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五蘊」 About five aggregates of body
2016/11/19 01:49:14瀏覽34|回應0|推薦0

☪ 「原始佛法」裡所說的「五蘊」 ~❤

About five aggregates of body


    「五蘊」的流轉,是有一定先後順序的:
    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不停的在流轉……。

    三果以上的聖者,在進入「滅盡定」的時候,暫時無受蘊與想蘊──
    可是,仍然存在色身與壽行;所以,色蘊、行蘊與識蘊並未完全滅盡。

    除了,三果以上,而且又是證得「滅盡定」的聖者──
    其他,任何的「眾生」在任何的「時候」,都是「同時」擁有「五蘊」的。

    因為,「五蘊」是不能「單獨」生起的,必須「六根」配合,才能生起;
    而且,「六根」也不能「單獨」起作用,必須「同時」配合,才能運作。

    即使,到達三界最高的「有頂天」,非想非非想處的「眾生」:
    仍然,擁有「色蘊」──雖然無有見、有對色,卻有無見無對色。
    仍然,擁有「受蘊」──雖然無苦受、樂受,卻有捨受。
    仍然,擁有「想蘊」──雖然無欲想、色想,卻有無色想。
    仍然,擁有「行蘊」──雖然無欲貪、色貪,卻有無色貪。
    仍然,擁有「識蘊」──如果有色、受、想、行任何一蘊,識蘊就會繼續存在……。

    ❦❧~ 五蘊身心的奧秘──「自我」 ~❦❧
    對於,任何人來說:最大的奧秘,還是……來自「自我」。

    一個人,把這個「身體」當作是我,他將無法瞭解「自我」。(色蘊)
    一個人,把這個「感受」當作是我,他將無法瞭解「自我」。(受蘊)
    一個人,把這個「想法」當作是我,他將無法瞭解「自我」。(想蘊)
    一個人,把這個「行為」當作是我,他將無法瞭解「自我」。(行蘊)
    一個人,把這個「習慣」當作是我,他將無法瞭解「自我」。(識蘊) ~☃

    一個人,即使瞭解了全世界,對於「自我」依然一無所知!
    如果對於「自我」一無所知,也就是對於所有事物的無知。

    ♨ 在「原始佛法」裡……
    並非,要度盡所有的「眾生」(也是不可能的事)。 ~⚇

    只要,把這個「五蘊」的眾生度盡了;
    那麼,所有的「眾生」也就全度盡了!

    因為「自我」是無常的,所以一切也都「無常」;
    因為「自我」是虛假的,所以一切也都「虛假」;
    因為「自我」是空性的,所以一切也都「空性」;(不是空能生有!)
    因為「自我」是涅槃的,所以一切也都「涅槃」。 ~☺

    ♡~~~~~~~~~~~~~~

    ☀ 《有明小經》法授比丘尼說(自身):

    「聖尼!所謂『自身、自身。』云何為世尊所說之『自身』耶?」

    「居士毘舍佉!此等五取蘊,為世尊所說之『自身』。即:『➊ 色取蘊、➋ 受取蘊、➌ 想取蘊、➍ 行取蘊、➎ 識取蘊』也。
    居士毘舍佉!此等五取蘊,為世尊所說之『自身』也。」

    ~《中部經典‧雙小品‧Cūḷavedallasutta 有明小經》(MN 44, 460)

    ♡~~~~~~~~~~~~~~

    ☀ 《象跡喻大經》舍利弗尊者說(眼之緣生……):

    「➊ ⑴ 諸賢!於內眼雖然不壞,於視野不至外色,且只要若無集注於其所對者,即不現其所對之識分。
    ⑵ 諸賢!於內眼不壞,且視野雖至於外色,只要無於注意其所對者,即不現其所對之識分。
    ⑶ 諸賢!於內眼不壞,至視野外色,而且注意存於其所對時,其時現其所對之識分。

