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灣區群像》 龔仁蓓 樂在服務
2011/06/12 23:15:41瀏覽354|回應1|推薦2
阿丁註文 :

舊金山是 : 名聞全球, 好風好水, 四季如春,

人傑地靈, 華人之愛. 亦世間各國人士之愛.

有一群歷年楊百翰大學校友精英,在此聚集,

各行各業,發揚光大, 尤其矽谷, 皆有校友.

況且校友之子女, 亦都能承繼父母的志願,

發揮專長, 服務社會. 茲舉一例以見端倪.

世界日報 6-21-2011 以整版載以下一文.

已故校友龔維雲之長女龔仁蓓.

《灣區群像》 龔仁蓓 樂在服務


記者陳運璞專題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June 12, 2011 06:00 AM 
 


紅木城凱撒醫院本年度「超級英雄」龔仁蓓。(記者陳運璞/攝影)
slideshow 中半島紅木城凱撒醫院自七年前起,舉辦年度「超級英雄」選拔。2011年自全院200餘位醫生中脫穎而出,成為「超級英雄」的,是華裔婦產科醫生龔仁蓓。龔仁蓓接採訪時謙虛地說,其實該院醫術高明的醫生很多,她猜想能被選出獲獎,是因為她樂在服務。
龔仁蓓在台灣出生,三歲隨父母移民來美。從小痛恨學中文、厭惡吃中餐,一心只想當個典型的「美國人」。然而她的華裔背景與文化傳統,在她成為婦產科醫師後,竟然成為很大的助力。這是她在青少年時期,完全無法預料的。

記者問:妳自認這次能當選凱撒醫院超級英雄,主要是因為樂在服務。但其他醫生不也是同樣為病人提供服務嗎?

龔仁蓓答:是呀,但感覺不太一樣。紅木城凱撒醫院的醫護人員以西方人為主,我發現中西文化真的不同。像我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很注重人情味,對人要真心關懷,互相幫忙。家中經常出現我爸媽那些沒地方落腳的遠方親友同學,以及親友的親友前來借住。有時住一個星期,有時住幾個月。我們家都被封為Holiday Inn(假日旅館)。

問:妳們家房間多,所以歡迎人家來借住,是嗎?

答:不全是這樣。以前住帝利市時,只要有人來借住,我們姊弟就要到客廳打地舖。爸媽移民美國後,剛開始沒什麼錢,但媽媽還是接外公來跟我們住,媽媽自己上晚班,白天還開個小禮品店,貼補家用。外公跟我們住了十多年,到92歲過世。即使早年家境不太好,家裡仍是人來人往。爸媽對人都很好,我們也學會如何招待客人。我學到的就是,豪宅好車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人要好。西方人的教育,強調個人主義,比較少見這種人情味。

問:這對妳在醫院裡的服務,有什麼影響?

答:像我的家人,不時會打電話來,交代我一定要去探望他們住院開刀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我雖然很忙,還是要抽空做到。有一次,我媽要我為她的朋友看病,我只好中午不吃飯,幫她的朋友看病。西方醫生就不注重這些人情。但是,多付出一些,讓患者覺得被關懷,感受會很不一樣。我在醫院除了看病之外,還擔任醫護人員福利長。因為醫護人員照顧病人太忙,反而沒時間照顧自己。我就定期為大家安排健康休閒活動,讓院內的醫護人員可以全家一起參加,每次活動都很叫座,十分受歡迎。

問:當醫生已經很忙,妳怎麼還有時間擔任醫護人員福利長?

答:為大家服務,我覺得很快樂,所以就能夠找出時間來做。我想這點受我爸媽影響很大,他們都是很喜歡幫助朋友的人。我父親2009年過世,舉行喪禮時,天氣很冷又下雨,但整個殯儀廳裡擠滿了人,還有很多人站到外面的走廊。他們都告訴我,父親生前幫了他們很多忙,讓他們一輩子都忘不了。像是父親有一個教授朋友,從前住在只有一間臥室的房子,我爸免費幫他的房子重新隔間,讓他的五個小孩,每人都能有自己的小臥室,他們全家都很感謝我爸。

問:妳父親生前從事什麼行業?

答:父親龔維雲,在美國學的是土木工程。後來又做核能發電,80年代末期,核電業大裁員,父親就改做房地產開發。他的常識很豐富,被稱為「百科全書」。

問:妳父母對妳的管教方式都一樣嗎?

答:他們的管教方式都比較保守,堅持我們要好好唸書,不准我們去朋友家過夜。也沒讓我們參加球隊,因為他們都很忙,沒時間接送。而且爸媽都要我們姊弟三人學中文、吃中餐、學習傳統文化,只是當時我們都覺得很討厭。

問:中餐是全球聞名的美食,為什麼妳小時候討厭中餐?

