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你的感覺
左腦的思考和邏輯用久了,該如何跳脫眼前壓力、找回你的感覺,讓工作與生活耳目一新?
曾有人問美國著名詩人威廉.史塔佛(William Stafford),「你什麼時候決定要做一個詩人?」他答道,「你問錯了。每一個人天生都是詩人,只是為什麼別人停止做詩人了?」研究認知心理學的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說了這麼一個故事。
來不及當大詩人沒關係,但如果少了詩人般細膩敏銳的感覺,可能意味著你正和商機擦身而過。
從「JUST DO IT」的耐吉運動鞋、「行動無界限」的福特ESCAPE休旅車到「人文氣息」的左岸咖啡,這些紅翻天的產品都在「賣感覺」。
「科技時代什麼都是冷冰冰的,人的感性和想像力被壓縮在一個角落,」路易威登時尚集團台灣區總經理石靈慧觀察。能夠給予夢想,為消費者織起一個個美好故事的品牌,才能突圍達陣。
但當過去接受的教育和環境,著重在刺激左腦語言、邏輯和思考,怎麼在日常生活將感覺找回來?
‧ 閱讀、閱讀、多閱讀
國學大師林語堂曾經形容當人拿起一本書,就彷彿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另一個時代。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實等於出門旅行。
把讀書當做每天給自己一點小小的幸福的意識型態廣告董事長鄭松茂說,「看書不是目的,只是為了讓『自我感覺』良好一點。」因為閱讀,讓他面對微利時代,心情更有餘裕,不再只是拚命衝。
華航董事長李雲寧幾乎書不離身,什麼都讀。辦公室、家中滿是書堆,習慣上亞馬遜找新書,每天工作有空檔,就是閱讀。永豐餘集團董事長何壽川,每天晚上看書三個小時,閱讀範圍不受限,讓他和人聊天永遠有話題,還有助眠之效。
至於該從何讀起?林語堂回答簡單卻雋永:「隨手拿過一本書,想讀時,便讀一下子。如欲真正得到享受,讀書必須出於完全自動。」
‧ 越界思考,全腦開發
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彼得杜拉克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中提出,現在我們朝往知識社會,人的內在精神卻是核心所在。「而且一定得像分析師那樣,需要概念分析的訓練。」
聯強國際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有套「同心圓」思考法,幫助他觸類旁通。如果你是個行銷人(圓心),職務上常會和研發、業務及顧客服務部門(半徑)往來。接觸時多問對方幾個問題,了解別人處理事情的關鍵。三到五年下來,專精的領域從點擴大到面,視野也會寬闊。
天才達文西能在各個領域悠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感受力,讓左右腦平衡發展。
《7 Brains》一書中便提及,達文西悲嘆一般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觸而無感、食不知味」。所以他的工作室總是充滿鮮花和香水的芬芳,要求自己穿上天鵝絨和真絲的衣服體驗觸感。他甚至隨身攜帶筆記本,每天記下靈光乍現的想法、印象和觀察。
‧ 放膽過生活
在台灣,每人平均一年工作時數達到二二八二小時,高居全球之冠,連休閒都像是和時間的賽跑。
有時候學會放鬆,可能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局。
聯電工程師陳昱彰,鎮日被電話和程式團團包圍之際,心底浮現期待已久的希臘藍與白的美麗風光。眼看離假期只剩兩星期,他兩天內訂好機票、確訂假期和職務代理人。「很多人考慮太多又怕麻煩,你就把它當做一次冒險,」對玩都很有「執行力」的陳昱彰分享。
回來之後,他將自己拍攝的一千多張照片貼在網路上和人分享,竟因此吸引出版社為他出書。接著,開發拼圖、桌曆等周邊商品、上廣播的邀約不斷。「一個臨時的決定,讓我的人生因此豐富,」陳昱彰現在下班後的生活非常精彩。
‧ 培養同理心
「即使看一幅畫,都可以將心比心,」曾志朗舉例。你可以練習問幾個問題:畫家當時的情緒如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筆觸?如果換作自己,又會怎麼做?
同理心也來自再三的傾聽和觀察。日本三菱汽車資深設計師岩田正史,看到路邊一株新發的綠芽、一個扭曲的鐵器,都會蹲下來仔細欣賞。「學習他們的菁華,想像放在車子上會是什麼模樣,」他說出自己苦練多年的「撇步」。
成功不只靠邏輯與速度,找回你的感覺,培養創造力,未來才有希望。
Oak-- 私人書房庫 天下雜誌285期 2003/10/15 文/吳昭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