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俠客行詩
2007/04/12 02:00:57瀏覽782|回應0|推薦3

誦李白之俠客行二十次,於末次一步一履,一字一句一讀,
煞住尾聲。當知何以金庸筆下同名小說,於卷末石破天試
掌完畢,洞中石壁盡須灰化。

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 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 持觴勸侯嬴
三盃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 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 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 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 白首太玄經

俠客之行,言信行果,而誠於諾,修絜羽毛,善守其身,一步一履,蓄其氣,養其銳,
納天龍之訣,揮手蒼松,八部精魂,收入虛空,而懷藏絕世利鋒,隱褪聲名,
凐沒於尺寸之中,以待時之用也

所以燕趙慷慨之士,以越絕山水之劍術,行使吳戈江濤之狂,銀盧飛電,驚掠流星
千里一擊後,倏忽隱去,人莫知其跡。而於信陵閒飲,膝前橫劍,旁若無人,觀者
不知,莫不以為怪。

讀詩至此,思及朱亥故事,隱居屠戶之間。而不以禮為魏公子,然於一笑,一袖之間,
行非常之事,答知己之義。或者馮諼客孟嘗,初以無能,加之貪得無厭,為人所惡,
但薛地市義,三窟之計,擘劃宏闊,謀略深遠,能出其右者無多。處大事者,常不拘小節,而身懷大用,多不顯小能。所以世人不察,僅知其怪。然紫青之光,金匣難藏,
時機一至,及鋒一試,寒芒畢露。

所以 將炙啖朱亥 持觴勸侯嬴,生死一劍,五嶽為輕。持節守志,不暴其氣,須彌芥子,
泰山輕鴻。所以淮陰侯可受跨下之辱,蓋九州不過指掌之間,踰越今古,榮辱之觀
自不同於常。而荊軻可含笑秦庭,樊於期為一諾可授首。當時之至,率以平常之心,
行非常之事,可以酒酣耳熱之際,舉重若輕,行若無事。

然一旦飛椎博浪,斬衣三擊,專諸魚腸,圖窮匕現,則天下莫不震驚。縱使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但俠骨春秋,千載余情。以太白之精貫長日之虹,
其氣浩然充沛於天地,所以要問誰能書,或許太玄經可?

俠之大者,元氣淋離,昭昭日月,蕩蕩滄冥。
想墨子兼程十日夜至郢,勝公輸般鬥陣於楚闕,
而對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此中俠道,垂輝繼往。筆墨不足以書之,書之亦正足以褻瀆。

固說士為知己而死,然豈真為知己,特為俠道一死生而已。
所以一體變更有盡,金石之英不昧,破越時空,秦月漢關,神靈千古,磅薄天地,沛然相符。

俠客行詩以驚虹電閃乍現,繼以逍遙姿態收斂鋒芒,看似淡薄,
卻是鷹隼騰躍,盤旋徘徊,示之安逸,蓄足元氣,飽滿精神,
以待長空一擊,驚天裂地,崩石穿雲,然後鴻飛而去
唐文宗朝並列李白詩歌,張旭草書為三絕之二
若以張草書俠客行,墨飽酣暢,揮落灑脫,走筆顛狂,至白首太玄之際,經必昇騰破空而去蓋神物雖成,但必難以存世。所以石破天功成之際,洞中石壁盡須灰化。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ch&aid=88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