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鹿子百合之戀( 1 of 4 )
2013/08/30 00:09:50瀏覽464|回應1|推薦36

停車場到主稜線

 

早年在桃園市工作時 ( 小夜班, 16:45~ 00:45 ), 幾乎每天深夜都跑去石門水庫, 半夜下班之後就往水庫跑, 從 阿姆坪/三民百吉/角板山/霞雲坪 一直到遙遠對岸的 奎輝/高遶/新柑坪.可能凌晨 02:00 到達目的地, 然後在水庫邊待到早上六七點, 收拾東西之後可能 09:00 回到桃園市, 然後睡覺, 下午 16:30 又去上班. ( 也可能先睡覺, 白天到四處找尋不同地點. 然後又上班, 兩種不同的日間與夜間活動模式 )...釣魚的人, 真的都沒日沒夜, 簡直像是瘋子.

 

日復一日, 當年的足跡, 應該可以說是踏遍水庫四周每一個 “汽機車能到 或是 雙腳能夠走得到 的每個角落, 其中也包括桃園台北西側的海濱, 以及台北三峽到桃園復興鄉境內的無數條不同溪流.那是一段瘋狂的歲月 ( 孤家寡人嘛, 完全自由自在, 也完全沒有束縛的年代 )

 

因此, 桃園許多山區跟每條山區的大路或小徑都算是老朋友了, 唯獨漏掉了 慈湖 旁邊的山林, 因為那一帶是 軍事管制區, 山區四處以及許多路邊都有 憲兵崗哨, 一般人不能隨意進入某些區域, 反正, 看到有憲兵的每條路, 都不能進入就是了.

 

對於 慈湖 裡面的唯一記憶, 只有在小學還是國中時代, 某次全班學生被老師 拖去 慈湖 謁靈 .在那個統治者被宣傳與塑造成為 的年代, 唉還不能不去哩.

 

時代持續變遷, 生活與工作區域 ( 包括四處跑的目標 ) 也一直在變化戒嚴變成解嚴, 然後許多早年被管制的地方也終於陸續開放民眾進入或是從事休閒活動, 不過, 有些地方還是屬於陌生地區, 因為太多年都沒有再前往這些地方了.反正就是機緣吧, 某些日子, 又開始舊地重遊, 也偶爾再度走往石門水庫周邊許多山區與一些步道之類的.

 

某天 (八月份,暑假期間), 帶著小朋友出門走一走, 事前也沒有預設目標, 從新竹往桃園大溪, 然後進入山區途中, 看到一個小牌子 ( 指示前往 白石山 ), 於是臨時決定, 去那裡看看吧車子轉入一條彎曲的小路, 轉啊轉的之後, 到了最後一間民宅.停好車 ( 跟主人繳個停車費, 好像 100 還是多少, 忘了 ) 

然後開始走路, 走往那個叫做 白石山 的地方, 途中有個碑石, 寫著 太平濟安二橋 , 就是一些建造緣由以及捐獻者的名字金額之類, 跟廟裡的芳名錄一樣意思 

從橋上往下看,  一條尚未被水泥 嚴重摧殘 的野溪, 只是此溪流已經有很多橫方向的水泥攔沙壩, 早年的軍事管制, 至少是 延緩 了一些地方的自然環境被破壞的時間, 至於未來, 就不敢預料了 ( 就像是台北灣潭古道, 正在逐段變成水泥步道, 溪流沿岸也都已經變成水泥了, 桃園百吉附近本來生態原始的野溪, 也全都拼命變成水泥化, 幾個月內就成為一條 "了無生機" 的 排水溝 )

停車處到溪流過後的一段路, 都是水泥路繼續走遠一點, 路徑終於 離開水泥 了,用石頭鋪路的舊時路徑, 感覺就 自然 多了, 只希望下次再去之時, 別又變成水泥階梯了 

簡單自然的小徑, 比較有親近大自然的感覺 

天氣還不錯, 只是天空不算是很乾淨 ( 低海拔山區, 城市污染物還是會影響, 污染物質都積在低空區域內 ) 

繼續往上走 

稜線轉折處, 經過已經廢棄的早年憲兵崗哨 ( 稜線另一邊, 照片左半邊, 算是 慈湖 那一面 ) ....沒想到, 稜線上都還有許多崗哨, 早年在那裡 "站哨" 的兵, 應該蠻無聊吧...

