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主播胡婉玲笑話集
2007/02/22 23:54:40瀏覽6031|回應0|推薦10

照片資料來源:http://www.annehu.idv.tw/

國內某大電視台記者胡姬(胡婉玲)

長得非常「妖嬌」模樣,很受採訪對象的喜愛。

近一年來採訪線上的糗事不斷,被新聞界當成飯後茶餘的笑談。

據說官員只要聽到胡姬來訪,不自覺地認為,絕無冷場,可能又有新的烏龍笑話。

實例一》

胡姬播報新聞最有名的笑話;

有一回播報某條關於「飛機在空中盤旋一周後離去」的新聞時;胡姬以她美豔臉孔背後的腦袋自以為聰明地把新聞用詞私自「口語化」,改成「飛機在空中盤旋一個星期後離去」。

當場令新聞導播和在場的工作人員差點吐血。

實例二》

胡姬有一次參加農委會有關保育稀有動物的記者會。

各家媒體都沈醉於發問相關專業性問題時,胡姬突然舉手問當時的主委孫明賢說:「請問主委,櫻花鉤吻鮭和綠攜龜到底有什麼不同?一般民眾要如何分辨?

只見口中含笑的孫主委不徐不緩地回答說:「胡小姐,這兩種動物,一種是魚,一種是龜,完全不同。」

在場的媒體記者,早已笑得人仰馬翻。

實例三》

有胡姬參加的記者會場合,很容易製造歡樂氣氛。

不但像農委會這樣溫馨的單位,有了胡姬就絕無冷場

就連莊嚴保守的國防部這種部會,胡姬照樣帶給大家回味無窮的樂趣。

有一回,國防部召開有關經國號戰機記者會,遲到的胡姬一進入會場,坐定後立刻舉手發問說:「請問經國號跟IDF有何不同?」

結果主持記者會的一位國防部中將,表情嚴肅地答稱:「一個是中文,另一個是英文」,

在場國防部官員和記者們捧腹不已。

實例四》

胡姬的採訪笑料不但沒有國界及地域之分;

連海峽對岸的新聞也能成為她編織烏龍笑話的題材有一回在電視台播完新聞後,她斜著頭問一位同事說:「好奇怪,剛才播一條有關海基會秘書長邱進益,

到中山陵拜國父衣冠塚的新聞,邱進益為什麼要去拜大陸的國父? ?」

同事很訝異的回答說:「他去拜的國父就是孫中山啊!」

胡姬還是很迷惘,接著就問:「大陸的國父不是叫做『衣冠塚』嗎?」

一旁的同事每個嘴都笑歪,肚子好痛。

實例五》

又有一回播報陽明山花季新聞時,電視畫面正在播出民眾賞花鏡頭;忽聞胡姬的旁白:「陽明山花季要開始了,各位觀眾可以看到,現在整個陽明山真是百花爭。美麗極了。」

頓時全體工作人員,全部聽得一頭霧水,何時百花爭「妍」變成了百花爭「拼」?

而電視機前的觀眾也紛紛開始玩起查字典遊戲。

實例六》

還有一個關於胡姬新聞專業、常識與判斷的採訪笑話

某次採訪南部海軍基地時,胡姬發現國軍的直昇機竟然可以在海軍軍艦上自由升降,認為這是國軍足以傲視全球的驚人成就。

只見這位接受胡姬專訪的海軍指揮官,以相當鎮靜的口氣向胡姬說:「其實我還可以告訴你另一個值得做專題報導的題材,那就是我們的潛水艇可以潛到海裡。」

一旁陪同的海軍軍官個個早已笑翻。

●漏網消息

又有一天胡姬採訪「分屍案」,開口就問偵察的檢察官說:

「請問這件分屍案有沒有『他殺』的嫌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DER&aid=76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