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讀後感
2005/06/29 21:12:23瀏覽10161|回應2|推薦9

此書是描述一位體育記者米其,向即將垂死的老教授莫瑞‧史瓦茲,學習生死智慧的真實故事。作者米其在大學畢業16年後,一個無意間的機會又讓他和教授重聚,只不過那已是教授生命中最後幾個月的時間,於是他又上了14堂教授星期二的課,這次上課的學生只有他一人,也是教授所教最後一門課,教授是用他的人生經驗來教,課程是『生命的意義』,沒有課本,不用評分,上課內容包括愛、工作、社區、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  

莫瑞教授是位傑出的社會學教授,他得了一種怪病,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而且已經到了末期,是一種可怕的神經系統重症,無法可醫治。起初教授苦思不解,他為何會得此種怪病,地球照樣運轉,世界一切如常,而他卻完全陷入痛苦深淵,他根本不知該怎麼辦?此種病是階段性的發作,會從漸漸無法站立、無法行走、無法坐直、全身不能活動,到只剩神智是清醒,如同一個活死人般。教授知道自己活不到兩年,比醫生預估的時間還短,爾後他體悟人終究會死,所以他作了一個重大決定,他不願坐以待斃,必須善加利用剩餘的時間,不要因為離死不遠而封閉自己。他要死得有價值,證明垂死的人並不一定是無用之人,所以他以自己的疾病,作為研究的教材,如何緩慢步向死亡,觀察疾病的變化,而他自己則是最好的見證人。

教授組成幾個討論死亡的小組,探討死亡的意義,他希望大家能多和他連絡,而不是同情他,他爭取時間說出自己心裡的話,給他所愛的每個人聽。某日,他參加因心臟病發死亡的同事葬禮後,有感而發,人死了卻聽不到這麼多人說這麼多好聽的話,於是他決定舉辦一場『生之葬禮』,在未死之前,先聽聽親友們所說衷心的話,他的『生之葬禮』辦的非常成功,而且溫馨感人,教授和他們一同哭笑,一同感動,他覺得自己很幸福,而他會帶著這些好話及心意,步入塵土之中。

在大學時,對作者而言,教授是一個充滿睿智、幽默、隨和、有耐心,誨人不倦的老教練,那對教授而言,作者卻是個靜待開發聰明、善良的優秀選手,他們彼此惺惺相惜,視彼此為朋友,而非僅止於師生關係。教授的每堂課他都會選修,教授雖是猶太教人,他對各宗教兼容並蓄,所以他更能對各式的學生抱持開放的心胸。畢業後作者並未遵守和教授的約定,『保持聯絡』,他一直忙於汲汲營營追求名利,成為一個體育專欄作家,功成名就後,教授教他的『做人本分』及『與人溝通』,他早已淡忘,他用成就來滿足自己,直至自電視頻道中看見教授得病之報導,喚起了他遺失的回憶。

作者去拜訪教授,教授並不因為久未見面,依然熱情不減的擁抱他,讓作者受寵若驚,手足無措,在矮小的教授面前,他反而顯得更渺小、心虛,他早就忘記他們曾經那麼親近,那麼熟悉,那樣的感覺早已遙不可及,當教授告訴他死亡的滋味時,也開始了他們最後一門課,他們約定每個星期二,作者會來探訪他,教授稱呼他們是星期二的夥伴,因為作者讀大學時,也都是上星期二的課,他們要一同進行最後一篇論文。

1個星期二/他們談這個世界--教授並不會因為他快死了,而不注意世界大事,教授關心受折難的人而落淚,讓作者汗顏,他從事新聞採訪,訪問悲痛家屬、參加葬禮、事故現場,並未因此落淚過,而教授竟為半個世界以外的人受苦而哭,他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教授告訴他『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要學會放開,哭是沒有關係的,去接受愛,愛不會讓我們變得軟弱,『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

