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曼德拉典範 獻給洪秀柱
2016/10/18 08:44:28瀏覽277|回應0|推薦0

曼德拉生平:我盡了自己的職責

取自: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3/12/131105_mandela_orbituary   (2013 12 5)

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於2013125日在約翰內斯堡家中病逝, 享年95歲。

曼德拉是世界上最受尊重的政治家之一,他帶領南非結束族隔離制度,走向多種族的民主制度。1993年,曼德拉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1994510日曼德拉成為南非首位黑人總統,達到他傳奇人生的高潮。

曼德拉曾被當局囚禁達27年之久,這沒有摧垮他,反而使他變得更堅強。他出獄後展示的自嘲式的幽默、活力以及對別人的寬恕讓他成為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之一。

鬥士和領袖

曼德拉生於1918年,父親是一位大酋長的高級助手。曼德拉經常目睹大酋長法庭審案,決心長大後要當一名律師。

1943年,曼德拉加入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先是以活動人士身份參加該組織,後來成為非國大青年團的創始人和主席。

1952年曼德拉獲得學位後取得律師資格,與奧立佛•坦波在約翰內斯堡開了一家律師行。兩人與非國大的其他成員一起發起了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的運動。

1956年,曼德拉與其它155名活動人士面臨叛國罪的指控,經過四年的審判,當局取消對他的指控。

1960年,在沙佩維爾鎮,南非警察向黑人示威者開槍,69人被打死,非國大被迫轉入地下。

曼德拉認為和平抗議已經不能奏效, 需要調整策略。當時已是非國大副主席的曼德拉發動針對經濟的破壞活動,最終被逮捕,被判犯下蓄意破壞、賣國以及暴力陰謀等罪行。

1964年,曼德拉被判終身監禁。

曼德拉被關進開普敦桌灣的羅本島上的重刑犯監獄,與其他犯人一起在採石場幹苦力活,他成了他們中的領頭人。

19681969年期間,曼德拉的母親去世,他的長子也在車禍中喪生,他沒能獲准參加親人的葬禮。

曼德拉在羅本島上被囚禁18年之久,直到1982年才離開島嶼被轉送到波爾斯摩爾監獄。

儘管曼德拉長期被監禁,南非當局仍然無法抹去他在黑人心目中的地位。八十年代中,黑人城鎮發生騷亂,曼德拉的肖像貼得到處都是,甚至還出現在T恤衫上。

1980年,流亡海外的曼德拉的朋友坦波發起釋放曼德拉的國際運動,國際社會也加強了對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政府的制裁。

重獲自由

世界許多國家對南非當局實施了制裁。曼德拉70歲生日的時候,倫敦的溫布利露天體育場舉行了一場音樂會,要求南非當局釋放曼德拉。

壓力最終產生效果。1990年,時任南非總統德克勒克解除對非國大的禁令,同年211日,曼德拉在被囚禁27年後重獲自由。

那天下午,曼德拉從監獄大門裏出來的時候,人群中爆發出「非國大」的歡呼聲,大家都朝監獄大門跑去。曼德拉走出來,從這一時刻起,他成了自由人。

1993年,曼德拉和德克勒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5個月後,南非舉行歷史上首次包括所有種族的選舉,曼德拉當選總統。

印度聖雄甘地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9%9B%84%E7%94%98%E5%9C%B0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人們尊稱他為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印度邁向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成功的印度獨立運動亦激發起其他殖民地人民為國家獨立而奮鬥,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甘地的主要信念是「真理堅固」,鼓舞了其他民主運動人士,例如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等人。他經常說他的價值觀很簡單,那就是(是從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演化來的)真理及非暴力。

18934月,一家印度公司派甘地到南非工作。他看到印度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剝奪的現狀,很是灰心。這些移民主要是契約傭工和個體商人。於是他開始抗議和遊說,反對針對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有人因此批評他沒有將抗議的對象擴展到針對全體非洲人的法律。在他在南非的早期,有一件事常被人提起。那就是他買了一張一等車廂的車票,拒絕換到三等車廂,被人從彼得馬里茨堡火車中扔了出去。19036月,甘地組織一場抗議運動針對「黑法令」(The Black Act),這個法令強制所有在南非的亞洲人接受登記。19139月,他參加一場抗議不按照基督教儀式結婚就無效的運動。

1913116日,甘地被捕,當時他正領導一群印度礦工在南非遊行。1914年,政府允諾減少在南非對印度人的歧視。

在南非的這些年裡,甘地從《薄伽梵歌》和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中汲取靈感。托爾斯泰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轉變成一個個人形式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甘地翻譯托爾斯泰的《給一個印度人的信》[3]。這封信是托爾斯泰在1908年寫給一個激進的印度民族主義者的。他們一直通信到1910年托爾斯泰去世為止。托爾斯泰的信引用《吠陀經》的印度哲學和印度教大神毗濕奴[4]的名言來表達他對逐漸高漲的印度民族主義的看法。除此之外,甘地還受到美國作家亨利·戴維·梭羅作品《論公民的不服從》的啟發。總之,在南非的歲月是甘地作為一個社會政治活動家的形成時期。此時公民不服從以及非暴力的抵抗的概念和技術開始形成。

1915年回印度,並很快地成為正在從事獨立運動的國大黨的領袖。通過聯合抵制英貨,甘地促進印度農村工業的發展,同時,通過宣傳非暴力抵抗,來抑制恐怖活動的暴虐,雖然他不能阻止這些恐怖活動。

雖然他經常攻擊英國政府,但是他一直聲明他尊重英國人。因此大多英國人也佩服他,雖然他們並不明白甘地做事的內因。

甘地開始穿一道纏腰布在印度鄉下四處演講,鼓勵使用手紡車來解除印度對蘭開夏紡織廠的依賴。他發動運動,號召印度人參加英印陸軍積極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認為這樣表現對英國的忠誠就會使英國同意印度作為英帝國的一個自治政體而達到印度自治。但是,戰後英國拒絕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甘地號召地印度人參加一戰做出重大人員犧牲的政策沒有成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itaspaul&aid=7815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