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頹廢「安樂樓」見證林園的繁華與興盛
2017/07/20 18:50:15瀏覽9972|回應0|推薦3

林園日治時代豪華大酒家「安樂樓」是在地望族:黃萬首先生所興建1928(民國17)左右,產權經營租借屢易其主,二次世界大戰後曾有過更易名稱:杏花村、一樂、保壽樓1980年代廢棄!現在產權為林壽益先生所有。

在二戰,戰前戰後台灣流行的色情交際酒館,俗稱:菜店、酒家、茶室、或茶店仔等。規模小的紙只喝茶,或酒,由客人叫小姐陪茶陪酒,規模大的還提供客人菜飯,還有走唱的「那卡西」民俗音樂演奏、歌唱尋歡作樂!安樂樓是屬較大型的社交酒樓。

林園安樂樓的主要建材是石灰石加石灰,輔以紅磚建造,外牆石灰光面,樓梯洗石子樑柱細雕,屋頂為仿巴洛可建築格局氣派!足以想見在那農業偏鄉的林園,何以在那個年代的繁華與興盛?安樂樓在1944(民國33)曾經日本政府強制徵收作為日本軍士官俱樂部,從窗戶防盜鐵條抽換變成木條,也可以想見二戰末期戰爭吃緊物資匱乏多麼嚴重!連鐵窗都被拔去做武器原料。

安樂樓前面向一條老街小巷通道,連接林園老街~福興街「郵便局」↑右通舊菜市場。↓左鄰林園戲院,小巷連接林園老街~福興街「郵便局」。

所以左起第二間是為酒家正門橫樑上還留下「安樂樓酒家」字樣貼字脫落痕跡↓

左起第一間外梁柱上有黃姓堂號「紫」字↑      左起第二間和第一間外樑柱上有商號「合」字↓

↑左起第三間與第二間中外樑柱上有商號「順」字。       左起第三間與第四間中間外樑柱上有堂號「雲」字↓       下下一張,左起第四間外樑柱有「王」字,代表王家所有↓↓

安樂樓的建築格局,坐東朝西是一個前店面隔間,和後面及二樓上層育樂場所結合而成的建築,面向一條老街小巷通道,連接林園老街~福興街「郵便局」。安樂樓門前的這條通道,早期右邊是日治時代的菜市場,現已改建住宅易名「林園北路111巷」,左邊為日治時代林園第一家戲院:「林園座」戰後更名「林園戲院」,1970年已改建,現為:「中央菜市場」。安樂樓正門為隔成四間樣式蕾同的店面,而左三間才是安樂樓的一部份,這是安樂樓的前半部,為黃萬首私人所有。另外右一間產權屬現屋主王明達長子:王石岩所有,是在當初黃明達和黃萬首恩親關係協議一同興建同一格式店面。所以門面隔牆門柱間還有:紫、合、順、黃、王,其中紫黃是黃家祖宗堂號,合順是黃萬首起家之商號店名,另王字代表王家。因此安樂樓實際以右三間店面為正面,再以三間的中間店面為正門。所以正門橫樑上還留下「安樂樓酒家」字樣貼字脫落痕跡。從中間店面正門進去,有一螺旋扶梯上二樓(已拆除),而從各自隔間店面也都有後門可以進入安樂樓後半部的中庭。長方形的中庭兩邊為各有四間包廂,包廂最後面右邊是儲藏間併廚房,中間是安樂樓後門,左邊是洗手間。中庭兩邊廂房前各有走廊,兩邊走廊的中庭中間是一直樓梯扶搖直上二樓店面後門上方。兩層樓的建築,二樓房間與一樓大同小異。不過店面二樓曾有唱歌跳舞使用過的廣場。

前面二樓曾經闢作唱歌跳舞演藝大廳(左一角)↑,現已無屋頂。

前面二樓曾經闢作唱歌跳舞演藝大廳(右一角)↑,現已無屋頂。

廂房後門邊的洗手間↓

安樂樓後門後面原是廣闊的農業田園,戰後新建一條「新街」也就是「林園北路」。如今安樂樓前面已是菜市商場,而正後門通向林園北路的一道約兩公尺寬91號小巷口,曾聽老輩說:這道後門是他們逃避老婆「捉猴」逃進甘蔗田的通道,現在反而成為遊客拜訪的狹小便道長約十五公尺。因後門便道入口狹小以致訪客常常找不到其門而入?

堂皇瑰麗的仿巴洛可二層樓建築吸引遊客青睞

古蹟老屋見證地方文史,維護不容易!一同欣賞古厝的美之餘,也一同來維護古蹟與周遭的環境相得益彰。

電視劇「一把青」亦來取景,名噪一時!

已成為婚紗照和網友打卡的熱點

因後正門便道入口狹小以致訪客常常找不到其門而入?↓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00007527&aid=10681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