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9 19:36:03瀏覽881|回應0|推薦2 | |
冬季天冷溫差大,中風病人至少多一成,但亞東醫院神經內科統計,有將近八成中風患者發病時不自知或沒警覺;神經內科醫師表示,55歲以上民眾利用「佛明罕10年中風風險評估量表」,可評估未來10年中風機率,提早篩檢出高危險群。 一名77歲老先生和友人在公園丟飛盤,慣用的左手突然不靈活,且聊天時突然說話大舌頭,被友人硬拖著就醫;檢查後發現,患者其實已經腦中風,幸好在黃金3小時內就醫,經施打血栓溶解劑後,三天後幸運康復出院。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病房主任李少白表示,近八成中風患者發病時無「病識感」,即使中風卻「好像沒怎樣」。臨床上曾有患者是在進行其他像檢查時,透過電腦斷層發現過去曾有腦中風痕跡,但患者卻一無所知。 李少白解釋,透過檢查可發現,患者過往曾有血管阻塞、中風,但因為腦血管阻塞引起腦部受傷的位置,並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沒感覺,但這類患者應該長期服用抗血小板凝血劑預防二次中風。 李少白說,55至80歲的民眾,可透過「佛明罕10年中風風險評估量表」,評估未來10年中風的機率。這個量表是根據患者高血壓、心臟病、肥胖、抽菸、糖尿病、左心室肥大、心房顫動等病況,再加上年齡找出高危險群。 醫師表示,中風仍有輕微徵兆可留意,例如突然肢體沒力、單眼視野暗下來、口齒不清、嘴歪眼斜、流口水,噁心、嘔吐、步履不穩、昏眩等,最怕的是出現這些症狀時,若休息一陣子就好,會讓患者失去警覺性,若能把握黃金3小時內就醫,可將中風的後遺症降到最低。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