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淡水的美盡在紅毛城
2007/06/15 19:07:18瀏覽2796|回應0|推薦11

對於我這樣一位熱愛異國風情和歷史文物的台北人來說, 北台灣的淡水確實是一個紓解生活壓力的首選之處.  這座背山面水的優雅小鎮, 她的美與特殊並非筆墨所能道盡的在這裡有古蹟園區,博物館,有老街, 有水岸,有渡船,有異國風清的露天咖啡座. 有街頭藝人, 有美味小吃

明媚的風光,豐富的歷史  人文資源  

 

只能說我要的一切都在這裡. 

 

然而在歷史的沿革上……

她有過太多的第一次是跟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一起分享的….

她曾經是台灣第一的國際港,後因河道淤塞等其他因素而落寞.

北台灣第一座教會淡水教會,1873由馬偕親自建立的第一間教會,在傳教史上極具意義。目前教堂的外觀由第二代馬偕設計,採哥德式建築.

 

台灣第一間西醫院滬尾偕醫館 1879 年,馬偕博士得到一位同姓馬偕的美國籍婦人捐款3000美金所建立.

 

台灣第一所西學學校-牛津學堂(理學堂大書院) 1882由馬偕博士創立, 現已成為二級古蹟

 

台灣第一間女子學校-淡水女學校,乃馬偕博士在1883年創辦 (馬偕真的是太偉大了…).

 

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淡江大學就在這裡,持續作育英才.

 

台灣第一條的海底電纜於1887年,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倡導設立的,從滬尾(淡水)至福建川石的兩岸絲路.但之後不幸毀於二戰戰火.

 

臺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臺灣高爾夫俱樂部,1919年創立至今仍在使用..

 

當然其中-我的最愛,北台灣的第一座城堡, 也是國家的一級古蹟--淡水紅毛城.

 

其實不要小看這幾個字,那可是字字珠璣,暗藏歷史典故哩…..

我想大家都知道為何叫它紅毛城”,因為中國人稱當時在台灣的荷蘭人為紅毛番或是紅毛人. 那紅毛番建立的城似乎理所當然稱之為紅毛城.雖有貶意,而且外國人多以金髮碧眼或是棕髮藍眼居多, 但倒是挺符合當時封建時代的民情, 就像我們現在的稱呼---“老外”,及更早之前台語的----“阿兜阿呵呵….

 

至於淡水的名字,總令人以為是指「淡淡的水」,非海水那樣的鹹水, 才叫淡水,對吧?

 

其實「淡水」的地名,源自西班牙文TAMCHUI,這個地名,按西班牙人把台灣北部大致分為三個省:淡水(Tamchui)、哆囉滿(Turoboan)、噶瑪蘭(Cabaran)再者也為了記錄當年住在這裡的平埔部落Tamchui

17世紀西班牙統領的北台灣地圖

 

航海家以地名命名土著, 或是以土著命名地名, 很熟悉吧? 

就像是當年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美洲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誤以為他所到達的地方是印度,故稱當地居民為“INDIO”(西班牙語為印度人,現通譯為印第安人)。

 

到了清代再次譯音為漢字「淡水社」。所以「淡水」的地名,與「淡水河」的水質鹹不鹹、或淡不淡並無關聯.

 

而紅毛城起源於十七世紀初期1629年,發現台灣地理位置優越的西班牙人,進入淡水後,在淡水河口邊的山丘上,興建堡壘初以土、蘆葦,竹子木材興建,被淡水土著攻擊後, 後改以石塊,灰漿補強,並將城牆提高.此城名為聖多明哥城(Fort San Domingo)

 

至於為何叫做此名? 我想跟13世紀西班牙神父聖道明(San Domingo de Guzmán) ,道明會創始人有關.  

 

因為西班牙人是天主教的信仰,所以他們對聖人是很景仰的,所以當他們到處航海時一有發現地方,他們幾乎都會以聖人之名名之乞求上帝祝福. 也算是宣示海外宗教勢力吧.  ( San 西班牙文=Saint英文.  西班牙文星期天=Domingo)

 

之後擊退西班牙人的荷蘭人,接著在聖多明哥城的城址附近重新築城,(因為西班牙人撤退之前將城堡破壞,這也算是魚死網破,不給你好過的焦土戰術之一! ) 

從南洋運來大量石灰,並挖下很深的地基,外牆舖以台南紅磚,1644年築成紅毛城主體重建一座更為堅固的城堡—“聖安東尼堡

名字由來是11世紀葡萄牙方濟會的天主教聖人聖安東尼(Saint Anthony of Padua).

 

 

紅毛城荷蘭第一任總督安東尼范帝門(Anthony van Diemen)

 明鄭時期,鄭成功趕走荷蘭人,(這是大航海時代東方國家第一次打勝西方戰役)紅毛城後經重修,但並未受到重視,我想或許跟當時國姓爺定都南邊的(普羅民遮城) 東都承天府有關.    再者當時淡水是處犯人流放的地方.所以紅毛城較為被忽略.

 

到了清初,僅將紅毛城視為一座炮城,以致於荒蕪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至清雍正時期,才重修紅毛城。我想或許早期清朝並不想投入太多心力在台灣 而視之為蠻荒化外之地.,再者明鄭已被平定,似乎已完成基本目標了.

西元1860 (咸豐十年),北京條約訂定後,淡水開放通商,英國於隔年,在臺灣府設置臺灣副領事館。同年十一月改遷滬尾﹝今淡水﹞,並於四年後改名為淡水副領事館,光緒四年﹝西元1878年﹞,升格為領事館。

 

初到滬尾的英國副領事,先在船上辦公,繼而租用一座中國式三合院,後因潮濕簡陋,乃於西元1862年﹝同治元年﹞,與福建巡撫議定租用紅毛城,租期為九十九年,紅毛城正式成為英國的租借地。

 

1895,中國甲午戰爭失敗後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進入日據時期, 然而紅毛城仍由英國人使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攻佔英國殖民地,英國人退出台灣,淡水領事館封閉。

台灣光復後,英國人於民國三十五年重返紅毛城,至民國六十一年撤館後,英國仍相繼委託澳大利亞及美國代管。(因為認為99年租約未到,西方人是挺重視白紙黑字的契約)

 

直至民國六十九年 (1958) 才回歸中華民國所有, 終能插上我國國旗.

 

收歸國有後,紅毛城被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並進行整修,以保持原型態為原則。整修於民國七十三年底完成,並對外開放,供人參觀, 直至今日.

無論如何, 淡水紅毛城364年的滄桑見證了台灣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地位縮影.也留給了後人無限浪漫的遐想與空間.  

 

而實體的古蹟更是讓淡水這個小鎮增添了些許的異國風情,不是嗎 

 

下次當你有空時,不妨來淡水古蹟園區走走, 憑弔馬偕博士奉獻一生的淡水更不要忘記看看這座充滿異國情調的紅毛城.

 

不要忘記在城外高處遠眺灑落在淡水河岸上的金色夕陽, (戌台夕照不愧為淡水八景之一) 再回望身後那沉靜美麗的赤色古城, 想像一下300多年前, 從歐洲遠航而來的西方人入港時 和 當地原住民第一次面對面的情形..........

 

那剎那間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裏........相信我......

你會和我一樣被"她"深深感動的........

 

2007/ 6/15

參考資料:

台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關係-李壬癸

台北縣地名探索──情歸故鄉 3-洪英聖

馬偕博士的成長背景: http://mackay.ccpct.org.tw/growth2.htm

台北縣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http://www.tshs.tpc.gov.tw/ 

攝影 / 旅遊達人(Tetris) 

Model / Anna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tris&aid=102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