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 批馬笨蛋?經濟學人:台灣媒體誤譯
批馬笨蛋?經濟學人:台灣媒體誤譯
【中央社╱倫敦19日專電】
2012.11.20 11:02 am
圖為使用google翻譯「bumbler」,中文譯為「笨拙」,英文例句則用外媒「批馬笨拙」報導為範例。
圖/擷取自網路
英國「經濟學人」今天表示,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亞洲版有關總統馬英九的報導,標題內bumbler一字被台灣媒體嚴重誤譯為「笨蛋」,事實上用這個字絕無侮辱意味。
目前在國外出差的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回函給中華民國駐英代表處時指出,他注意到經濟學人這篇報導在台灣引發爭議,但他指出,台灣媒體「不負責任地錯誤翻譯(irresponsibly mistranslated)」bumbler一字為笨蛋。
齊格勒說,這是「嚴重的錯誤翻譯」(gross mistranslation)。他說明,bumbler這個字只是形容一個人「行事猶豫」,絕對沒有侮辱的意思。
為了澄清,他特別向駐英代表處及中華民國政府提出說明。
中華民國駐英代表沈呂巡告訴中央社記者,經濟學人這篇報導刊出後,駐英代表處在第一時間主動與齊格勒聯絡,表達關切,並希望當面溝通。今天接獲齊格勒的來信後,駐英代表處再將中華民國的各項成就事實與數據,投書經濟學人清楚說明。
投書內容首先指出,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總統職權以兩岸關係及外交為主,馬總統任內創造多項成就,包括與大陸改善關係並簽訂18項協議,邦交國1個不少(前任總統淨失6國),免簽國(地)增加140%(相對於前任的零成長)到129個,2009年起每年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等,但經濟學人的報導隻字未提。
駐英代表處在投書中引用國際權威機構的數據,說明馬總統任內台灣整體經濟表現仍然亮眼,以最具反映人民生活的人均生產總額購買力(GDP per Capita-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而言,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官方數據,2011年台灣每人達3萬7700美元,首次超過英國的每人3萬6500美元。
而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的統計,2011年台灣領先更多,購買力已達每人4萬1385美元,不僅高於英國的3萬5725美元,且超越德國(3萬9581美元)、法國(3 萬6075美元)、日本(3萬4674美元)及韓國(3萬166美元)。
如果將台灣與英國相比,台灣土地面積僅為英國的1/7,人口數僅約英國37%,但2011年台灣全球貿易總額已達5900億美元,超過英國貿易總額1.1兆美元的一半以上。
投書同時提到台灣的競爭力,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排名,2009年台灣排名世界23名,2011年及2012年則已分別上升到世界第6及第 7名;失業率自2009年的5.85%下降到目前的4.2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2008年起平均維持在1.5%左右,都低於新加坡、南韓及香港。
沈呂巡說,駐英代表處關注英國媒體對台灣的相關報導,也在第一時間交涉處理,政府的施政有很多面向,國際上也有對台灣客觀的評比,希望國人都能注意到。
【2012/11/20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批馬笨蛋?經濟學人:台灣媒體誤譯 | 經濟學人批評馬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510560.shtml#ixzz2CjPP18Jd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510560.shtml
但他指出,台灣媒體「不負責任地錯誤翻譯(irresponsibly mistranslated)」bumbler一字為笨蛋。
?
引用文章 還在 Ma the bumbler ?看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具有爭議的報導
Mr. Dominic Ziegler, 台媒不負責任? 第一時間在文內有解釋得一清二楚嗎?
讓任何人可以一目瞭然嗎?
讓人第一眼就有就是這樣的感覺?
讓任何人包括好事者無毫無操作空間,見縫插針?
這是你們自己的責任吧?資料數據查證了沒?
再怎麼說 用bumbler這字可是逞一時之快.第一時間沒有任何釐清,事後釐清,都炒幾天了,現在才看許多人在那裡事後諸葛,馬後炮,一概無用.
這幾天還是郭台銘的回應最好,管好自己就好了.(經濟學人應該多對歐洲的經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言,別管到亞洲來。)
看
The Ecomomist 做過什麼?
1. The New York Times, in revealing the picture manipulation, reports that the editing upset Reuters,
2.The Economist Visual Fallacy « CT2.0
3. The Economist's Marxist Fallacies on Corporations and Profits
4. France blows up at Economist's 'ticking time-bomb' cover | World ...
....
