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玉山的容顏( 之二 )
2013/03/27 01:27:30瀏覽849|回應1|推薦24

雪山與雪山尾稜看玉山

 

從兒子上大學前的暑假, 到大二寒假的一年半之間, 先後帶他上過 雪山, 走到 大霸 以及 二秀, 共三趟高山行程 ( 幾次合歡山的行前高度適應不算爬山 ), 其中大霸與二秀都寫過紀錄了 (山林旅人的標題裡面), 大霸的天氣狀況還不錯, 至少看到整條聖稜線以及清楚的大霸外貌, 二秀則除首日之外, 大部份毫無視野, 不過卻有難得的冰雪景觀 ( 甚至於比遠方的風景更難得 ).

 

雪山 之行嘛, 首日上 雪山東峰 時視野極好, 北一段北二段北三段與玉山, 一個都沒漏掉, 次日上 雪山主峰, 更是 360度全方位, 雪山西稜 與 西南稜, 北一段 一路延伸到 玉山, 所有聖稜線的山頭包括大霸尖山, 更可以看到遠在天邊的新竹與竹東地區, 還看到橫山自家屋後面的山頂, 360度全方位的群山點名, 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超級日子.

 

第三天下山到 雪東 停留, 跟首日一樣可以一路看到 玉山, 還看到宜蘭外海的 龜山島那三天, 是無敵視野而且還連續三天, 也是個人在山上幾乎沒遇過的狀況….前一篇說 南湖大山 距離太遠 ( 武陵四秀也同樣遠, 都是 110公里或是以上 ), 因此, 就從第二遠的 雪山東峰 開始看玉山吧, 直線距離 106.67公里.

 

兒子站在 3201m 的雪山東峰 

x

玉山 非常遠, 幸好沒被其他高山擋住 

稍微拍近一點點, 反正就是很遠, 那可是在直線距離一百多公里之外哩, 能夠看到就非常難得了 

兒子站在 3886m 的雪山之頂, 距離 玉山 104.95公里….仍舊還是非常遠 

x

所以, 看起來同樣是非常小 

只是, 台灣第二高看往第一高, 當然不可能會有其他 高山有本事去擋住視線就是了. ( 秀姑巒山 標高 3825m, 是 中央山脈 的最高峰, 五嶽之一, 高度次於 玉山 與 雪山, 高於 南湖大山 與 北大武山, 這五座稱為 五嶽 )

 

右邊近處是 大劍山 佳陽山 區域, 右邊遠處則是 白姑大山 的區域, 就不標示了 

雪山山脈的遠處看過之後, 稍微拉近距離到雪山的尾稜, 高度不到 2000m 的中級山區.

 

某天, 帶人到屬於雪山支稜的 鳶嘴山/稍萊山 ( 台中東勢山區 ) 看楓葉 

某個接近稜線的透空處休息順便看看風景, 乖乖, 居然看到 玉山  

稍微拉近一點 

一般爬山不會帶長焦鏡頭, 最長焦距頂多只有到 55mm 而已, 拍楓葉有時為了拍遠處幾片葉子的特寫 ( 而且行程與負重不像高山那麼辛苦 ), 多數會順便帶著比較長焦的鏡頭, 因此可以把 玉山 稍微拉得更近一點.

 

不過也不需要刻意去拉得更近 ( 實際上可以只拍玉山群峰的那一小塊區域特寫 ), 畢竟沒有太多的意義, 有其他山頭搭配感覺比較完整.

 

反正, 等到後面文章中, 前往 更接近玉山 的地方, 只要用短焦鏡頭, 連石頭的紋理都能夠看得出來.

 

待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ffchiu&aid=7434023

 回應文章

Sunny Tsai(催眠諮商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跟隨你的腳步
2013/03/29 06:57

我也得以一窺玉山的原貌。

我的父親年輕時是個登山好手,

但是很可惜我從來沒有這個遺傳因子,

所以,還沒登過什麼高山,只上過陽明山和八卦山。

ㄟˊ咦


Sunny Tsai,Certified Consulting Hypnotist執照催眠諮商師
Sage Hypno:3000 Hwy7, Suite 202,Markham, Ontario, Canada
Tel:(905)910-9859 website:www.sagehypno.com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3-03-29 07:23 回覆:

礙於等級 ( 6 級, 只剩下 8.5% 能夠使用的空間容量, 約 17MB ), 以 "圖文並茂" 方式貼的文章, 必須逐漸 收斂 一點, 或者貼得慢一點, 少一點...

畢竟, 如果是一篇 20張 110KB 的照片加上文字, 總容量可能就有 2.5~3MB (有些文章還貼了  30張圖片哩 ), 可能再貼個五六篇就 "爆炸" 了, 不得以, 只好以拖待變, 否則就只能逐步刪除一些照片 --- 許多文章內可能就會出現小籠包 ( X 符號, 圖片不顯示 )

玉山的容顏系列, 預計總共尚有 "十篇" 還沒寫 (不同地點所見的山容)... 以現存空間根本不夠, 要放慢腳步才行.

台灣的山林有許多不同樣貌, 即使只是低海拔的郊山, 只要細心去觀察與體會, 還是能夠得到許多不同的樂趣或是漂亮的風景, 有時間的時候多往戶外走一走, 至少會有 "與都市不同" 的生活體驗開心(ㄏㄏ、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