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霧憶往(之二)
2012/08/26 14:47:44瀏覽321|回應0|推薦6

緣起 

遠在199X 年, 還在使用底片相機的年代, 就曾經住宿於該山區某同名農場 (其中一次是跟某位台北同學與其家人), 在山區過夜以及到處走走看看…不過事隔多年, 也忘記那些年代到底曾經去了幾次, 或是拍過多少張照片了, 就從數位相機的年代當做開始吧.

 

 

 

2002年的初冬, 算是一趟臨時起意的兜風行程….

 

晨間的山區道路, 車輛極少, 一整路遇不到幾台車

 

 

從平地開始逐漸上升, 看到山區高處有些雲霧 (也就是稍後會進入霧區,在霧裡面行進), 反正也沒影響啦, 許多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雲霧, 都不算陌生

 

 

 

在早年 (後來淹沒於幾十公尺深的土石之下,已經永不復見) 的檢查哨辦理入山之後, 開始進入更偏遠, 高度更高的山區.

 

在霧裡面走了一小段路程之後, 又再度見到上方的陽光, 已經爬升到雲霧的上方了, 在背陽的陰暗處拍照, 又沒有用閃光燈補光, 結果拍出來的是黑色的人身剪影

 

 

繼續前進, 到達道路的過溪之處, 又停留拍幾張照…這又是另外一個未來不會再重覆的景象, 因為從幾百公尺之前一直到溪流的整段道路, 後來已經崩塌然後回歸自然了.

 

看著幾年前拍過的照片, 突然發現, 短短的幾年之間, 在工作上沒日沒夜的操勞與生活中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之下…似乎只在那麼一瞬之間, 自己就老了三四十歲, 而不只是老了九歲多…地形環境的快速變化讓人驚訝, 人類自己本身的變化卻更是恐怖.

 

 

穿越溪谷繼續上升, 回望剛才經過的雲霧區域, 塵世, 在遠方的雲層底下

 

 

山區多數都是早年森林砍伐之後, 人造的柳杉純林, 原始林木幾乎都已經消失.

 

柳杉的根部其實非常之淺, 或許這也是後來的颱風強降雨之後, 造成山區大面積崩塌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 另外一個原因當然是太多的雨量 )…不過, 那也是將近當時的一年八個月之後才再聯想到的狀況了

 

 

沿途經過許多柳杉林, 其實, 一整片筆直的人造林, 看起來也蠻壯觀的.

 

到了 26k 的遊客中心, 然後還有 2k 的下坡路段, 尚未到 28k 之前, 初冬的青楓紅葉尚未落盡

 

右後方的草坡,早年曾經是大火的痕跡…因此也沒看到幾棵樹

 

 

到了 28k 的山莊, 當時的山莊有提供住宿 (現今只提供餐飲,住宿只能在區域外圍,去住民間經營的旅館或是民宿之類).

 

山莊前的青楓, 葉片已經快掉光了

 

 

在山莊前看著遠方的山巒, 相隔多年來首度踏入此地, 甚至於不知道那裡的高山就是聖稜線 (或許是更早的先前曾經來此, 只是當時山區有霧, 看不到遠方).

 

結果, 本張照片沒有拍完整而被切掉半顆的最右邊山頭, 居然就是台灣第二高的雪山 --- 照片右側完整山頭是北稜角, 雪山被切掉右半部.

 

初次看到的景觀, 許多的無知也很正常啦, 畢竟才在當地首次看到這些山頭, 因此也不知道要把雪山拍進畫面之中…拍成了…有極大缺陷的聖稜線.

 

 

 

看起來比較近的山頭, 拍照當時也還不知道那就是榛山

 

 

山莊前方, 葉子已經掉落的大樹, 當時還以為那是檫樹哩…

 

之後的幾年間也都沒有特別去注意這棵樹, 而且也一直都沒有在鋒面較多的春天造訪過, 直到拍這張照片的”八年多”之後, 才猛然驚覺, 那是本土的霧社櫻…

 

已經早上 10:21, 偌大的停車空間, 除了自己的車, 只有另外一台小巴士, 那部車,可能是載運住在八公里之外,某農場旅館住宿的團體遊客吧.

 

近年來, 一大早八九點之前,山區早就滿滿都是車輛了, 因為附近山區可能有總數超過三百甚至於五百個房間, 能夠提供住宿的旅宿業者, 遊客數量也非常之多…上午十點半仍舊還空蕩蕩的景象, 那真的叫做歷史了

 

 

停車與拍照之後, 看了附近的一些景觀介紹, 決定前往需要花費較長時間的榛山步道, 繞一圈大約三個半小時, 不算太遠

 

走在林道途中, 四周都是綠樹, 還有藍色的天空

 

 

偶爾還有幾片紅色的 紅榨槭 葉子點綴

 走完一小段林道, 轉入上山的小徑, 途中偶爾點綴著鮮黃色葉片的 尖葉楓 ( 尖葉槭 )

 

或是紅色葉片的 紅榨槭…初冬, 算是中海拔山區葉子變色的季節

 

 

上抵高處稜線, 對面的聖稜線早已經隱沒於雲霧之中 (剛剛十點多的時候本來還很清楚的), 左方的大霸群峰也是若隱若現而已, 山區的薄霧加上遠方的雲飄個不停, 等了好一陣子, 這是唯一比較清楚一點的樣貌

 

不過, 首度上抵這個山上的稜線, 而且算是初次到訪, 就能夠看到大霸群峰, 也已經算是運氣不錯了.

 

 

至少, 上下山沿途倒是拍了不少的人像照片, 拍近處的人, 比較不受遠方的雲霧影響

 

離開稜線, 一路回到另一端的底下 (山區小徑算是繞一圈,不是原路來回)…山壁下有許多低等的苔蘚類植物

 

 

回望上面的山頭, 陡峭的山壁上還有許多小棵的鐵杉與紅檜…可能是因為伐木時太小棵, 不具有砍伐價值吧 --- 上方的整片山區, 只剩下無以計數, 好幾公尺直徑, 被砍伐之後的巨大 “樹頭” 遺跡.

 

在早年, 整座榛山 (或者說是 --- 遍及全台灣各地的中低海拔山區) 應該滿滿都是紅檜跟扁柏巨木吧…步道沿途一大堆巨大的 “樹頭遺跡”可以去回想日據或是國府初期, 五十年或是百年之前壯觀的景象, 很可惜, 那些全部也只是歷史了…兩三千年歲月的巨木被砍, 就得再經過兩三千年才會有同樣的景觀.

 

 

環山步道的終點, 有條小溪流與小瀑布, 以及山壁下方的小水潭

 

相隔數年之後的首度踏入這個山區, 只瀏覽了一條榛山步道, 之後就早早下山了, 純粹只是隨意的去山區兜個風…算是起了個緣.

 

沒想到, 之後的不到兩個月時間內, 又先後去了五趟…然後到一年多之後的山區封閉之前, 又再跑了十幾趟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ffchiu&aid=6768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