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看以撒辛格的「蕭沙 」
2005/09/20 16:48:37瀏覽1469|回應0|推薦10

●一九七八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以撒‧辛格,是一位帶有宗教色彩濃厚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滿正統宗教價值與世俗價值,在這一本「蕭沙」書中,更具體流露出這種性格。

「蕭沙」是一個女子的名字,這本書是以她為中心,寫出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波蘭華沙境內一處屬於猶太人舊式城市區(波蘭人稱隔都)的生活面向。故事的開始,就鋪陳一個作家與五個女子的愛情故事糾結,

「蕭沙」這名又病又有點傻的女子,原先根本就不太可能會與作家結成連理,儘管兩人從童年時期就是同在一起的玩伴。

不過生命的錯綜複雜,加上宗教或神明間的不可測力量,這名花心的作家,最後選擇的伴侶就是「蕭沙」。這有點像中國人的寓言「挑石頭挑來挑去,最後只能找到愈來愈小的石頭」般,讓人有點無奈,卻又無可奈何。

這本書在「蕭沙」這條主線之外,也一個近似花花公子般的知識份子費特宗與其圈子裡的人物生活動態。從書中可以看出,二次世界大戰逼近,希特勒的反猶太勢力高張,可是生活在波蘭境內的猶太人,卻出現一種更深沉的人性特質,他們抱著幾乎是不存在的希望,認命的過著自己的生活。或許他們可以逃跑,閃避納粹的迫害,但他們選擇留下來與成長土地共同廝守。

以撒‧辛格的作品中,把人性描繪的淋漓盡致,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實至名歸。「蕭沙」這本書,國內的人讀的比較少,不過他另有「傻子金寶」等短篇問世,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參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316&aid=6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