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失能」系列之四》
如果馬總統還在乎自己的「歷史定位」,那麼,在每天的行禮如儀,在迎接如潮水般不斷的抗議之外,他也許該低頭看看自己的腳下,除了留下的一波波泡沫,他立足的沙灘究竟被浪潮捲走了多少。
延燒一個多月的洪仲丘案,對馬政府的衝擊,其實不只是凱道上廿萬白衫軍的聲討,或者一周連易兩位國防部長的難堪;更嚴重的是,冷眼旁觀事件發展而對政府和 軍方訥訥失語感到失望或不滿的民眾,他們都是馬總統腳下流失的沙子。在文林苑和大埔抗爭事件也一樣,含糊的正義和似是而非的事理被攪成一團,抗議的群眾熱 血沸騰,但對於看不到民主意義的普羅大眾而言,則是心灰意冷。
今天台灣政治的窒悶,與其說是接二連三的抗議事件掀起了社會紛擾,不如說是民眾對政府長期缺乏作為及因應遲緩所積蓄的鬱卒,更令人感到沈重。政府有些該做 的事一拖再拖,有些該說的話說不清楚,有些該快刀斬亂麻的問題卻放著發臭;也因此,弄到理直變成理虧,弄到守法和講理的人反而受到懲罰,弄到想要追求進步 的人邁不開腳、想要做事的人則被綑縛雙手。
在政府的施政天平上,往往只見對異議者的妥協,卻看不到對守法者的肯定或讚揚;看到政府為特殊案例折腰,而不見官員為沈默多數加加油打氣。以服貿協議為 例,政府窮於與反對者作明顯無效的座談溝通,卻吝於對社會大眾提出總體觀點的解說;以核四公投為例,頻頻約見反核團體,接受其羞辱、謾罵或當頭棒喝,卻無 意向全民提出綜合性的利弊得失分析;以洪仲丘案為例,一味忙著安撫洪家情緒,卻忽略了更重要的軍隊士氣需要激勵。一個不把「沈默多數」放在心上的政府,如 何能說自己掌握得住民意?
對於愛惜羽毛、極度重視民意的馬總統而言,會長期困在十八趴的民意泥淖而無法自拔,連帶導致全台民眾都厭倦於再聽到任何民調數字;這樣的演變,實在是令人 唏噓的結局。的確,站在街頭直接發聲的民意,是再真實不過了;然而,那些摸不著或沒現形的民眾心聲,難道就不真實、也不算數?
簡單地說,在「街頭民意」與「選舉民意」之間,由於馬總統的貪心或大意,他常常捨大取小或捨近求遠,結果卻嚴重流失了基本盤而不自知。這並不是說「街頭民 意」和「選舉民意」是對立的,事實上兩者時相重疊或互為折射;這也不是說總統應該忽略某些人而集中關注另一些人,但掌握民意的動態因應,畢竟是國家領導人 的責任和基本技能。國家元首必須優先照顧的是事理,而不是看對象;而在無法兼顧不同群體之利益時,他的取捨處置必須符合比例原則。遺憾的是,馬總統經常執 其一端,且往往是選擇遠離其選民的那端。
這裡並無意重提已經幻滅的「全民總統」的老調,我們想提醒的是:在腳下的沙子被淘空之前,馬總統不能再把自己的「歷史定位」寄託於個別危機或街頭事件的追 逐,他必須認真看待使自己當上總統的那股民意,並努力想像自己應如何回應這股支持;如此,他才有可能擺脫「十八趴總統」的魔咒,在更堅實而廣泛的基礎上構 築起自己的政績。
要打開台灣的悶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馬總統的思考及行事太過循規蹈矩,常常到了過度形式主義及僵固不化的地步,這也造成他習於照章行事及原地踏步,而 難以變化步調。無論如何,馬總統必須體認,其聲望已經跌到無可再跌,再不積極振作,自己的八年任期恐怕將以「白忙一場」作收;而陪葬的,將是台灣的前途和 國民黨的機會。要切斷「馬英九」三個字與bumbler 一詞的連結,不論是召開國是會議,或就教社會有識之士,或是誠懇呼喚人民的支持熱情,唯有拿出決心與作為,才能改變「政府失能」的事實。
忠言逆耳,但因為還有一絲寄望,所以我們以這個系列社論向政府提出建言。
(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