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環保團體和學界最近將連署發起「生活掃毒行動聯盟」,結合專業檢驗機構,讓隱藏生活中的「環境荷爾蒙」危害一一現形,目的在要求政府加速管制時程,減少全民的環境荷爾蒙暴露風險。
民間環保人士的憂心其來有自。先不談重金屬,台灣是塑膠王國,從夜市裝熱食的塑膠袋,到多數人每天使用的電腦外殼,無一不是塑膠製品。其中不少含有可能致癌、傷及幼兒腦神經發育,及導致過動、中性化與罕見疾病等風險的塑化劑,你我天天不知不覺中都在和環境荷爾蒙為伍。
台灣地狹人稠,環境負荷重,痛苦指數高。多位學者發表本土調查報告,一再指出國人環境荷爾蒙暴露超量,孕婦和大學生的血液和尿液中,塑化劑都有嚴重超標現象。主管機關明知有健康風險,實際行動卻慢半拍。
例如,鼓勵民眾「做環保」的隨身杯(壺),至今尚未建立耐熱強制標示制度。國外醫療院所已提供孕婦、幼兒、長期洗腎等病患「非PVC(零環境荷爾蒙)」的替代性醫療用品,咱們衛生署官員卻認為「還沒有這個需要」。甚至,連去年公告的嬰兒奶瓶「雙酚A」塑化劑濃度,也是媒體呼籲、業者自律標示之後,在立法院的壓力下,才訂出溶出安全限值。
去年行政院開始推動環境荷爾蒙管制計畫,指定環保署為「召集機關」,帶領各部會減少民眾曝露環境荷爾蒙的機會。一年多來環保署似乎把自己做小了,不但上游毒化物公告等環境荷爾蒙管制作為相當有限,對各部會也幾乎未發揮督促作用,讓下游的消費產品及早免於環境荷爾蒙的滲透。外界看到的環保署不像召集機關,倒像是該計畫被動的會議記錄者。
對比民間的焦急,政府表現得慢條斯理,讓人不禁要問:打造無毒家園,難道仍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