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多數決否?
2016/01/11 01:06:57瀏覽243|回應0|推薦9

最近溫差大得出奇,朋友間開始流行起你來我往的病毒交換,頓時,身旁大半的人咳的咳、鼻涕流的流,這些人倒也不羞,本來一個圈兒裡若有人多乾咳個幾聲,肯定遭來幾個白眼,自然識相地往醫護箱裡掏出口罩來戴上,但最近感冒的人卻比無恙的人多得多,自然也少有病人戴著口罩,反倒是健康的人為了保護自己,紛紛緊抓著N95不放。


Defence Images(CC BY-NC-ND 2.0)

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主的民主社會是正確的嗎?我想,藉由上面的實例我們都該重新思考思考。從小學起,學校就教育我們少數服從多數、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意見的道理,因此我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團體生活中,本來就難讓每個聲音都被聽見,應該以最大附和的一方為主才對,否則一來一往的爭論不休永不會有意見達成共識的一天。

大學時我的哲學老師總告訴我: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吾人常將最後的字眼翻成力量,其實將其翻為權力更為貼切原意,因此在我眼中,這是極為暴力的一段話!」那時聽得茫然,幾年後豁然了解,尤其華人世界中父母總希望兒女課業前茅,事業有成,能為家庭光宗耀祖,總想鼓勵孩兒多多讀書,這樣才能坐著高位指使坐低位者,否則你就只能聽命他人了...

多數暴力」近年被大眾漸漸熟悉,我們由這個詞應該重新反思,多數人的意見雖然成為決策方向,但那不能成為壓著少數人的權力向上爬的藉口;擁有越多的知識固然值得令人敬重,但這不能成為斥喝別人閉嘴的武器。尤其是擁有湊熱鬧的民族性的我們臺灣,這特點更顯出臺灣人的單純,但如果單純的眾人沒有思考透徹便急就章往人潮多的地方去,這民族性很容易地會被利用在錯誤的方向上,到時,我們一向自認為"多元"的社會,其實,只是披著多元的皮,實行著異者排斥的勾當,說穿了這和解嚴前的一黨獨大暴力相去無幾。

因此,在你決定為了某人某事發聲前,確認吧!了解吧!別讓一味地附和成為你的習慣,願此文能夠稍稍提醒單純的台灣人,我有總是跟著大眾支持,爾後跟著大眾斥罵的弊端。然而, 神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我們有能力更有責任思考後再下決定!與你共勉
 2016.1.11


所謂<確認>,就像「眼睛」一樣,會看到「實體」而瞭解。

因此,確認的人會成為「神」而行動。所以確認吧!

鄭明析牧師 2014.7.6 主日話語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ningStar777&aid=4293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