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都蘭山下的回憶》 遙望都蘭山像躺睡的身影,起伏的胸線與身軀、與貓頭山鋰魚山相對望,回到台東卑南就像回到母親的懷抱那麼安祥。 三合院前有整排椰子樹,秋天時枯葉掉滿地,這時正是我們開心玩托樹梗的季節。二三個小孩坐在樹枝上,樹梗彼端是猜拳猜輸的人托曳,大人都在農田裡忙收耕,孩子們就在田裡找樂趣,母親從田裡捉回一隻野兔,我開心的把它放在收割的大菜藍裡,隔天早上睡醒後他逃跑了。這令人懊惱又不捨,不過他終究屬於田野的,我的童年有滿滿溫馨的回憶。 母親台東有二個家,一個是後嬤/外公南王陳家,一個是曾祖母跟大舅的卑南陳家,母親有一個很疼他的哥,就在馬蘭榮家的圍牆外,那時溝渠很清澈,舅還會帶我去網魚。有一次深夜我因為好奇又頑皮把曾祖母用來製裹小腳的橡膠墊貼入鼻道裡,舅急奔載我去市區医院,路程巔跛打了一個大噴涕,橡膠墊就彈飛出來了,大舅是萬能的,除保護娘外,在我心中也像座大山聳入雲間。 我擁有最幸福的童年來自我的娘家,因為有父母的疼愛,雖然只專科畢業的程度,只能以淺顯的文字的來陳述一些涵意! 大前年我還未搬到現在的住家,外差去商會簽証時,路過光榮碼頭會順道去看看我的小姑婆,當時她老人家除了眼睛差一點,其它身體狀況都還好。才二條馬路之隔,最近我又路過檳榔攤,我問老板,姑婆人還好嗎,老板說他去年走了,因為剛搬家一切事物還繁瑣,所以一隔三年,有些遺憾、悵然。我問老板該如何稱呼,他說也應叫他舅舅,於是我們便聊到一些有關姑婆他們陳家 (也就是我外公家)的陳年舊事⋯。 小姑婆是我的外公的最小妹妹,有次在台南中州的外婆鄉下婚慶相聚時,她老人家一把摸到我軟軟的手當時吓得跳起來,以為是無足類爬入棉被中,娘才說是我女兒的手啦! 很細很軟小心別壓著了,當時我睡在娘跟姑婆的中間,小姑婆為人很豪邁也會嚼檳榔,雖然外公與外婆離婚了,但時有跟外婆互動。 後來在碼頭開了檳榔冷飲攤,他很疼我娘,因為娘自小是跟著大舅還有曾祖母生活,外公的個性是五湖四海,因為開了打鐵店做生意人邁不差,所以當時認識了後嬤,就與外婆離婚,外婆只帶著最小的小舅離開,後來嫁給中洲邱家。外婆改嫁後,我娘最親近的人只剩大舅跟曾祖母。(P.S.外婆是那種不會打扮、不施胭脂又樸素的女人。) 我不敢小蝦米對抗大白鯨,只想澄清一些書中莫須有之事。陌生而又不熟的長輩也是姓陳,他的劇情太精彩。"阿母的甘苦人生" 是陳雙景先生著作,也曾獲得教育部的金慈奬,在日據時代民國初年,不可抹滅的是有其時代背景與歷史意義,書中描述了"楊秋蘭" 一生的艱辛與苦難、不對命運低頭的毅力與對家庭的付出及對兒女的慈愛,楊秋蘭後嬤的一生還登上了八點檔的連續劇。我也不禁隨著劇情走入劇中,對楊秋蘭後嬤十分敬佩,但回到現實中其實對整個不實的劇情心生不平 ! 陳家鐵匠是我的外公" 陳阿海",打鐵的生活原本就是辛苦,必需夏天在熱烘烘的火炉旁邊不停敲打,風鼓機不停的以人力推動煤碳炉才能燒到火紅,將鐵器燒到赤焰、澆熄再重覆放入煤碳炉中來回幾次,重覆敲打,漫長的時間體力與耐力才能成就一件利器,每到夏天汗水更是汗水淋漓。外公打鐵技術遠近馳名,但外公有了一技之長又有點本事多少都有大男人主義。大舅也承襲這項技術在卑南開了打鐵店。與南王外公家的打鐵店相距不遠。但大舅他們都沒遺傳到外公風流倜儻,瀟灑脫群,及偶爾不告而別突然失蹤的個性,他們都愛家、顧家。 