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失能」系列之二》
短短一個星期,垮掉兩名國防部長,通過一個被批為「草率修法」的軍審法,廿萬人湧上凱道怒吼。馬政府對洪仲丘案的危機處理,越補越漏;令人擔心的已不只是軍心軍紀的流失,而是整個政府是否還能正常運作有效領導台灣?
楊 念祖上任僅六日即因抄襲案下台,無論其中涉及的是軍中內鬥或藍綠之爭,都暴露草率任命和輕率去職是馬政府用人的病灶所在。抄襲事件發生多年,近日才被揭 發,馬總統及江揆或許無從知曉此事;然而,只要事前多用點心,向熟悉軍中生態的前輩稍稍徵詢,應不致天真到去任命一個連六天都撐不過的文人部長,讓政府形 象跟著慘賠。
楊念祖為抄襲案去職,比起高華柱因洪仲丘案下台,兩者究竟孰輕孰重,如今已無從比較。原因是,馬政府目前已經陷於「破窗理 論」所描述的惡性循環:在馬總統 聲望開始下跌時,整個政府團隊未能及時積極修補;以至於今,一次次的小錯再積累成大錯,乃至什麼人都可以隨便向這個政府丟石頭砸窗子。在動輒得咎的情況 下,政府的頹勢將越發難以挽回;而馬政府越難施展,台灣前景也就越不樂觀,這才是真正令人擔心的事。
在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應該是各個部門 各司其職,政務官負決策責任,事務官負執行責任,這才是責任政治。今天在台灣,民眾似乎越來越習慣將一切錯誤都歸咎 馬總統,這其實未盡公平。問題是,當馬總統也越來越習慣插手任何大小事務,他的分際不明,不僅坐實外界對他的指責,也可能破壞政務官的積極性,損毀了責任 政治的基本精神。
最近,有學者批評「內閣閣員像路人」,其中原由,正在於此。總統聲望愈低,閣員愈是喪失鬥志,愈希望和他保持距離;而總 統插手非其專業之議題,又導致主事 部會無所適從,反而愈容易僨事。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政府的表現即越難符合人民期待;洪仲丘案的處理一退再退,有如洪水決堤,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如果馬 總統不能改變自己「抓小放大」的瑣碎作風,從體制源頭將政府團隊追求作為的士氣激發出來,並鼓勵各部會積極施展,他在剩餘任期想要重振威望的機會只怕極渺 茫。
如果是處在承平年代,馬英九的低調、柔軟、溫厚、忍辱負重等風格,可能會是受到讚揚的美德;然而,台灣正處在一個共識破碎、社會分 歧、經濟停滯、轉型困難 的掙扎年代,總統的低調便顯得無能,柔軟和溫厚便顯得缺乏魄力,而他凡事道歉「唾面自乾」的馬氏修養,卻也常導致政府和國家的榮耀無法維持。說得直接一 些,馬總統把「個人修養」和「元首角色」混為一談,甚至將前者看得比後者重要,這一再造成政府決策顛躓的災難,他卻無法自覺。
老實說,馬總 統的民意支持度長期低迷,但人們卻看不出他有力挽狂瀾的意圖,甚且常常表現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在民眾看來,這都是與現實脫節的危險訊 號。僅看近年政府團隊的部署,許多閣員的功能都被嚴重單一化,例如:經濟部長彷彿只有核四和服貿溝通兩項任務,農委會窮於對付疫情,新進的學者政委只是為 了非其專長的「長照」;這樣的人事任命,都讓政府的運作架構變得單薄失重且失衡。包括總統府祕書長所專長的外交,其實對黨政協調或府院溝通毫無助益;更別 提林益世或賴素如的任命,印證了多麼缺乏識人之明。馬總統如果不能好好整建他的團隊班底,劣材竟當成棟樑,政府的決策和形象怎能不百孔千瘡?
馬 總統從一個魅力領袖陷入今天的四面楚歌,恐怕和他對自己的角色認知與社會之期待發生嚴重落差有關;以為唾面自乾可以贏得尊重,完全是自欺欺人。他必須先 把自己形象的破窗補起來,改變自己低調、無為、瑣碎的作風,展現抓大政、有主張、不畏怯的身段;那樣,才能激勵執政團隊的同僚一起奮發。
※延伸閱讀》
‧系列一/馬政府如何從倒地的民意中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