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25 06:03:00瀏覽197|回應0|推薦12 | |
元代宮廷佛事舞蹈──源自藏傳佛教金剛舞的西域古典樂舞──《十六天魔舞》
《十六天魔舞》,是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舞蹈。 由宮中做佛事時表演的女子群舞。 十六天魔舞與唐代西域傳入中原的「胡旋舞」被視為中國最負盛名的、來自西域的古典樂舞。
此舞起源有兩種說法: 一是產生於元朝初年,當為太祖初年征服西夏時徵用的西夏舊樂舞,在世祖時即已風行,這與元朝統治者崇信密教有很大的關係,以其寶相莊嚴而又香艷飄逸受到觀賞者的喜愛。 二是創作於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因深受順帝喜愛而被認為是「荒政」之源,被稱為元帝國的「後庭花」。 《元史·順帝本紀》載:順帝怠於政事,荒於遊樂,以宮女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
十六天魔舞的雛形來源於藏傳佛教金剛舞,內容與蓮花生大師收伏魔女並使之成為護法天母的傳說有關, 創編者可能是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的上師,並與藏傳佛教密宗歡喜禪雙身法(事業手印)有關。 西夏和元朝時期在河西一帶流傳。進入中原後有所改造。 關於十六天魔最早的記載是晚唐五代時蜀人王健《宮詞》「十六天魔舞袖長」。
其服飾彩妝是:戴象牙佛冠,身披瓔珞,大紅綺金長短裙,金絲襖,雲肩合袖天衣,絛帶,鞋襪。 手執法器 ── 加巴剌般之器。其中一人執鈴杵奏樂。 另外還有由十一個宮女組成的伴奏樂隊。由宦官長安疊不花率領。
整套伴奏樂隊由11人組成。十六位舞者在跳舞時一手持法器,一手打手印,雙臂翻舞。 而她們均以龍笛、頭管、小鼓、箏、緌、琵琶、笙、胡琴、響板及拍板奏樂。 過往的考古學家認為敦煌465窟的元代舞蹈壁畫可能與該舞蹈有關。 遇宮中做佛事時才進行表演。
在元代,不少皇帝都信奉佛法,崇尚藏傳佛教。 元雜劇中已有所反映,如武漢臣曾著雜劇《提頭鬼》表現內容有「仁安殿正果追魂使,四歌神助提頭鬼。」 元初從民間到宮廷,四大天王舞、十六天魔舞已很流行,連皇家宮廷的儀仗隊中都有畫著四大天王神像的「四大天王旗」。 薩都剌《上京雜詠》寫元世祖忽必烈在上京觀看十六天魔舞的情況:
涼殿參差翡翠光,朱衣華帽宴親王。紅簾高卷香風起,十六天魔舞袖長。
至至正十四年(1354),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下令編製樂舞《十六天魔舞》以讚美佛教。 舞蹈內容圍繞16位天魔以菩薩的容貌出現,並迷惑眾生。但是後來被釋迦牟尼佛降伏。 此可見於《元史》卷四三《順帝紀》的記載:「順帝怠於政事,荒於遊樂,以宮女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 元代周憲《王宮詞》:「背番蓮掌舞天魔,二八華年賽月娥。本是西河參佛曲,來把宮苑席前歌。」 反映十六天魔舞是只有在宮中有佛事時才進行的表演,其餘非宮官受秘密戒者不得入內觀看。 舞蹈結束後,元順帝會在宮中秘密挖掘的地道離開,並與一眾舞女在地道裏修練雙身法以完成佛事。 北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初二日,元朝政府下令禁止表演。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1%E5%85%AD%E5%A4%A9%E9%AD%94%E8%88%9E/610100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5%85%AD%E5%A4%A9%E9%AD%94%E8%88%9E
https://www.sohu.com/a/805484218_121165645 https://kknews.cc/history/9gb6lk8.html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