    ➋ 如是狀態之色是為『色取蘊』,如是狀態之受是為『受取蘊』,如是狀態之想是為『想取蘊』,如是狀態之行是為『行取蘊』,如是狀態之識是為『識取蘊』也。彼知『如是此等被五取蘊所攝縛、所集合、所結合。』

    ➌ 實從世尊又說『見緣生者,彼即見法,見法者,彼即見緣生。』
    此等,即緣生『五取蘊』者也,於此等五取蘊起貪欲、執著、隨從、耽著乃苦之集(聖諦)。

    ➍ 於此等五取蘊,驅除貪欲、愛染、捨離貪欲、愛染,即苦之滅(聖諦)也。
    諸賢!若如是者,於比丘即有多成就。……於內耳……鼻……舌……身……於內意不壞……即苦之滅。諸賢!若如是者,於比丘即有多成就。」

    ~《中部經典‧譬喻品‧Mahāhatthipadopamasutta 象跡喻大經》(MN 28, 306)

    ♡~~~~~~~~~~~~~~

    ☀ 《大緣經》佛陀說(接觸、名色、心識之滅):

    【一】(接觸之滅:)「如此,既然說:『緣名與色,而有接觸!』
    阿難!何為緣名(身)與色(身),而有接觸?應如是知──
    阿難!依據外貌、特徵、形象……時,始有,名身(自我)概念可言;
    若無外貌、特徵、形象……時,於色身(對象),猶言假名之『心觸』否?」
    「世尊!不然!」

    「阿難!依據外貌、特徵、形象……時,始有,色身(對象)概念可言;
    若無外貌、特徵、形象……時,於名身(自我),猶言對象之『有對觸』否?」
    「世尊!不然!」

    「阿難!依據外貌、特徵、形象……時,始有,名身(自我)與色身(對象)之概念可言;
    若無外貌、特徵、形象……時,猶言假名之『心觸』或對象之『有對觸』否?」
    「世尊!不然!」

    「阿難!依據外貌、特徵、形象……時,始有,名(假名)與色(對象)之概念可言;
    若無外貌、特徵、形象……時,猶言接觸否?」
    「世尊!不然!」
    「是故,阿難!接觸,有其──原因、緣故、集起、助緣──稱謂名(身)與色(身)。」

    【二】(名色之滅:)「如此,既然說:『緣心識,而有名與色!』
    阿難!何為緣心識,而有名(身)與色(身)?應如是知──

    阿難!心識不入母胎時……,尚且名(身)與色(身),能結成於母胎否?」
    「世尊!不然!」

    「阿難!心識若入母胎後而捨離,其名(身)與色(身),尚能出現否?」
    「世尊!不然!」

    「阿難!心識於幼者,即在男童或女童時捨離,名(身)與色(身),尚且能增大、成長、發達否?」
    「世尊!不然!」
    「是故,阿難!名(身)與色(身),有其──原因、緣故、集起、助緣──稱謂心識。」

    【三】(心識之滅:)「如此,既然說:『緣名與色,而有心識!』
    阿難!何為緣名(身)與色(身),而有心識?應如是知──

    阿難!若心識,不得依據,名(身)與色(身)時……於未來,尚亦假想出生、老、死、苦集之存在否?」
    「世尊!不然!」
    「是故,阿難!心識,有其──原因、緣故、集起、助緣──稱謂名(身)與色(身)。

    阿難!依此假想,而有──出生、老、死、中有 (cavetha) 或再生;
    依此假想,而有流轉── 『❶ 假名道、❷ 語辭道、❸ 概念道、❹ 智慧行境、❺ 繼續輪迴』──凡名(身)與色(身)者,即與心識俱,展轉相依,生死流轉!」

    ~《長部經典‧大品‧Mahānidānasutta 大緣經》(DN 15, 114-116)

    ♡~~~~~~~~~~~~~~

    ☀ 《十上經》舍利弗尊者說(九種種):