2個星期二/自憐自艾的善用者每次去拜訪教授得飛上1200公里,面對教授彷彿受到善良人性滋潤洗禮,讓人如沐春風,可是教授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有時會為緩慢無情的死法而悲傷,為不能動的部份悲傷,但哭過後教授必須專注在生命中仍未失去的東西上,他只准自己流幾滴淚,只能花幾分鐘時間悲歎,然後迎向新的時刻,教授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他有充分的時間說再見,作者不解教授無法行動自如,卻說自己幸運?他認識許多人經常在自憐自艾,若能學習教授,限制自己只能自憐多少,該會多有用。

3個星期二/你的遺憾是什麼作者有感教授所剩時間不多,他想以錄音機紀錄他們所談的事,教授也希望和別人分享他的故事,教授以他的勇氣、幽默、耐心、及開放態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生命,一個更為健康、合理的角度,這是一般人所不及的。教授告訴他,人們整天忙著關心事業、家庭、貸款、消費、及生活上的瑣事,一日復一日,不習慣退後一步,常問自己人生即是如此嗎?是否缺少什麼?其實我們需要別人提醒,自己是不會想到。作者明嘹我們的生命都需要良師指點,而教授即是他的良師,他需要教授的清明,一般人也都需要此份清明解惑。

4個星期二/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教授告訴作者,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人相信自己會死,所以對死亡我們都是在欺騙自己,『只要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唯有隨時做好準備,挺身面對死亡,專注在重要事物上時,看事情就會相當不同,教授告誡作者『學會如何死亡,也就學會如何生活。』多注意心靈上的成長,即不至於這麼爭強好勝,一切事物也不會視為理所當然。

5個星期二/我們談家庭教授生病後愈能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有家人的支持、關愛、照顧,即不會感到空虛,沒有家人就什麼也沒有,愛最重要,『不相愛,即如死滅』,沒有愛就如折翼的鳥,教授告訴作者『沒有別的經驗比得上生兒育女』,學著對另一個人負起完全責任,給予最深的愛與關懷,那就應該生小孩,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若是生命可以重來,他依舊不會放棄這樣的人生經驗。

6個星期二/感情與執著教授的病情漸漸惡化,他試著超然於經驗之,不論健康與否,都要學著超然不執著。教授引用佛教的話『不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萬物均無常。』不執著之意,是要讓感覺經驗完全穿透,如此才能將它放下。體驗什麼是痛苦,即知什麼是愛,即知什麼是悲傷,完全體驗這些情緒,才能從中脫身。作者思考著在日常生活中,此種做法能有多少用處,我們會害怕孤寂,長大不隨便落淚,不敢表達愛意……等等,可是教授的做法正好相反,他真實的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感覺實質的情緒,也就不會被主宰。

7個星期二/擁抱衰老教授最害怕的事終究發生,他已經病到必須靠人為他擦屁股,雖然剛開始並不習慣,一個人最基本的隱私,上廁所、擦鼻涕、洗澡,都要假手他人,但他還是用他一貫的坦然態度,接受此事實,開始享受依賴他人,像個小孩子,事事都受人照顧、關愛。教授對年老自有一番見解,年老並非只是衰老,反而是成長,它是離死越近的消極面,也是了解死亡的積極面,因此才能更懂得好好過活。當然老年人必定會羨幕年輕人,但重點是接受你之為你,並且樂在其中,作小孩時高高興興,當智慧老人時也高高興興,不論生命的開始或結束,都是需要別人才能存活,作者覺得78歲的教授,施之於人時他是長者,受之於人時他是小孩。

8個星期二/金錢無法替代溫柔教授對作者循循善誘,他已離死不遠,當我們最需要溫柔時,金錢與權力都無法代替溫柔,許多人對想要的東西與需要的東西,經常分不清,真正能讓自己滿足的,是不吝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如時間、關懷、才能。發揮所長,投入去愛人及關懷週遭的人,投入去創造活的有意義的事,有開闊的心才能和所有的人自在相處,做事發自於真心,即不會感到失落、嫉妒、羨幕別人擁有的東西,如此會覺得一切的付出會有莫大回報。

