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機器人相愛!沒有問題嗎?
2017/03/17 11:59:17瀏覽162|回應0|推薦0

與機器人相愛!沒有問題嗎?

[轉載自數位時代網站]

一名法國女性已與她的「機器人」伴侶同居並訂婚與,人跟機器人作伴意味著什麼?又會有什麼問題?機器人又會如何改變我們的親密關係?

科技的發展不斷改變人類社會,其影響所及不僅是生產、運輸、傳播等公共領域,如今就連最私密的親密關係也可能將面臨巨大轉變。去年年底就有這樣一則令人驚訝的新聞:一名法國女性已與她的「機器人」伴侶同居並訂婚

科技介入人與人的親密關係,這並不算新鮮事,畢竟不管是電話、網路還是正在發展中的VR,都曾是或將是情人之間重要的互動媒介。我們甚至可以說,從懂得使用工具以來,人就渴望透過工具克服時空的阻礙建立與維繫親密關係。

因此,真正令人驚訝的是,科技如今真的名符其實地「介入」了人們的親密關係,它即將快要成為我們的另一半。雖然我們知道,這裡所謂的「快要」也不是真的就在明天或明年來到,但最起碼這個景象已經不再只是科幻電影的情節。

那麼,如果暫且撇開意願問題,與機器人作伴意味著什麼?又會有什麼問題?一如許多人憂慮著機器人的發展會對人們的工作帶來影響,我覺得我們也得開始好好想想,機器人會如何改變我們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混亂才是一種常態

也許有人會先問:好好的人不愛,為什麼要去愛個機器人呢?這問題看似來搗亂的,卻可能意外戳中一個核心問題: 機器人如何成了親密關係的選項之一?也就是說,人們為何會想轉而從機器人身上尋求關係與慰藉?

一個可能的答案可以從我們過去充滿挫折的親密關係經驗中找到。不同於過去那種天長地久的浪漫愛情劇碼,多數人今天所經歷到的往往是過於短暫、甚至充滿「背叛」的愛情。

或者我們可以正面一點陳述:人們如今追求的不再是關係的維繫,而是關係所帶來的情感滿足。一旦關係本身不再能滿足個人的情感需求,又或者有其他「更好的」關係,放棄原有那段沉重、累人的關係便成了合理的選項。

德國社會學家烏爾利希.貝克(Ulrich Beck)與伊莉莎白.貝克(Elisabeth Beck-Gernsheim)曾經解釋為何我們今天會變成這樣。

簡言之,這是隨著個人自由的發展所帶來的結果。在意識到我們有自由選擇如何生活之前,各種關係維繫的重要性遠大過於個人意志。

例如,所謂的愛情在過去指的,可能更多是關於家庭與傳宗接代。自由的意識隨著個人「自我」同步茁壯,讓人們不再將關係的維繫視為首要任務。這導致的便是,親密關係成了兩個人之間的「自由戰爭」,也就是在我自由選擇的生活與你自由選擇的生活之間,難以妥協的拉扯與鬥爭。

於是,自由與愛情(關係)之間的矛盾,使得我們的親密關係總是處於混亂中。

人們因自由選擇而相愛,也因自由選擇而分開。在個體自我如此被強調的今天,唯一能維繫個體自由的方式,便是不斷在一段又一段不令人滿意的關係中來去。而愛情之所以令人嚮往,不僅因為關係能夠提供慰藉,更在於我們在其中征服了他人的自由。

換言之,反過來說,與人相愛之所以會令人卻步,恐怕就是因為其中令人難受的拉扯與可能失去的自由吧!

與不自由的「它」相愛?

所以我們選擇愛上機器人。因為相較於人來說,(至少目前看來)機器人不會想要征服我的自由。甚至可以說,機器人正是為了人的自由而存在。然而,逃避了混亂的愛情,與不自由的「它」相愛,沒有問題嗎?

MIT的學者雪莉.透克(Sherry Turkle)不這麼認為,她指出:「如果你將機器人視為伴侶,第一件失去的東西叫『異己性』(alterity),即透過另一雙眼睛看世界的能力(alone together)。」

換言之,與他人作伴的親密關係雖必然是一場「自由戰爭」,但正是在其中,兩個有著不同成長背景、觀點信念、生命經驗、生活習慣的個體,能夠為彼此揭露這世界豐富的面貌,也進而能讓彼此藉此嘗試改變──無論將成為什麼樣的人。而這些都是無法在不自由的「它」身上經驗到的。

對於透克來說,不具有「異己性」的機器人,在親密關係中其實就像只是某種「備用零件」,也就是僅為了個體自我需求存在的東西──需要擁抱時、需要陪伴時、需要提供資訊時。這種備用零件唯一的作用便是加劇自戀的情結,讓人徹底地耽溺於自我的形象中。

那麼,這是我們想要的親密關係嗎?在機器人真的可能成為我們伴侶的今天,我們必須問自己:親密關係之於自身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簡單、穩定的需求滿足?抑或是複雜且需持續拉扯的相互對話?

文章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3587/will-it-be-a-problem-to-fall-in-love-with-the-robot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CCUeMBA&aid=968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