稜線走一段路, 然後下坡, 都還是原始的泥土小徑 

下到最低處, 鐵門後面是 慈湖 那一邊 ( 禁止進入 ) 

慈湖上游的小溪, 水還算乾淨 ( 此山區無住戶 ) 

溪流邊的步道, 整理得蠻乾淨的 

又一個碑石, 寫著 白玉東興同賑, 前四字, 或許是兩個小村落名稱吧, 碑文已經有些模糊了 

沿溪一段路之後又開始上坡, 途中遇到兩個下山的人, 好像是這天唯一看到的兩個人吧, 因為當天是 週四 ( 換成週六日的話, 就不會去那裡跟人擠了, 那是蠻熱門的山區 )那個女的, 下山還要坐著休息, 呵, 體力可能待加強 

從低處上到稜線, 透空處可見石門水庫那一帶 

稜線上有些石頭有青苔(會濕滑), 有心人鑿了一些踏點, 為了安全的必要之惡吧 

有些沒有鑿洞的稜線, 走在上面要專心一些 ( 左邊是峭壁, 可能摔死人 ) 

從最低處的小溪爬上來, 也會有些累吧 

空氣不是很好, 桃園方向灰濛濛的 

南邊的龍潭方向也是左邊是石門水庫那裡 

從開始走路之後, 先下溪, 再爬上第一條稜, 又下溪, 再上第二稜 ( 白石山的主稜線 ).這裡算是從停車處走過來的第二條稜線了 ( 也是途中較高的一條稜線 ), 之後就只是下山 ( 慈湖水源小溪 ), 然後爬回第一稜, 再下坡回到車子. 因此, 走到此處, 應該已經算是走完 2/3 的路程 ( 以體力耗費而言, 上坡比較累一點 ), 剩下的路程都是平路與下坡居多, 已經走完一半路程, 差不多可以找地方休息了.

 

鹿子百合, 這個山區 "相當有名" 的植物....嗯, 都沒看到哩.

 

待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ffchiu&aid=8269602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8/30 11:08

一台車凸全台灣

下次若在山徑間見到您愛車的芳蹤

那就是您也在附近悠遊了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3-08-30 14:26 回覆:

在台灣上市兩年(2001/2002), 停產 11年來, 那款車型雖然 "所剩無幾" ( 猜想全台灣可能剩下 100 台左右 ), 不過, 當初會選擇那款車的車主, 大多數都屬於假日喜歡四處 "趴趴造" 的類型, 半數以上的車主都還蠻 "活躍" 的得意

根據個人所知, 全台灣的 "現任" 車主裡面, 年齡層大多分佈於 28~50 之間, 只有一位是 "阿伯" ( 可能現年 55~58 歲之間, 沒問過他年齡, 哈 ).... 算起來, 我也是屬於 "高齡" 階層的那一部份 --- 45~50 之間就是高齡那一群了不

在台灣的 "山區道路", 例如 陽金公路/往花東的路線/北部濱海公路/西濱/新竹五峰與尖石山區/ 幾條橫貫公路 ( 合歡山/福壽山/武陵農場 )....要看到同型車的機率應該不算小.... 因此, 以車認人, 可能蠻容易認錯.

如果看到某台同型車, 車內雜物不少, 車子又看起來似乎久久沒洗, 車牌有很多個 "相同阿拉伯數字" 的, 大概就是了開心(ㄏㄏ、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