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跳跳族,前途茫茫
2007/12/24 09:31:14瀏覽844|回應0|推薦11

  職場上出現一種新族群─跳跳族,現年廿四歲的凱娣,從科技大學畢業後,短短一年換了三份工作;根據人力銀行業者最新調查,二成三應屆畢業生至今未找到工作,淪為失業族;有正職工作者也有四成八離職求去。

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認為,台灣正面臨一個嚴重狀況,整個社會愈來愈窮,年輕人不僅找不到工作的比例高,即使找到工作,大學畢業生也只有二萬多元,五年前還可以活,但以現在物價萬物齊漲,勢必活得愈來愈辛苦,對自己的前途和未來愈來愈沒信心。

凱娣的第一份工作為行政助理,但自覺不適任,二個月後便離職。接著轉行網路行銷,但是工作量大工時又長,加上公司營收不隱定,決定再換跑道。第三份工作任職電信客服人員,固定上下班及合理待遇,讓她全心投入工作,之後又因覺得沒有發展性而跳槽。

換過三份工作後,凱娣說,她開始認真找新工作,至今已寄出超過七十份履歷表,獲得十次面試機會,卻沒有一次成功,讓她相當沮喪。每一次的面試中,資歷不足加上就職時間過短,讓她吃虧不少,如今已失業超過四個月。

一一一一人力銀行針對畢業五個月的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二成三到現在仍未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薪資也偏低,從學歷分析,國中含以下平均一萬七千九百元、高職二萬元、專科學歷平均二萬二千元、大學學歷平均二萬三千元、碩士學歷三萬四千元。

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林萬億指出,青年失業率從二○○一年升到十%以上,並無下滑趨勢,主要原因是中輟學生、未升學亦未就業、低技術和低教育青少年不容易找到工作,即使是大學生,台灣因大學快速膨脹,有一百六十三所大學及學院,一年畢業生卅二萬人,以致高學歷、低素質,或學非所用的現象普遍。

根據主計處調查,初次尋職者的失業周數為廿三.二周,林萬億憂心地說,青年因沒有工作經驗,不容易找到第一份工作,一旦短時間內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很容易因挫敗淪為長期失業者,陷入貧窮、濫用藥物、犯罪、自殺等惡性循環中。

面對貧富差距擴大,高承恕也說,現代年輕人面臨的是生存問題,從大學中今年申請助學貸款者增加三分之一,每年申請延畢的學生多達上千人,就可以看出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徬徨,更嚴重的是,企業找不到人、學生找不到工作,雙方的工作價值差距拉大,政府應該正視資源適當配置的問題,畢竟「教育永遠是最好的投資」,「如果沒有給下一代更多、更好的機會,我們如何談永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ChiaChin&aid=147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