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鳳凰山上覓仙蹟
2011/04/19 14:33:22瀏覽1389|回應0|推薦7

重現消失半世紀之久的鳳山「仙人跡」↑

【神話?實景?令人迷!】

鳳凰山古時地景美麗傳奇名不虛傳。「鳳山(鳳凰山),相傳昔年有石,忽自開,內有讖云:鳳山一片石,堪容百萬人,五百年後閩人居之。」──《台灣府志》記載。其實指的就是今日高雄市林園區的駱駝山,這山從鳳鼻頭到「鳳山水庫」是一大片石灰岩地質結構形成。它石中多含珊瑚礁、魚、貝類化石,可見是古代地層擠壓形成造山運動時隆起之地型,奇岩怪石傳說不斷!據說古時「鳳山」之美連天上神仙都下凡來神遊?而在岩石上留下足跡大腳印,稱謂:「仙人跡」。石灰岩又有可能是海底火山噴發!熔岩包裹海底生物呈現塊狀累積,這種岩體結構多縫隙。據傳山中「竹坑村」附近風水傳說「穴位」的──金面盆,古時是凹陷的

 

「金面盆」現況↓

,可以耳聞「七鶴戲水」漉漉之聲?後來又有比較科學一說:其實是地底石灰岩結構隙縫通海而滲入海水,海浪的湧動之聲!「鳳山一片石」的神奇傳說?也許還有「石下」洞穴中的海上奇觀未可知?

【仙人跡遺失半世紀】

又《鳳山縣採訪冊》中亦詳細記載如下:「鳳山,有鳳山洞、向天池、金面盆、清水巖、石翁媼、石鴝鵒、石牛稠、石鐘、石鼓、石船、石棋盤、仙人跡、獅子喉十三勝。」經過田野踏查只剩下石鴝鵒、石棋盤、仙人跡等三處遺跡未為被確認尋獲?

【田野踏查尋寶向前行】

四月十四日下午我 和朱永昌 老師又禁不住「鳳山尋寶」踏察的衝動!又鬥陣往上次被蚊子訂得滿頭包半途而退的「潭頭山遺址」「地堡司令部」接續探索前進。大概 朱 老師的血液比較甜?逼得大熱天不得不全身包裹密不透風,而土著老酋的我血液比較鹹!還穿短袖T桖就上路。

【山頂洞人蹤現】

我們經過「潭頭山遺址」走過佈滿「新石器」時代的陶甕碎片小道進入,遇到「資訊時代」的「碉堡獨居人」客獨居咾咕石碉堡攬談片刻後,便往叢林小徑,順利的來到林蔭遮天蔽日「反共抗俄」時代的「地堡司令部」,稍事停留便往後山無明顯人跡的草叢搜尋前進。當然「酋長」在前戰戰競競三步一停?五步一回顧,十步再躊躇!不過十分鐘路程才現前人足跡小徑,踏著前人的腳步,蔭下遙望灌木叢中,唉呀!發現有個「山頂洞人」。我們靜靜看他不知是在「鑽木取火」?還是「陷阱獵殺」?仔細辨識看看他拿的是「舊時器」?或「新石器」???還是 朱 老師年輕耳聰目明眼尖的說道:「他應已是鐵器時代了啦!」原來他手握「草械(柴刀)」身旁還有鋤頭、十字稿。我以拍手聲來引起他的注意!然後趨前以祖先的語言「台灣話」嘛也通,我們立即做了一次「在地耆老」紀錄訪談,原來他是一個「盆景達人」來採集「刺柚木」,最後他還帶我們參觀附近的洞穴。

包得密不透風的朱老師和「山頂洞」人聊天

【渴望見人的「魔神仔」】

結束「山頂洞人」的訪談,就又向更後山前進直到走出叢林,發現一大片「古墓群」!我們今天不是準備來挖掘古墓考古的,只是想來探究據傳已經消失半世紀之久?鳳山「仙人跡」大概是在哪個方位?我們遽然陷入「墳海茫茫」何處覓「仙蹤」的遲疑!我們一老一少一前一後走著,就像蠻荒上的遊魂!好像哪來兩個「魔神仔」?朱老師穿着一身黑,我又似剛從養老院逃出的雞皮鶴髮,又老又醜!趕快拍去身上灰塵,整飭服裝儀容害怕嚇到別人?!又非常渴望有人出現,希望那人比我老,最好是「日本人過未了」的人(來不及遣送回日的台灣人)。這種「戰前」出生的人比較了解「日治時代」在地風土民情,好讓我們兩個「魔神仔」再做一次實地踏查訪談,說不定「仙蹤」會顯現?

【踏破鐵鞋無覓處】

約在我不到十歲之前?依稀記得被人帶上山上遊玩,就是駱駝山陵線高處,那人指著一塊巨石說:「那是『仙人的腳印』!」只靠這一點點糢糊的印象。今天我帶著 朱永昌 老師深陷於「古墓群」迷失於茫茫墳海中!若不是老師信任,懷疑我把他「莊孝維」?實在是再也走不下去之了。突然出現怪石林立的墳墓堆,雖然景象蕭瑟悽涼!怪石奇景也讓我們眼睛一亮。各自拿起相機:喀喳!喀喳!拍照存證,並對林立怪石群像搜查?雖然我們並沒有找到「仙跡」!眼看太陽西斜趕著回程,驀然一幢巨石出現眼前!上下打量左看右看,越看越像!似曾相識?我告訴 朱 老師:對這塊岩石進行仔細搜查。