卑南雖然距離南王很近,娘偶爾路過南王時總是很卑微的依在門外不赶踏進店內一步,這時很會持家,且把生活打理得不錯的後嬤就會問 : " 妳來想做什麼? " 當時我還小,不知那裡來的一股恐懼與警覺心,是 "春天後母心"吧~,每次都想早點逃離南王那個完全不屬於我的地方,還記得那句話深烙在我心裡後嬤所說的話 ”查某囝仔人,扭頭養也活” 我就像小草隨便養大了、成熟、也看透了不少人情冷暖,僅以棉薄之力,微微發聲 ! 事物往往是一體二面,只是發生的舞台場景與大小不同而已。 1. 楊秋蘭的前半生因為在日據時代,她的原生家庭是否重男輕女,早年的一波三折,無從查證! 且不論其原生家庭是否其母偏差,她曾經歷過一次碾米廠婚姻,因夫婿征戰南洋戰亡,後來認識我外公陳阿海,與我外公交往,小三變正宮,外公寫了離縁書,外婆忍痛帶著小舅離開。下筆勝利刃,書中完全扭曲事實,書中的外婆不僅討客兄,外公給了一筆旅費,外婆帶細軟跟客兄私奔!這世界原本就充斥著謊言,只為了讓故事更添色彩,外婆默默背負著罪名,陳家的兄弟妯娌也因為婆婆不公正而楊秋蘭默默承受被欺壓的無奈。在陳家長輩中時有耳語。有時提及這位名同姓大作家長輩,無一認同! 2. 後嬤與外公生了二個兒子一個女兒,最小的是名作家陳雙景先生,自小患有小兒麻痺,書中描述曾祖母想賣掉小兒麻痺孫換求現金之事也真荒唐!曾祖母很長壽,在我小時候曾教導我要學做好人,要孝順父母,娘是沒有母親的女兒,並把她老人家交待我的話用紙筆寫好,妥善保管存放好,長大後絕對不能遺忘…,他是一位多善良慈祥的長者!! 這些我們都做到了, 我也很嬌傲我們在2006年得到全國孝行獎楷模!(里長私自推薦,讓我家獲此殊榮,因為弟妹們的孝行及對當年微恙的雙親無微不至的照顧)。 3.讀書人幫媽媽寫書,讓"陳阿海"很難辭其咎,寫書人原本就與外婆的後代就互不相往來,因娘跟大舅未曾受教育,自小由曾祖母帶大,後嬤教子有方,三子女都受高等教育,外公對後嬤的那個家是如何? 我們不清楚,戀愛與現實原本就相距甚多。外公後來賭氣離家,外公年老時也走頭無路,回來找大舅,當時已開店的大舅也讓外公有個安身之處。他們書雖讀不多,也懂得義理,畢竟外公是生父,肩負起外公年老的安定。他們分佈在警界,医院,銀行,自營民宿業。安份認真踏實的過自己的日子。 外公病塌的時外婆的兒孫照料來回輪流跑醫院,後嬤的兒女未曾來過問及探視,更別提晚年的照料與托負了。往事如轉眼雲煙.......當年祖孫三人相依啃地瓜籤過日子的貧瘠,劇中像神一樣偉大的後嬤的冷淡、對前人子百般的刁難,母親因為挨餓爬上芭樂樹採芭樂止飢,被後嬤用長竹竿硬生生推摔下樹、衣服被扯破、二個兄妹有一餐沒一餐吃曾祖母幫人栽種的鳯梨,後來母親患了胃出血,祖孫相依,凡事只靠能自己更生自立,在那個深遠的年代,家就是依靠。 娘在世時教我們做人要善良、敦厚,才能仰天立地。(但太善良往往被人當柿子捏,尤其是愚善) 。也許人無法選擇出生的家庭環境,也不能輕易向命運低頭。娘的命運是如此乖戾多舛,她離開我們十年了,我把他交待的話記住了,我把她的佛珠跟海青保存在櫃子裡。想她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到這些遺物仿彿她就在我們身旁,未曾走遠...。我們會認真過屬於自己的日子。陳家們也都放下! 放下過去也放下不平,讓往事如煙,隨風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