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震過後
2012/08/17 14:28:31瀏覽153|回應0|推薦18

地震過後

 

每逢感嘆人心之綿密纖細人情世故之瑣雜時 腦海裡總會閃現一個畫面 那是在英國倫敦自然科學博物館裡的一個展示間 如房間大小的空間裡面 呈現完整的大腦構造圖樣鉅細靡遺的刻畫出腦部精密繁複的設計 場面令人驚嘆不已 這不就是人生的寫實嗎 莫怪人際關係複雜難測只要看看人體大腦結構就會知曉

 

在倫敦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還有一處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落 那是提供親身體驗地震的項目 這大概只有在身處於罕見有感地震的英國地區才會想要提供這樣的設備那一天我看到一群正在進行戶外教學的英國小學生們個個好奇的排隊等著,他們帶著興奮想要嘗試地震的模樣 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對於從小在台灣長大的孩子而言,對於地震絕不陌生從懂事開始 大人們就教導小孩子以觀察垂吊於天花板下的電燈泡搖晃來辨識地震的來臨 緊接著的應變動作是如果是在學校就躲在課桌椅底下 如果在家中就是躲在大一點的家具底下 如餐桌或床底下 近幾年的防震理論說 這完全是錯誤的動作致命的行為 然而 我們那個時代卻是以這樣的標準動作度過童年 理論隨著時代或更新或被推翻 就像各樣研究結果推陳出新一樣各種理論也是沒有一個定數比如 喝咖啡 吃銀杏以及飲優酪乳 就有各種不同版本的研究報告 讓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發生時我在新竹深夜裡的一陣天地搖動之後第一個想法是在某處一定有嚴重災害當時停電停話 一片漆黑中 只能擔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 等待天明 等待與祈禱是當時所能做的二件事情 經過一場芮士7.3級的地震搖晃結果 接近三千條寶貴的生命消失 上萬人受傷 十萬多間房子全倒或半倒 這是台灣戰後傷亡損失最慘重的天災

 

有人說地震不會殺人是建築物殺人很多時候 雖是天災但是其災難程度 卻是以人為因素來定位比如九二一地震 雖是天災 卻也無可避免的摻雜了人禍因素 無論如何 地震之後 我們是否已經從慘痛經驗中有所學習 有所改變 我們的應變措施是甚麼 下一次地震再來時我們會不會有更好的應對 還是重蹈覆轍再走一回相同的路徑看到同樣一幅可怕的圖景聽到一樣的哀慟哭嚎聲 人很健忘 健忘不知道是好是壞人們因為健忘而忘記傷痛 卻也忘記教訓

 

二年前 義大利發生了一場大地震 電視上介紹災區的慘況 就像所有的災難現場的報導 總是特寫最驚嚇人的場面 這時候 電視螢幕上出現了當地的一位義大利青年 他驚慌沮喪的說

 

太可怕了 這裡即將成為鬼城了

 

我當時多想告訴這位年輕人 我想告訴他說

 

年輕人啊 請你不要失望 請不要輕看人的潛力 也不要忽視人對待悲劇時的力量 事情不會像你所說的這樣糟糕 幾年後 這裡的生存者將要如常的過生活

 

雖然鏡頭上正特寫災區的鏡頭 搶救的緊急氣氛 生存者企盼焦急的眼神被挖掘出來的死屍橫放一旁如此慘不忍睹的景況但是我還是想要告訴這位年輕人你不要絕望一切總會走過來 因為人有遺忘的潛力而那也是一種恩典

 

遺忘可以是一種慈悲與恩典 但是也有可能成為一種迷幻藥 讓人失去清醒面對的能力如果濫用上蒼的慈悲 又一再遺忘這些走過的傷痛 人會不會也忘記進步的機會又如果能夠記取教訓 珍惜恩典 未來的路會不會因此一步步走得更穩妥 更安全呢

 

一位長輩來到歐洲旅行之後 看到了歐洲明媚風光除了帶回來美麗的風景照片之外也帶回來滿心疑惑以及一些疑問句

 

為什麼呢 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為什麼歐洲的風景可以如此美麗

 

歐洲地區的美絕對不是與生俱來天生麗質的,反而是後天養成的如果翻開歷史記載 關於倫敦泰晤士河以及德國的萊茵河 她們曾經有過的嚴重汙染 以及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惡臭與醜陋面貌  又後來人們如何大刀闊斧的整頓 加以嚴格執法守法的精神 於是締造出如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美麗風貌時  我相信這就是一面鏡子 讓人看見台灣也是可以成為一個美麗的國度 只是事在人為罷了

 

人啊 擁有聰明大腦的人啊 如果想的只有眼前利益 就枉費了造物者的用心發明了 而不懂記取教訓的人們 任憑地震怎麼搖晃也不會清醒啊

 

(本文刊登於台灣時報副刊)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yunChang&aid=672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