    「➊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➋ 緣種種觸,生種種受;➌ 緣種種受,生種種想;➍ 緣種種想,生種種思惟;➎ 緣種種思惟,生種種欲;➏ 緣種種欲,生種種熱;➐ 緣種種熱,生種種求;➑ 緣種種求,➒ 生種種得。此等九法很難理解。」
    (以上「異對境」:種種根門不同的感知境界、流轉過程。)

    ~《長部經典‧波梨品‧Dasuttarasutta 十上經》(DN 34, 350-359)

    ♡~~~~~~~~~~~~~~

    ☀ 《非種種得經》佛陀說:

    「比丘們──
    ➊ ⑴ 緣色界,生色想,⑵ 緣色想,生色思惟,⑶ 緣色思惟,生色觸,⑷ 緣色觸,生色觸所生之受,⑸ 緣色觸所生之受,生色欲,⑹ 緣色欲,生色熱,⑺ 緣色熱,生色求,⑻ 緣色求,⑼ 生色得;⑼ 緣色得,非生色求,⑻ 緣色求,非生色熱,⑺ 緣色熱,非生色欲,⑹ 緣色欲,非生色觸所生之受,⑸ 緣色觸所生之受,非生色觸,⑷ 緣色觸,非生色思惟,⑶ 緣色思惟,非生色想,⑵ 緣色想,⑴ 非生色界。
    ➋ 緣聲界……➌ 緣香界……➍ 緣味界……➎ 緣觸界……➏ 緣法界……緣法想,非生法界。」
    (以上「異行境」:種種根門不同的行為境界、流轉過程。)

    ~《界相應‧種種品‧Dutiyabāhiraphassanānattasutta 非種種得》(SN 14.10, 94)

    ♡~~~~~~~~~~~~~~

    ☀ 《集起經》佛陀說(四念住──觀察身之集起):

    「諸比丘!以何為身之集起耶?
    ⑴ 依食集起,而『身』集起;依食壞滅,而『身』壞滅。
    ⑵ 依觸集起,而『受』集起;依觸壞滅,而『受』壞滅。
    ⑶ 依名色集起,而『心』集起;依名色壞滅,而『心』壞滅。
    ⑷ 依作意集起,而『法』集起;依作意壞滅,而『法』壞滅。」

    ~《念住相應‧不死品‧Samudayasutta 集起》(SN 47.42)

    ♡~~~~~~~~~~~~~~

    ☀ 《五取蘊四諦轉》佛陀說:

    「➀ 依食之集,而有『色』之集;依食之滅,而有『色』之滅……。
    ➁ 依觸之集,而有『受』之集,依觸之滅,而有『受』之滅……。
    ➂ 依觸之集,而有『想』之集;依觸之滅,而有『想』之滅……。
    ➃ 依觸之集,而有『行』之集;依觸之滅,而有『行』之滅……。
    ➄ 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

    ~《蘊相應‧封滯品‧Upādānaparipavattasutta 五取蘊四諦轉》(SN 22.56)

    ♡~~~~~~~~~~~~~~

    ☀ 《子肉經》佛陀說:

    「➊ 諸比丘!完全知道『摶食』時,於五妙慾完全知道貪;於五妙慾完全知道貪時,不成其結;不為結所縛之聖弟子,不再還來此界。……。
    ➋ 諸比丘!完全知道『觸食』時,則完全知道三受──苦、樂、捨;完全知道三受──苦、樂、捨時,我謂聖弟子,絕無比此更上之超越!……。
    ➌ 諸比丘!完全知道『意思食』時,則完全知道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完全知道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時,我謂聖弟子,絕無比此更上之超越!……。
    ➍ 諸比丘!完全知道『識食』時,則完全知道名色;完全知道名色時,我謂聖弟子,絕無比此更上之超越!」


    ~《因緣相應 Puttamaṃsasutta 子肉》(SN 12.63)

    ── 佛曆 2559.9.8(四)佛子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tisocracy&aid=82226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