【遇見從墓仔埔跑出來的!】

當我們繞著這塊巨石爬上爬下觀察,仔細探究之下我已心裡有數!不過古書上還記載:「仙人跡」趾深二分許,五指 亦宛然!」可是找不到五指啊!? 朱 老師質疑說:「也許這麼多年來墓葬的破壞毀損了?」當我們多方位拍照準備下一步再求證?趕著太陽下山之前要離去,突然從墓仔埔竄出一個人。他的樣貌讓我們不知要不要?應不應該向他打個招呼!?他雖然不老,像那剛喝過酒,或是吃過「倒吊青」的滿臉通紅!衣服像剛做完工有點髒!看他路行也不穩。 朱 老師說:「不要理他快走!」我說:「太陽還在,現在又不是七月節。」經我一激!朱老師終又改口:「你不是說我們像『魔神仔』?阿『魔神仔』也是鬼!又是不怕太陽的鬼,光天化日下鬼撞鬼!誰怕誰?」終於雙雙鼓起勇氣!攔住他:「歐基桑你好哼!您治這做工作?」他點點頭表現友善,「請問?你在這工作有聽說過『仙人腳碟』的傳說……」他直指我們身後的巨石,我倆隨著指向一回頭,三人異口同聲道:「就是那塊石頭!」好家在!他沒有用從墓仔埔出來的話跟我們交談!他是用台灣話也無惡意之相。可是他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又說忌諱多多,天機不可洩漏。說他只能告訴我們那塊「仙人跡」屬於他管理的墓園之一,還有能告訴我們的是再遠一點的尖石為此山的「龍頭」,「龍尾」在小琉球,再問下去無可奉告!眼看陽光將要沒了,只好匆匆下山。

【逢來仙山古來奇】

有道是:「龍鳳和鳴雙雙飛,逢來仙島齊齊落!」多麼唯美的意像啊!高屏溪很像一條龍,水利厚生;「鳳(凰)山」又像一隻鳳,山中傳奇。林園區(鄉)坐山面水,有山有水山河海環抱,史前「原民」居之,是一個「魚米之鄉」,建構了一個美麗原鄉的意境想像!

工商業發達以來,自然生態、環境破壞至此!令人痛心疾首難以接受!我們緬懷歷史撫今追昔,不忘原鄉的好山好水。我 和朱 老師從駱駝山上「古蹟田野踏查」,幾乎是「手舞足蹈」高高興興的回來。大家以為已經消失半世紀之久的「鳳(凰)」之山的「仙人跡」我們只是想要知道確認它的方位?竟然發現實體!不敢遽下定論之際?竟然「從墓仔埔跑出來一個人」真正「本土」的!如假包換「在地」的喔!最有可信度的人來即時做認證。雖還待進一步深入考究?但已樂得我們倆個像「傻瓜」一樣笑成一團互道:「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

 

節錄鳳山採訪冊/乙部/地輿2/諸山:鳳山,在小竹、鳳山二里交界(東小竹、西鳳山),縣東南十八里,脈由大坪頂山出,高四里許,長十里許,為縣治八景之一(八景中有鳳岫春雨即此)。首昂如冠(俗名為鳳髻山),最為圓秀,旁列二小峰,形若飛鳳展翅,縣治命名取此(按此山南為馬鞍山,即鳳頸也。北為朝天嶺,即鳳臀也。又北為大坪頂、鳳彈山、下考潭、蛟龍阬,龜仔潭、尚書林、山仔頂、拔仔林、總舍陂諸山,皆鳳尾也。統計鳳山自首至尾,約長二十里)。內有鳳山洞(其洞適當山腰,中有泉下注鳳山池)、向天池(池在山頂,周里許,夏秋蓄水,能產魚蝦,冬則涸)、金面盆(系山上小邱,四圍隆起,中微凹,形家以為勝地)、清水巖(巖在山麓,有泉從石罅出,清冽宜茶,注為汙池,大旱不涸,灌田百餘畝。相傳此水為堪輿林鎮仙仗劍喝出,未知信否?石上有大榕一株,俯臨如蓋。其水澄澈無塵,遊魚可數,故名。巖南數武,有觀音堂,即名清水巖寺)、石翁媼(在清水巖寺南數武,平原中浮一小邱,上有兩石人,狀如相攜,天然圖畫,亦奇景也)、石鴝鵒(亦平地一石結成,色灰黑,大倍於鵝,細審之,真如生者)、石牛椆(在馬鞍山後,石壁削立,下有窩如半月形,盜牛者恆於此宰之,故名。其旁一崙突起,頂寬平,四圍石人環立,中豁一邱。邱中一阬,深不見底。火桁木兩株,從下挺出,高數丈,眾鳥爭集,而樹上絕無鳥糞。周圍四望,則滿山皆紅珊瑚樹,森列其間,亦異境也)、石鐘(塊然一石,高丈許,或擊之,聲如洪鐘)、石鼓(與石鐘對峙,相距數武,肖形而名)、石船(高丈餘,長三、四丈,亦取其形似而已)、石棋盤(形如棋盤,面平可供偃息)、仙人跡(石上有足趾痕,深二分許,五指宛然,類人工琢就者)、獅子喉(山上闢一竅,徑六尺許,作獅子張口勢。土人云:其喉若吐煙,則東港必遭回祿。此理殊不可解)諸勝,凡十三景,皆以其近似者名之也。

  鳳鼻山,在小竹、鳳山二里交界(東小竹、西鳳山),縣南二十里,脈由鳳山出,高半里許,長里許,屹立海邊,小崙直下,肖形而名。旁有巨石峙海際,土人名為石龜(按石龜之下,多產黑毬,團圓;然大若紅橙,根附於石,刺集如蝟。以手摩之,則眾刺皆動,聲磔磔以鳴,破之,中有蟹黃,形狀詭異,人不敢食)。

「反共抗俄」時代的「地堡司令部」↓

包得密不透風的朱老師和「山頂洞」人聊天↓↓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00007527&aid=511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