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17 17:14:41瀏覽419|回應0|推薦4 | |
●來撰寫屬於自己的編輯手冊吧
專案結束後,接著而來是待業的日子。(雖然失業也是恰當的形容詞,不過小編還是比較偏好Positive一點的說法。) 待業當中,一邊也想就數年來的工作經驗為自己整理出一套編輯手冊,做為日後工作之用。(雖然筆記電腦裡原本就零零星星地存放著成本估算表、落版單這些文件,但因為筆電中毒重灌,所有檔案都付之格式化,因此一切只好從頭開始……)〔:_:〕 好比新書評估、製約備忘、總改、統一字、體例統一、成本估算、發美設與發排、ISBN申請、合台、落版、請款等等工作,這些繁瑣的行政與編務,如果流程化、標準化,整理成簡單明暸的手冊,有疑問時只要翻開手冊便一目瞭然,不必想半天理不出頭緒。(對於腦子很小的我,回憶常是徒勞無功之舉。)我想有些經驗的編輯人都應該有這樣一本屬於自己的編輯手冊吧。 畢竟,人的記憶是靠不住的,憑記憶得到的答案往往會導致就是全書不統一。然而,即使有了這樣一本手冊,而使用者也認真的按表操課,還是免不了有掛一漏萬的情形發生──畢竟,編輯要日理萬機,而犯錯是人性,是自然現象;小編只能兢兢業業提醒自己小心。 年初出席台北書展「美國童書趨勢研討會」,主講人Nancy Mercado(美國Dial公司資深編輯)提到,一本卅餘頁的童書約要做到六、七校。聽到時心裡覺得很感嘆,在台灣一本8萬字的小書,都未必能做到四校,原因之一可能是我們的市場與書價無法擔負這樣的時間與人力成本。 校對應該是許多編輯人的不可承受之輕,校對其實是頗為耗時的工作,編輯偏偏又是跟時間賽跑,最沒時間的人;這幾年許多因成本考量裁減校對人力或費用,將工作轉嫁到編輯身上,難怪錯字率漲停板。 之前做專案時,LB向三民書局商借《古文觀止》好撰寫書評時,對方自豪地說在該書裡是找不到錯字的,不知在現今的書業中,還有多少做書人能發出這樣的豪語呢?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