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9 14:27:09瀏覽618|回應0|推薦3 | |
有個笑話,一名被土人擄走的探險家苦不堪言地受著龍眼塞屁股的刑罰而哇哇大叫,但在他見到土人正取來一顆顆荔枝準備對付另一名同伴時,竟然忘掉痛苦地笑了出來。這雖僅是笑話一則,但它似乎透露出人的感受可以因外在環境不同的比較而會有所改變。在實際生活中這類的例子好像俯拾皆是,我們說攤位上的西瓜很甜,我問它有多甜?你說比蘋果還甜,但是在吃了一口蜜糖後呢?鮮紅的西瓜汁好像也變得只是淡薄無味的白水而已。原來人的生活中許多感受一直是受著相對判斷的影響,也就是說,人的感受跳脫開來並不都是那麼絕對,它常具有各不相同面向的解釋彈性。 我一位執業中的女性醫師朋友,言談常會脫口抱怨她還沒分家的妯娌如何出國旅遊、揮霍買名牌包。她嫁的是個大家業的婆家,加上自己的高額收入,生活應是豐厚富裕,但這類的計較卻常困擾著她,心裏藏著的「被剝奪感」讓她很不舒服,在外人看來她是應該要過快樂滿足的生活的。 人的感受順著外在的觀感接收及個人的經驗性格而產生出來,而且當事者身在其中往往很難察覺抽離,即使淺顯的事情,由於切入立場角度相對的不同,都常會產生互異而難以理解的看法。 由於眼界侷促有限,人以管窺天的模式很容易受到外界所見影響,對複雜難懂或眼不見無憑的外在觀感接收自然更難達到真正的完整周全。古時地球是平的的觀念在單純的祖宗們看來不過是人人皆知的一般小常識,物理科學緩步推展,現代具基本天文知識的你,在暗靜的夜裏慵懶地躺坐在沙發上對著四周沈寂發呆時,一切是那麼的平靜而安祥,但你怎會去想到隨著地球的自轉,自己正以每小時數百公里的速度在空間中飛快地運行?然而所謂數百公里速度也並非是最終的真正答案,整個太陽系、銀河系,或者整個宇宙不也都在飛快的移動?你在靜止沙發上的真正速度究竟又是什麼? 以相對性原理來推論,一架超高速火箭射出的光線應該是光速加上火箭的飛速,但事實上那光線卻還是維持光速前進,對火箭裏、外的人看來都是一樣。為平衡光線在火箭上多走了的距離,因此快速度的火箭裏時間會加長,換句話說在火箭上人們的時間、動作和思維都變慢了,但重要的是這是對火箭外的人而言,火箭裏沒有人會意識到,只有身在其外的人,有了相對的比較才會發現這一點。相對的,火箭裏的人由窗戶看,正在快速運動的反倒變成是留在外頭的你,在他們眼裏你的時間和動作也因此一樣都變慢了,這真是一種有趣又令人詫異的現象! 愛因斯坦從對宇宙光速的觀察中,推翻了牛頓運動定律,他歸納出的相對論概念告訴了我們,宇宙中是不存在絶對運動的,一切都是相對,因為你無法說出自己是處於靜止狀態還是在進行運動。生活上到底是火車在動或是地上的鐵軌在往後走很難說,這其中只有主流、非主流的看法,而並沒有絶對的正確標準。哲學思想上,橘逾淮而為枳,令人尋味的見解是:沒有絕對的事實(理論、道理),只有相對的事實(理論、道理),主流的事實承認,並不代表永恆,是非乃相對,無是便無非,有是便有非,今是而明非,今非而明是。 渺小如我們判斷受著相對的主宰,而那相對的印象卻又是如此的變動不真確。這不得不讓我們聯想到,競爭激烈的社會,做爸媽的總喜歡拿自己小孩和人作相對的比較,「人家功課這麼好,你呢?」「這篇文章寫得多好,你寫得出來嗎?」「人家能考進台大,台大的門在哪裡你知不知道?」父母常對小孩講的這些針刺的話,拿別人的好來和自己的不好作比較,說來實在有點不對等而不值得。愛因斯坦和哲學思想家告訴我們,一切的存在都是起因於那無定無常的比較,你境遇成就、你小孩的好或壞、你感覺的爽或不爽都因有了比較才產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比較充斥,你眼見別人開的車較好、別人賺的錢較多、別人長的比你英俊漂亮…,心裏因作比較而受苦。人愛比較本是無奈的事實,因為人類的眼界有限,自然很難避免會用相對的眼光看事情,問題是那每個相對比較基準的背後又都有更多的比較,比了又比苦惱真是沒有止息,什麼才叫好,實際並沒有正確的絶對標準,比上不足比下又有餘,我們是不是有時要提醒自己歇一口氣,低下頭來看看欣賞一下絶對的自己。自己處在絕對和相對混雜交互之中,其取捨端看的是選擇的角度;或者是說我們看到、聽到、心裏感覺到的要如何看待是存乎一心,要學會在絕對和相對間自我調適取捨,自己才是永遠的主人翁。 自然世界十分奧妙,在往前奔馳車廂中掉了的筆,它還是落在你腳邊,並沒跟車窗外的樹木一樣,遠抛到你身後;車廂中懸空的蚊子也相同,它要叮咬你只要就地騰空並不需另外再費力一面追著車子往前飛,自然的定律那獨立的絶對小空間原來一直都存在著,不曾一時消失過。日本童話裏蒲島太郎龍宮一天、世間一年,我們假設在凡世間以同步的電視轉播蒲島太郎的龍宮生活,我們所看到的可能會是近乎停格的慢動作,但若要問起蒲島太郎的感受,他可要回答你,他一直是過著一切如常的快樂龍宮生活,我們和蒲島太郎在低著頭各過自己的絶對生活時,則一切都正常;但若我們要兩個不同世界相對比較,則一切都將顯得不對。這好像告訴我們,人畢竟還是得安份在眼界所及的圈籠裏生活。 所謂感受就是以自己為主人翁的那種實實在在的「我覺得」,就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雖已發展完整確立,但我們仍得使用牛頓的運動定律來生活。我們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紛亂的比較世界裏,我們還是得時時提醒自己,別捨棄掉了以自己為出發點的絶對價值。外面雖有一層一層包覆的相對世界,互相比較或可讓我們免於以管窺天,但我們偶也要關起門來以絶對看世界,絶對的小小世界有時才是我們生活的原始場景,人有必要時而回歸到不折不扣的絶對裏,肯定自己、愛惜自己,不要忽略迷惑。 亞洲小國不丹(Bhutan)地處喜馬拉亞山下,土地不肥沃,礦產不豐富,國民所得不高卻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這種快樂不是來自於外在相對的慾望比較,卻是來自於信仰與觀念的知足。有人藉由宗教、有人藉由藝術來提昇跳脫眼界相對比較所帶來的苦惱,如何去學會適時適地的調整自己看事情的角度,這才是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渺小無力的人類也只能這樣子來生活,你要說月亮繞著我們轉或說我們繞著月亮轉,都可以、也都沒有錯,一切應是:「別和自己過不去,讓自己歡喜就好!」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