9個星期二/教授並不擔心他死後會被人遺忘,他曾和很多人有深刻親近的來往,他告訴作者『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死了也活著。』作者會經常感覺他的聲音,當然死了也不會忘記他,那他就還活著。教授承受著身體的痛苦,卻還是專心聆聽訪者的心聲,他全心放在彼此之間的溝通上,總是不吝於形諸顏色,他真心的關心別人,作者認為教授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父親角色,而教授也希望做到『誨人不倦,至死方休』的圓滿結局。

10個星期二/婚姻教授教導作者,愛情和婚姻有幾個不變法則,彼此要互相尊重、彼此要坦承、彼此有相近的價值觀,不然會有大麻煩。而最重要的價值觀,則是『相信婚姻的重要性。』,婚姻是很重大的事情,若不去嘗試則是很大的損失。

11個星期二/不要為文化所欺騙教授相信人性本善,但他也看到他們會改變。他認為『人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變的醜惡』,這是我們的文化造成,不論在何處,人類最大的弱點即是短視近利,不看長遠未來,有無工作都是先顧到自己,最後由少數人通吃一切,要靠軍隊鎮壓那些一無所有的窮人,他告誡作者,應該著眼於我們的潛能,努力達成所有的目標。建立自己的次文化,違規的事不做,小事可以遵守,但大的事怎麼想、看重什麼,得要自己選擇,不能讓社會或其他人,為你做決定。

12個星期二/寬恕教授曾經頑固執拗,不肯原諒他的一位好友,之後朋友死於癌症,他一直未去看他,他後悔自己的傲慢,後悔未能寬恕他,因為此事讓他終生抱憾,他告訴作者,『我們要寬恕的不只是別人,我們也要寬恕自己。』而且不要遷延,寬恕自己沒去做的事,也寬恕自己應該做的事,不要因為什麼事而遺憾終生。

 第13個星期二/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教授已經病入膏肓了,他希望火化,他把自己的身體看成是一個軀殼,是靈魂的載體,我們害怕看到死亡,但是死亡是不會傳染,它和生命一樣自然,我們都在追求對死感到平心靜氣,若是可以安然接受死亡,我們也就可以安然接受生命。我們不必對死亡大驚小怪,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份,並不高於自然,『凡有生者,必有死。』只要彼此相愛,記得愛的感覺,雖死猶存,因為曾經激起的愛意,都留存於世,記憶都還在,永遠活在曾經打動的人,曾經互相扶持的人們心中,『死亡結束的是生命,不是關係。』 

 14個星期二/我們說再見教授他曾經說過『若躺在床上,你等於死了』。他躺在床上正苟延殘喘困難的呼吸,教授勉強說著「我們這樣子說再見」。作者唯一害怕的即是告別的時刻,他強忍著淚,老教授感到很欣慰,因為他終於讓作者哭了,自大學時教授即一直叫他哭,他從未做到,他老說「總有一天我會讓你懂得。」教授在家人一離開身邊時就這樣走了,他希望走得平靜,果然如願以償。

這本書的內容溫馨感人,如同一本生命啟示錄,教導我們重視生命中真正的課題,對我們而言,經過階段性的成長,社會的洗禮,更能感同身受,隨著故事情節的起伏,我們也是跟著上了一門生死教育的課。老教授勇敢面對死亡的逼近,從起初的無助,直至澈悟生命的有限,他並不因此消沉,認為人要死得其所,勇敢面對生命的終點,積極開發另一段的生命,即使很短,卻是對後世的人別具深遠意義。在這14堂課中,慢慢感化作者世故而僵硬的心,讓他重新看待生命,指引他怎麼走人生的路,怎麼找到生命中的真、善、美,其實大多數的人都和作者一樣,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慾望無窮,心靈卻乏善可陳,日子填的滿滿的的卻還是覺得不滿足,常常擴大根本不需要的慾望,教授給予作者最大的啟發,沒有人能彌補過去,生命也不能重頭來過,我們的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是變動不居。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GDGYW&aid=20839

 回應文章

yoobea
2013/07/26 19:31

字的顏色有D難以看得清楚  TAT

 

(ngfookyu@gmail.com)

童心大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希望
2005/08/12 20:31

真希望我也能遇上如莫瑞教授ㄧ樣,啟蒙我們智慧的人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