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國姓爺鄭成功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代表!沒錯,最愛的父親要當漢奸,母親被敵人姦污自殺;想反清復明,卻遭到宗族長輩反對、部將反叛;在他短暫的39年生命裡,國仇家恨,他報不了;難怪,最後他會發狂而亡。
有人要為台獨精神錯亂合理化,就誣指國姓爺也「精神錯亂」;事實上,在到台灣之前,國姓爺曾於永曆十二年(1658年)、永曆十三年(1659年)兩度率軍北伐,第二次更一度攻至南京,但功敗垂成,這次失敗讓他失去眾多優秀的將士。試想,國姓爺如果只想當海盜或當「吳三桂」,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他需要如此深入險境?
到了台灣以後,國姓爺改大員為「安平」,以紀念自己的故鄉(泉州安平鎮),設「東都明京」(以示不忘流亡在西南的永曆帝)。就像蔣介石到了台灣之後,為台北的街道取大陸地名一樣,都是表示「不忘本」。
有人猜測,如果國姓爺再活10年,南向打下呂宋(菲律賓),就會出現「兩個中國」,但事實最可能的發展方向反而是,如果他打下呂宋,有了人力和財力,不用10年,一定會再度北伐,為反清復明繼續奮戰。
事實上,像國姓爺這樣的真漢子,就連清廷也不得不承認他從當時荷蘭手中收回台灣的功績,康熙是這樣評價他的:「朱成功明室遺臣,非吾亂臣賊子」。延平郡王,開台聖王如果知道後人穿鑿附會,稱他「精神錯亂」可能才感到精神很錯亂呢!
(旺報)
鄭成功新解 陸學者:藏台獨論述
台北市長柯文哲對鄭成功賦予一番新詮釋,認為若鄭多活十年,亞洲的歷史會改變。對此大陸學者認為,鄭成功在中國歷史上,作為民族英雄是有定論的,若要既有史觀解構,企圖呼應新南向政策,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教授朱松嶺11日受訪指出,鄭成功在收復台灣抵禦外侮上,在歷史上作為民族英雄是有定論的,他認為歷史不宜用假設性的方式來推理,對於這類解構史觀的論述,感到訝異。
朱松嶺表示,這番言論背後,可能存在將台灣從中華民族分離出去的動機,隱藏台獨論述,他強調「欲先滅其國,必先毀其史」,若企圖重塑一套新歷史,使台灣跟東南亞加強歷史連結,也企圖呼應新南向政策,值得警惕。
此外,大陸為強調兩岸同根同源,11日起在央視首播一部大型紀錄片「開台王顏思齊」,該片描述明末顏思齊率領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等人,越過台灣海峽,到台灣拓荒開墾,建立「海上帝國」,並奠定了台灣從蠻荒邁向文明的起步。
(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