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16 23:10:22瀏覽857|回應2|推薦44 | |
剛結束一長串的玉山容顏, 也結束了蘇花公路與北回歸線的今昔景觀, 結果嘛, 不是沒啥東西好寫, 反而排隊的事物越積越長串. 就當做是 中場休息吧, 先拿幾隻螢火蟲暫時充個場子, 然後再看看, 接續下來要寫什麼當主題. 紋胸黑翅螢, 自從自己由台北回鄉之後, 看螢火蟲也先後看了十幾年 ( 還帶過無數梯次的各地人們去夜觀螢光閃閃 ), 不過, 2012年之前都只是很單純的看它們在黑夜中飛舞的身影 ( 保育觀念嘛, 不會開燈去看個仔細, 也不使用閃光燈拍它們 ), 即使偶爾小朋友用手掌 “攔住” 一隻在手心, 也只是看它們在暗中發光而已, 幾秒鐘之後又隨它們自由飛行而去. 因此, 多年來對那些小東西的 “實際長相” 根本就毫無概念 ( 除了看過網路的生態圖片之外 ), 也是直到 2013, 決定拍幾隻 “近照”, 才終於知道, 五月份 “大出” 的季節, 某幾處都是以較大隻的黑翅螢 居多, 而今年才 “湊巧發現” 在自己幼年的生活環境附近, 居然有一整群 “清一色” 的 紋胸黑翅螢, 而且它們還是台灣體型最小的螢火蟲哩. 因為此區域的 “小小蟲” 每天活動時間非常短, 天黑前後大約只有 15~20分鐘而已, 前面環境太亮後面又太黑, 真正適合拍攝的時間只剩下十來分鐘左右 ( 後面光線更黑暗時, 拍出來全是雜訊, 因為它們體型小, 後期的綠色光點更顯得微弱, 要把圖寬放到 1200 或是更大, 才能勉強看出一些綠色小光點, 因此只能貼到中段的黃綠色 光點, 屬於後段 綠光 的照片, 根本不能貼, 除非裁切很大, 而且雜訊也超高 ), 或許, 有機會再說明屬於最後段發光的那一部分吧. 因為拍攝時間極短, 一個天黑前後, 一台相機大概只能前後拍個六張左右 (再扣掉失敗的就更慘), 因此都是帶了兩台相機, 兩機同時拍, 增加一倍機率 ( 兩部相機, 一晚最多也是 15張 而已啦 ), 也因為是兩台相機 ( 相同設定 ), 兩者的照片互相比較之後, 才能很確定的說, 這種螢火蟲 ( 至少在拍攝地點的群體, 不敢說台灣其他山區也是如此 ), 前後 20分鐘期間, 會先後發出四種顏色的螢光, 從 暗橘紅色 ---- 淺橘紅色 ---- 黃綠色 --- 淺綠色 ( 幾乎算是綠色 ). 把兩台相機當成一與二, 這是一號相機拍的…湊了兩個夜晚( 0507 跟 0508 ), 勉強湊出幾張照片 天色剛要開始變暗的時候, 它們發出橘紅色的光 再一張橘色光的 等到晚一點, 它們的光點變成 黃色 只能拍縱深, 遠處的小光點幾乎看不出來 另外一張 黃綠色 的 另外一台相機 ( 二號 )…. 之後又變成 鮮黃色 然後是 黃色 帶些許 黃綠色
再一張
兩部相機拍出來的結果都是如此 ( 相同設定模式, 而且相機比人眼要厲害多了, 視力 2.0 也沒相機強 ), 因此可以非常確定的說, 這種迷你小蟲會先後發出 暗紅/橘紅/橘黃或鮮黃/黃綠…到最後停止飛行與不再發光之前的 淺綠色….不過最後的偏綠且非常微弱的顏色就沒貼了, 或許未來某天, 整理一下再另外補上吧. 這算是一個 “新發現” ( 以前都拍 黑翅螢, 顏色變化沒有這麼多樣, 只是 黃綠色 或是 淺綠色 而已 ), 2013 年才發現的地點, 也突然發現它們會發出許多種光….至於到底要算成幾種顏色, 就每個人自己去認為吧, 3,4,5,6,7…不同明暗跟深淺, 隨便啦, 簡單說是三種就好. 2013首度發現它們, 而且每天也只有 “很短” 的能夠拍攝時間 ( 還要天黑前後剛好能夠抽得出空 ), 加上現場的地勢環境, 無法拍攝 “橫幅”, 只能勉強拍攝不同距離的 “縱深” ( 遠處的一堆小點幾乎完全看不出來 ), 真的很難拍出像樣一點的東西. 或許, 2014 年還會再度去挑戰它們, 克服體型小, 光點也相對微弱, 活動時間超短, 還有地形環境不佳等諸多問題, 而能夠拍出幾張 “更好一點” 的照片….不過, 2013 到最後兩趟拍攝為止, 算是舉白旗投降了, 一般的 黑翅螢 就沒這麼難搞. 紋胸黑翅螢….嗯….有夠小隻的傢伙, 難拍歸難拍, 如果到下次 ( 明年或後年或是更多年後 ) 的季節到來, 腦袋還記得的話, 再繼續 “補考” 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