引用文章 外交部:經濟學人原文無意侮辱
外交部:經濟學人原文無意侮辱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2012.11.20 12:23 pm
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今天說,「經濟學人」認為將「bumbler」譯為「笨蛋」是誤譯,原意是形容行事猶豫或略帶困惑,無侮辱之意。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媒體「經濟學人」(TheEconomist)網站日前刊登一篇標題為「Ma thebumbler」的文章,指總統馬英九第2任表現不如預期,頻繁調整政策也遭質疑;媒體將「bumbler」譯為「笨蛋」、「笨拙」。
夏季昌上午受訪時說,「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昨天回覆電子郵件給駐英國代表處表示,有注意到國內媒體「不負責任、錯誤地」將「bumbler」翻譯為「笨蛋」,並特別用中文標示這兩字。
夏季昌說,齊格勒認為這是重大錯誤翻譯,「bumbler」一字是形容行事時「有猶豫」或「略帶困惑」,原文沒有侮辱之意。
此外,有關台日漁業會談預備性會議原規劃於11月舉行,是否可能因日本解散眾議院、重新選舉而生變?夏季昌說,這不影響推動會談的進程,雙邊持續協商,也並未因主權因素受到延誤,仍盼於11月舉行預備性會議。
【2012/11/20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外交部:經濟學人原文無意侮辱 | 經濟學人批評馬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510881.shtml#ixzz2CkPU15lh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510881.shtml
引用文章 學者:bumbler非譯笨蛋
學者:bumbler非譯笨蛋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2012.11.20 01:35 pm
英國「經濟學人」以「bumbler」描述總統馬英九,學者認為該詞侮辱意味較低,不該翻成「笨蛋」,翻成憨慢、窮忙較合適。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以「Mathe bumbler」為題撰寫馬總統的報導,「bumbler」被部分台灣媒體翻譯成「笨蛋」,引起軒然大波。
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今天表示,「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昨天回覆電子郵件給駐英國代表處,認為將「bumbler」譯為「笨蛋」是誤譯,原意是形容行事猶豫或略帶困惑,無侮辱之意。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解釋,「bumbler」一詞出自於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孤雛淚(OliverTwist)」,裡頭一位管理小吏的名字Mr.Bumble。由於小說太有名,詞彙便被後人引伸流傳下來,情況類似魯迅「阿Q正傳」的「阿Q」。
陳超明表示,Mr.Bumble的形象是一個胖胖的小人物,做事情比較不俐落、不得其法,對於很多事情感到無能為力,不算是壞人,辦事也還算認真。「Bumbler」在台灣的語言脈絡中,或許可以翻譯成「憨慢」、「窮忙」,但不適合翻成帶有辱罵意思的「笨蛋」。
世新大學英語系客座教授李振清表示,台灣部分媒體的翻譯過於否定,「bumbler」其實與智力無關,比較是形容一個人諸事不順、動輒得咎、處處受挫的狀況,「和IQ(智商)無關,和魄力、果斷比較有關。」
李振清表示,英語比較常見罵人智商低的詞彙是「stupid」,例如美國總統柯林頓在競選時,即以「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在經濟)」攻擊尋求連任的布希。另一個常見的詞是「silly」,但使用時,多帶有一些憐憫的意味。
另外,「incompetent(無能)」也會被用來形容政治人物,李振清說,「incompetent」的語意更重,一般媒體評論不會輕易使用。上述這些詞彙,辱罵意味都比「bumbler」還要重上許多。
陳超明認為,英國人用調侃、嘲諷式的詞彙來評論政治,是很常見的事,其實不必太嚴肅看待,「就像我們的綜藝節目,常常滑稽地模仿外國領袖一樣。」
陳超明說,以「bumbler」形容馬總統,放在英國的文化脈絡下,其實沒那麼嚴重。只是這回台灣媒體不適當地翻譯成「笨蛋」,又被套進傳統儒家思維下審視,才會造成誤解。這事件顯示台灣社會的國際觀、國際經驗,仍有可以加強的地方。
【2012/11/20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學者:bumbler非譯笨蛋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511036.shtml#ixzz2CjqnZTyH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511036.shtml
陳超明認為,英國人用調侃、嘲諷式的詞彙來評論政治,是很常見的事,其實不必太嚴肅看待,「就像我們的綜藝節目,常常滑稽地模仿外國領袖一樣。」
其實不必太嚴肅看待 ?
看了上列
(看 The Ecomomist 做過什麼?1~4 .....)
upset, angry, fallacy 這一次還勞動駐英代表出面說明
讓人不悅,還能一派輕鬆?
語焉不詳,說我媒體翻錯,那你對台灣的認知正確嗎?
經濟學人罵總統笨蛋 郭台銘:別管到亞洲
引用文章 還在 Ma the bumbler ?看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具有爭議的報導
Ref.
bumbler
韋氏字典bumbler的解釋,難道沒有貶損之意?
someone who bungles an effort bumbler to do anything right>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thesaurus/bumbler
bungle
to act or work clumsily and awkwardly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bungle
more...
www.foliomag.com
www.linkedin.com
www.chinaafricarealstory.com
paidcontent.org
剛才瞄了一眼
總計
共 26,850 個部落格(文章數 2 篇以上) 部落格有越來越少的趨勢,當然這跟這篇主題無關,紀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