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麗的悲鳴
2011/01/31 20:40:02瀏覽340|回應0|推薦4

曾經絢麗的臺灣本土藝術──歌仔戲,面對強敵時尚產業的環伺衝擊之下,只要能夠細心尋求其中之美,依舊展現不一樣的生命力。


  在沒有電視的時代,欣賞歌仔戲是全臺灣最受歡迎的休閒娛樂。歌仔戲起源於臺灣宜蘭員山庄,而宜蘭地區的漢人大多為福建漳州移民,他們將故鄉流行的閩南語民間說唱曲藝「歌仔」(意為小歌曲)帶來,平常為農村或漁村人家自哼自唱的勞動歌曲。說唱歌仔在唱詞上採取句腳押韻的七言詩形式,稱「七字仔」,另有採取雜言詩字數不一的形式,稱「雜念仔」。早期以說唱方式表演《山伯英台》、《陳三五娘》等民間「唸歌仔」為主,後來成為婚喪喜慶及民間信仰的廟會活動中迎神賽會行街陣頭之一,稱為「歌仔陣」,演出小生著唐裝戴帽,僕人戴斗笠,小姐穿著及地長裙,身段只有走方位,因其演出形式似「落地掃」而得名。另外,吸取「車鼓陣」中類似西方脫口秀的對白及旦丑兩角一搭一唱即興逗趣的表演方式,融合成歌仔戲的雛形,而後加上完整的劇情及各個搭配不同服裝的角色扮演,在加上當時的大戲戲班如來自江南的亂彈、來自潮州的四平,以及南管戲、高甲戲、客家採茶戲、京戲等大戲戲班學習扮妝、身段、對白及音樂後,逐漸形成歌仔戲的規模,成為舞台大戲之一。


  採閩南語演出的歌仔戲以閩南移民的姿態從臺灣紅回福建,後來更風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華僑地區,盛極一時。隨後歌仔戲受到抗日戰爭期間皇民化運動的打壓,被迫穿和服、說日語;爾後國民政府來臺,在國語運動的推行之下,歌仔戲再度受到壓抑,影響了歌仔戲的發展。雖然後來,歌仔戲登上電視螢幕,不過一集只有
30分鐘,讓戲迷感覺不甚過癮。電視歌仔戲最流行的老字號當屬楊麗花歌仔戲,與臺視30年的合作關係,卻因為電視台不尊重表演者的著作權問題,於1994年劃上休止符。而且,電視的普及也使得歌仔劇不再是臺灣民眾心中的娛樂首選。在當時不受臺灣政府的重視下,明華園、河洛等歌仔戲團明白要發揚歌仔戲,只能自立自強,將歌仔戲改編精緻化,重新行銷歌仔戲,將表演帶進國家戲劇院,並積極參加國際性演出,努力支撐著這屬於臺灣本土的傳統藝術命脈。


  本土的歌仔戲對許多年輕一輩的臺灣人已經變得陌生,歐美日等流行文化大舉壓境,歌仔戲勢必得另求謀生之路。透過攝影師林炳存的掌鏡與設計師尹培袞的服裝搭配下,歌仔戲的演員與戲服似乎不只是配角而已,模特兒臉上繽紛的妝容襯著周圍的殘酷現實地境,無聲的畫面背後彷彿正吟唱華麗的悲鳴。在一切競爭劇烈的全球化時代,在我們希望臺灣能在國際舞台上爭取一席之地的同時,我們是否還能記得自己曾有的傳統與文化?我們是否也能夠保留傳統的歌仔戲文化,創造出新的、屬於臺灣的特色?



Words by River Mars@拓時誌

( 休閒生活時尚流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verMars&aid=484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