並且至心持守優婆塞戒的話,您所持的戒本身就已經有形成了良好完整的戒體在您身上,那麼這個時候即使隔年了,佛法在世間不再聽聞得到佛法了,佛法徹底消滅的時候,這個時候您還是會基於您存在心中的種子,會有熏習的力量,所以您仍然會感受到戒會遮止您作一些不好的事情,這個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狀況,所以我們說佛法滅了,戒不會跟著滅。你受了這個戒,只要你是至心持受,至心持受,隨便唸一唸的那當然不作數;但是如果一個人發心了,發露了在這個佛前至心的說他受了哪些戒的話,這個戒的熏習很完整,那麼即使佛法滅了,這個戒還是一樣會存在的。

好!繼續我們就往下看,同樣是第八輯第125頁剩下的內容,我們把剩下內容唸一次:【斷身口意惡,故名戒戒;根本四禪、四未到禪,是名定戒;根本四禪、初禪未到,名無漏戒;捨身後世更不作惡,名無作戒;守攝諸根,修正念心,見聞覺知色聲香味觸法,不生放逸,名攝根戒。】(《優婆塞戒經》卷7)好!那這一段呢,佛在這一段的經文講的是說,因為現在講的是優婆塞戒,所以講到的優婆塞戒之外呢,順帶也提到了跟戒相關的有遮止力量的一些狀況。比方說佛第一個講說「斷身口意惡,故名戒戒」,這個意思就是說,戒——凡是我們所看到的這些戒,不管是出家戒,不管是優婆塞戒,乃至於菩薩戒也好,它的最終的目標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斷身口意的惡:不管是身行作了哪些的惡行,口出了哪些的惡言,或者意念上面打了什麼樣的壞主意。那麼這些身口意的惡行,透過戒的力量能夠遮止從此不再犯,這個就是叫作戒的意思。所以戒戒,第一個戒就是算是說是一個動詞,第二個戒可以把它當名詞看,所以是:第一個表示是遮止的意思,第二個是戒條的意思,所以叫作戒戒。那接下來繼續看到佛又說「根本四禪、四未到禪,是名定戒。」好!這裡面菩薩們在看的時候,如果您有順著平實導師所寫的講記仔細去看的話,你會發現平實導師一開始就強調了「根本」這兩個字,這的確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我們要說的是一般外道修四禪八定大有人在,可是外道修四禪八定,如果沒有注意到像佛門裡面修除性障這些事情的話,即便是他這個禪定的功夫很好,可是他一旦從坐中修定完了,出定之後在日常生活之間往往會起了許許多多不恰當的身口意行。比方說有一些的人修禪定之後,因為禪定有了一些境界,這些境界當然一般的凡夫眾生是從來都沒有體驗過的,所以當他得到了這些禪定的境界之後,有些人心裡面就會生起了傲慢,看不起一般的凡夫眾生,認為他們根本就沒辦法體會這個境界;所以正因為有這些慢心的存在,所以他在行住坐臥中跟眾生在互動的時候,有許多的時候都有很多的因緣容易引生他的不好的身口意行出來。所以這種狀況就是我們說:外道在修禪定這個狀況下,當他出定的時候必然會面對的窘境。可是平實導師說:「如果是『根本』禪定的話」,我們說加上「根本」這兩個字,談到的就是必須要輔以佛法的正知正見。當然這樣子的話一出,大家、菩薩們應該就知道說,如果是佛法的正知正見的話,那即使是出定了,也應該要努力去修除性障。所以這個部分通常後面佛也有說,這個部分往往又會稱作定共戒。為什麼是共呢?共就是共同存在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說,它除了跟佛所說的優婆塞戒,或是菩薩戒這些戒法之外,另外還有定的力量協助這個戒法然後增益大家,能夠防止身口意的惡行,所以這樣的狀況才能叫作定共戒。所以意思就是說,所謂的根本四禪這些事情,談到根本禪定這件事情,是跟定共戒這個事情,是一體的兩面,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了。佛說根本四禪、四未到禪,就是這個具體的禪定的境界。那你要達到這個禪定的境界之後,你必定都會有禪定的定力會有生起;一旦有了這個定力之後,當你出了禪定的等至位的時候,在其他的時候,比方說在平常的行住坐臥的時候,如果你在等持位之中的話,你就能夠靠這個定力,可以在你的行住坐臥之間發揮了遮止第一時間的起心動念。這個樣子講起來,我們不妨想想看,舉一個例子來讓大家想想看,比方說我們常常碰到很多的事情會起瞋的時候,一般凡夫眾生往往是很生氣、很生氣,到最後這個氣呢?氣回過頭來傷了自己的時候才會檢討說:「為什麼我要生這麼大的氣?」可是修行人對於這些瞋行的斷除,應該是漸次深入去斷除的;那要漸次深入去斷除,其中有一項得力之處,就是要有基礎的定力。也就是說,你在具有相當的定力之後,在這個定力的作用之下,你在面對境界的第一刻、第一個剎那,不容易迷失了自己;你會碰到境界的時候,心不會在第一個剎那就被境界轉去了,然後你接下來才有第二個剎那,按照正念、正見,這些平常的功行,然後在第二剎那把這些足以導致瞋念的這些因素,一一地把它化開。所以對於修行人來講的話,定力這件事情確實它對於我們守戒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助力,所以我們才會說,修解脫道的這個行人來講,除了要瞭解解脫道的這些觀行義理之外,一定還要鍛鍊基礎的定力。

