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心.教養情】 攻擊背後的求救訊號
2011/10/28 13:59:55瀏覽373|回應0|推薦2
     
  好友小利擔任諮商工作多年,她告訴我最近遇到的一件事。

上個月,小利參加一個研究所辦的活動,在活動中遇到了認識的學妹,閒聊各自的近況之後,學妹蹙著眉、提高聲調的說:「小利姐,為什麼我在妳身上看到的都是失敗?證照沒考過、學位未完成、工作沒下落,妳這個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聽到這番話,小利嚇了一跳,只是在閒聊,學妹卻突然用憤怒的語氣來質問她。小利原本想為自己的行為辯護,但轉個念,改從諮商專業的角度來想:學妹的憤怒可能是她本身心境的投射;她可能遇到了挫折。

於是,小利放下原本想說的話,轉而用柔和的語氣問學妹:「妳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讓妳這麼生氣?」

學妹看到小利沒有責怪她,反而柔聲的探詢她的狀況,不禁流下眼淚,在後續的談話中,證實了她把自己挫折的感受投射到小利身上。

聽完小利講的事,我想起在書上看過的一句話:「任何攻擊,背後都是一種求救。」

我還記得以前認識的一位老師,脾氣暴躁,彷彿是個身上長滿刺的刺蝟,讓人不敢碰,常常一些小事就足以讓他跳腳;學生們怕他,同事們也都離他遠遠的,免得慘遭池魚之殃。當時,我適巧和他一起進行研究,漸漸了解他的為人,才知道他身上的刺,其實是一種自我防衛的武器,防衛內在脆弱的自我形象。

別人無心的話,如果踩到他的痛處,他會毫不留情地用言語回擊。然而,我想在內心深處,
他想表達的是:「我受傷了,請不要踩到我的痛處。」這種言語攻擊的表現,是內心受到威脅或是傷害所發出的求救訊號。

有時候,我們對旁人說了些自認為無心的話,卻讓對方暴跳如雷,用言語反擊,這時,我們不必隨之起舞,反倒可以退一步同理對方:「這可能是他的弱點或是痛處,他的攻擊是種求救的訊號。」

這個觀點可以用在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當然也可以用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特別是處在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有時候,父母親自認為是關心的話,卻惹得孩子怒火攻心,強烈反擊。父母親可能難以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思考:「他的攻擊是種求救的訊號!」進而像小利那樣,用同理心去解讀對方,應該會增加彼此的了解與感情,減少親子間不必要的摩擦。

下次遇到別人的言語攻擊時,別忘了探探背後可能有的求救訊號!

(本專欄隔周五見報)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MDADFOREVER&aid=5786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