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06 15:50:26瀏覽104|回應0|推薦0 | |
筆者回憶起維也納國際機場很平易近人,一拿手提大行李出關,就直接出門有大馬路。當時好像是稍涼的天氣。然後認出A車或B車。筆者是坐B車。 維也納自哈布斯堡皇室House of Habsburg支配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之後,到了法蘭茲二世Franz II與法皇拿破侖Napoléon Bonaparte結盟,於此前1804年改為奧地利帝國Kaisertum Österreich,而1806年取消神聖羅馬帝國,及至法蘭斯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一直是維也納的首都。但丁Dante Alighieri的神曲Divina Commedia和小約翰史特勞斯Jr. Johann Strauss的藍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一直懷抱著奧地利人民。蘇佩Franz von Suppé的輕歌劇輕騎兵Leichte Kavallerie還迴蕩在市民的耳邊。筆者小時候是圓舞曲的愛好者,百聞不如一見,所以很小心翼翼地朝聖。 維也納沒有英國那樣,到處都是觀光景點,從來沒有說有所謂最令人滿意的英國旅程。也不像法國那般,單憑驕豔姿秀的幾個地標使人怦然心動。維也納單憑她的歷史光輝,在1683年勇敢地抵禦外敵的入侵(就是近現代地緣政治的開端),還有她獨特的氣質,從哈布斯堡皇室及貴族社會默許形成的中產階級社會,有別於其他各國在19世紀時工業革命造成的社會動盪不安,大多維持和樂融融的社會結構,這就是維也納飄香的氣質。維也納之血就是果汁,環繞維也納的是大片的果園,匯集各式蔬果至16世紀就形成的中央市場Naschmarkt,古老而多民族的純樸在這裡被保留下來,已達450年以上。 筆者在經濟學人雜誌曾經發表在討論區上,「20161221 How Vienna produced ideas that shaped the West」中有筆者的一文,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在1683年最終一次擊退鄂圖曼土耳其Ottomans Empire取得逆轉勝之後,從抓到的士兵取出咖啡豆,並學會如何泡咖啡,至此,維也納開基督教社會風氣之先,一度有咖啡之都美稱,不少文人雅士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重心就擺在咖啡的變化搭配及蛋糕甜點。即使奧地利不再像從前那般的軍容壯碩--依稀可見當時王公貴族的馬車石頭路,以及聽些中產階級的耳語呢暔--她的傳統到了今天仍然是不少遊客們必去的景點,也可知維也納是個孕育現代人文思想的地方。 徒步區主要人潮出入口就是國立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及金色大廳Haus des Wiener Musikvereins。可惜當時金色大廳在整修,否則可以有一小時的行程。對於筆者來說,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是每年算日子不可或缺的節慶。 P.S. 10/1發高燒強制作PCR檢測,檢出新冠肺炎陽性。又要應付家人說筆者活該。寫一寫如果有遺漏或說待會會再補上。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