這些基礎的定力如果按照佛現在所開示的這個狀況的話,我們說從根本四禪、四未到禪,四未到禪就是我們說四禪、三禪、二禪、初禪這個四個禪定的境界,凡是未到這四個禪定的時候,那個境界叫作未到禪。比方說初禪有初禪的未到地定,初禪到二禪之前有二禪的未到地定,二禪到三禪之前也有一個三禪的未到地定,三禪到四禪之前也有四禪的未到地定,也就是每一個禪定,當還沒有到那個禪定之前,中間會有一個過渡的定境,這個叫作未到地定。按照佛的開示:根本四禪,然後加上四未到禪,這個定境就是定義了我們所謂的定共戒的內涵。所以如果我們是解脫道的行者的話,我們從這裡把這個條件放到最寬鬆來看的話,那就表示我們如果要修解脫道要得力的話,最起碼應該要期許自己要有初禪前的未到地定的定力。有了這個定力之後,才能夠構成了定共戒的力量,這個是關於這句話給大家的補充。下面一句話談到,其實跟前面一句話,它的意思、對於它的境界的界定是相同的。佛談到說:「根本四禪、初禪未到,名無漏戒。」這個裡面重點還是在根本這兩個字,因為這些所謂的無漏,我們講的無漏基本上就是在佛教裡面,談到了就是不要有這些貪瞋癡,會障礙自己道業的心行。一旦有這些心行的時候,就好像說人家把這個聖水灌注在你身上,結果你因為貪瞋癡這些心行,就一個一個把這些佛菩薩灌注的這些聖水,一個一個都給漏掉了,到最後還是剩下凡夫眾生一個。所以我們談到無漏這件事情的話,一定會跟我們所謂的解脫緊緊地扣在一起來談。所以說這裡面談到的四禪、初禪未到這個事情,其實如果談到根本的話,那也是一樣,要跟我們在解脫道裡面談到的正知正見,要能夠互相的呼應,才叫作根本的四禪。乃至於說根本的初禪未到這些境界,那麼這些境界既然是跟根本的知見相應的時候,那麼你透過這些禪定的力量,除了說遮止了我們要作惡的身口意行的狀況遮止之外,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禪定力量的熏習,可以讓你更清楚的觀見心識的流轉的過程,以致於說你在於無漏的修習的這個部分來講,可以增益你的解脫的功德,並且是相當程度的加強解脫的功德。所以這個部分來講,我們也把根本四禪一直到初禪未到的這個部分,把它叫作無漏戒。接下來「捨身後世更不作惡,名無作戒」,這個無作戒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談到在後世它所發揮的影響力。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在這裡停住,下一次再繼續跟大家來談。

阿彌陀佛!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226902345&aid=18035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