答:吃中餐讓我從小跟同學不一樣。同學們午餐帶的是三明治,我跟弟弟妹妹帶的是便當。同學們帶的點心是米白色的洋芋片,我們的點心是黑褐色的豆干,同學看了都覺得好奇怪。

問:妳母親做的便當不好吃嗎?

答:恰好相反,我母親劉琇華很會做菜,還會自己包粽子,那時候豆腐不流行,她就自己做豆腐。可是像華人吃的皮蛋豆腐、豬肝等動物內臟,同學們都沒見過,覺得很可怕,還問我說,那些黑黑的是什麼。後來媽媽終於給我們做了三明治午餐,可是她做的三明治,是土司夾肉鬆。我一面吃,肉鬆就一面掉出來,又讓同學大吃一驚,不斷問我說,那是什麼啊?所以我回家都吵著要過美國人的生活,講英語、吃西餐,只是爸媽不答應。

問:華人背景影響到你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嗎?

答:是啊,我在高中以前,在學校沒什麼好朋友。最好的朋友,就是比我小一歲半的妹妹。我們除了吃的食物跟同學不一樣,穿的也不一樣。我們姊弟的衣服很多都是修改過的,不像同學常穿名牌。我穿過的衣服給妹妹、妹妹穿過再給弟弟。我媽很會縫紉,從前也經常為人修改衣服,還訓練我跟妹妹放學後,一起幫忙為客人改衣服。我爸都念我媽,說什麼時代了,還學著這些女紅!但是我進醫學院後,老師說我是他教過的學生中,手術縫線技巧最好、動作最快的一位。那一刻,我好感謝我媽,現在很多病人都對我的縫線相當滿意。


從小學女紅 手術縫線快又好

問:縫衣服跟手術縫線的技巧一樣嗎?

答:一樣都要兩邊拉平對齊,縫線不能拉得太緊,免得起皺。皮膚有好幾層,開刀後縫線,每一層皮膚的切口都要對準,這樣縫線才平整。現在流行腹腔鏡手術,以打洞取代切開式的開刀。但手術後,還是要將洞口縫合。

問:現在反而感謝妳媽當年提供的中式家庭教育?

答:太感謝了。我當年在家不肯講中文,我媽就跟朋友合辦了北半島中文學校,強迫我跟弟妹,每周日都得上三個小時的中文課。那時恨死了學中文,可是現在我的病人中,三成以上都是華人,我會講中文對他們很方便。我也是我們婦產科中,唯一會講中文的醫生。

問:除了華裔病人,妳還有哪些族裔的病人?

答:將近兩成是西語裔,其他五成是西方人。

問:妳也會講西班牙語?

答:會呀,我在洛杉磯當住院醫生期間,就跟護士、病人學會西班牙語。後來到舊金山凱撒醫院工作兩年,也學會廣東話。這對於服務病人來說,真的很有幫助。

問:妳的華裔文化背景,對妳行醫有什麼影響?

答:我常推薦病人打太極拳,不需要特別的場地,家裡就可以練習,對身心都有好處。另外就是坐月子的觀念,我31歲生第一個孩子時,天氣很熱,生完孩子,我想喝冰牛奶,跟媽媽吵了很久,她就是堅持要加熱,還燉了熱湯硬要我喝。我當時覺得媽媽真的太過分了。生第二個孩子時,怕她傷心,沒跟她吵架。等到37歲生第三個孩子時,開始覺得媽媽的話有點道理,就乖乖躺床上充分休息,也盡量多喝熱湯。結果第三胎產後,身體復原得最好,比生完第一胎時,身體狀況還要好得多。現在我都告訴我的華裔產婦:聽妳媽媽的話沒錯。華人很重視吃些什麼,食物分成涼性、熱性、溫性,西方人不注意這些。

問:對西方產婦,妳也會勸她們坐月子嗎?

答:西方產婦常常生完孩子第二天或第三天,就去逛街購物。我會告訴她們,產後因為婦科器官容易下垂,所以要多躺著休息,不要到處亂跑,比較恢復得快。第一個月最好讓新生兒留在家裡,以免感染。多喝湯水,對發奶有幫助。如果是職業婦女,我會勸她們產假要充分利用,比只休息一個月的效果好得多。我唯一無法接受的坐月子觀念,就是產後不洗頭、不洗澡,這點我自己做不到,也不會勸我的病人這樣做。


龔仁蓓小檔案

1966年,出生於台北

1969年,隨父母移民來美,住在中西部

1975年,遷居舊金山灣區

1984年,入柏克萊大學,五年後獲遺傳與營養雙學士

1990年,入芝加哥醫學院深造

1994年,南加大醫學院婦幼醫院任實習與住院醫師

1998年,舊金山凱撒醫院婦產科醫師

2000年至今,紅木城凱撒醫院婦產科醫師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 《灣區群像》 龔仁蓓 樂在服務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terTingBlog&aid=5316726

 回應文章

芭芭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ravo!
2011/06/13 06:03
這位了不起的醫生也該四十多了, 看起來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