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練功修行與神奇醫學24智慧是修行中開發的,學問是讀書得來的
2009/07/08 00:12:24瀏覽2401|回應1|推薦22

練功修行與神奇醫學24

智慧是修行中開發的,學問是讀書得來的

.

「智慧」這個名詞很多人都喜歡使用,

但真正的涵意卻很少人去追究,

以為多讀書就會有智慧,

其實多讀書來的是「學問」,

學問與智慧是兩回事啊!

「學問」每一件都可以拿出來看的,例如:吟詩作對、寫文章、數學上的計算方法、各種公式,都是經過讀書、學習所得來的,也就是你按著前人的經驗去做,就比較容易,但前人沒有說到的地方,你該怎樣做呢?又要做得好、不出錯,那就更不容易了。我親眼見到不少飽讀詩書的人,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拼命翻閱書本,甚至在病人面前查閱資料,如果書本都沒有提到的那就束手無策,病人死也無可怨懟了。

所以只有「智慧」可以解決書本上沒有提過的問題。那麼智慧可以拿出來看嗎?那是拿不出來的,因為智慧是一種無實無虛的東西,當你為了解決問題用上了智慧,再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寫下來,它便已經成為學問,而不是智慧了。所以金剛經上寫著,佛法即非佛法,又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何況非法、非非法。

上面說了這麼多,都是屬於理論性的,還是聽我說說故事比較有些趣味吧!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十年前。陳○霞小姐了膽結石,有兩公分大,西醫說要開刀,但陳小姐認為把膽囊切除了怕對腸胃功能有不良的影響,遂轉我處看中醫,我一連開了一個月的金錢草、化石草之類的草藥給她吃,然後對她說,這次要加強一些希望能把膽結石趕快排出來。陳小姐吃藥後不到兩小時,即覺得右肋下方有一點很痛,跟著痛點從右向左移動,移了八公分後,突然不覺痛了,連帶以前的脹、悶、痛感也消失了。她認為膽結石己經出來了,我叫她再去醫院檢查,她說不喜歡膽囊攝影所打的藥劑,她認為能不用開刀就治好,已經是神醫了。因此「神醫」這個名詞在她家傳揚開來。

有一天,她哥哥陳○華教授帶著五歲大的兒子前來求治,那時我正忙著為病人治療,看到他們來了,便問了一句:「是誰要看診?」教授指著小孩說:「是他。」我問:「是看什麼病?」教授說:「我也不知道。」我不解的問:「你也不知道!」接著陳教授解釋,有一天他的孩子突然間走路一拐一拐的,今天早上去台北某家大醫院檢查、照X光,醫師說沒有問題。陳教授怕他是小兒麻痺,但西醫又說不像,又找不出原因,所以也沒有開藥。我叫小朋友走幾步給我看,真是一拐一拐的站不穩,我說:「我知道了,這沒有什麼,等一下就沒事了,不用怕。」

其實這種病,三十年前我曾經遇過,當時不知道原因,我查閱書籍,有找到病因及藥方,使用結果令人沮喪,因為完全無效!二十年前,在香港又遇到有同樣症狀的病,當時我已經知道是什麼原因了,但是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多年後在台灣又來了一個同樣的病人,可是我已經不一樣了!經多年來的練功、修行,看完小孩走路的樣子,不但知道他是何時受傷,而且治療方法自然浮出現出來。這不是神通,是發自大腦深處的潛能,是智慧的展現。

  我叫教授把小孩帶到診病床上,按按他的腳後跟,小孩叫痛。教授問到底是什麼病?我說:「十天前,他從高的地方跳下來,撞傷了腳後跟,瘀血累積多了就會痛。」教授轉問兒子十天前有沒有從高處跳下,小孩說有。教授又問我該怎樣治療,我說是瘀血為患,把瘀血推散了就沒事,但會很痛,要忍住痛啊!

  我用特製的棒子為小孩推拿,小孩哭到哇哇叫,所幸他的患肢沒有亂動。我的功夫做完了,叫小孩下床走動走動,走路的姿勢已經比較正常,不拐了。我問小孩下次還要再來看病嗎,小孩說:「要啊!」就是這樣,除了推拿還配了些散瘀活血的藥物,小孩一共來了五次,走路一拐一拐的問題徹底痊癒,十多年也沒再痛過。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希望對醫學有興趣的人明白,要提高自己的醫學水平,除了讀書之外就是靜心,靜心是提高智慧的好方法。其實「靜心」就是修行了。

  修行的方法都潛藏在我這本書之中,請慢慢去挖掘吧!

引用文章練功修行與神奇醫學23到底有沒有前世今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dfreedom&aid=3113138
 引用者清單(1)  
2009/07/08 21:57 【山居的隱士】 練功修行與神奇醫學25靈魂出竅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靜?敬?
2009/07/10 10:09

理學家對這兩個字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思考著哪一個較能具體落實?

常識?知識?智識?

聰明?智慧?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