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維持得太乾淨也容易生病,或許我們該這麼做
2021/08/17 10:49:00瀏覽191487|回應0|推薦0

在很多家長看來,寶寶生病是因為感染了病菌。

因此,他們談及細菌變色,希望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做到絕對的“衛生無菌”,但能做到嗎?事實上,細菌不一定是嬰兒的敵人。相反,適當接觸一些細菌對寶寶的成長是有益的。

細菌,有些有積極作用

我們的機體本身就有細菌,正常人體表面和與外界交流的腔體中存在著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微生物。當我們處於健康狀態時,這些微生物對人體無害,被稱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不僅與人體保持平衡狀態,而且相互制約,保持相對平衡。同時,它們還發揮營養、拮抗、免疫等生理功能。益生菌 過敏

● 拮抗作用

正常菌群(通常是一些厭氧菌)在生物體的特定部位生長後,對其他菌群產生生物拮抗作用。它們通過與粘膜上皮細胞緊密結合而佔據一席之地。由於它們的數量通常很大,因此它們在營養競爭中往往具有優勢。此外,它們還利用自身的新陳代謝來改變環境的酸鹼度或釋放抗生素來抑制外來細菌的生長。

●營養

正常菌群的存在影響生物體的新陳代謝和轉化,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維生素的合成,膽汁、膽固醇和激素的代謝等,都參與正常菌群的代謝過程。益生菌 過敏

●免疫力

正常菌群的抗原刺激可以使宿主免疫,從而減少菌群本身的危害。現有實驗表明,某些菌群誘導的自身免疫過程具有抗癌作用。

擺脫不了的“細菌”生活

不僅我們身體裡有細菌,生活環境中也到處都是“細菌”。在接觸、說話、呼吸、進食、排泄等過程中,細菌等微生物不斷進入人體體內游走。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思考。擁有無菌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

腸道裡的那些細菌

未出生嬰兒的腸道是無菌的,但在出生後幾個小時內,細菌會通過空氣、乳頭和護理器具從口鼻肛門侵入腸道。在腸道的不同部位,由於pH值和營養狀況的不同,菌群的種類和分佈也有很大差異。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胃幾乎是無菌的,十二指腸和小腸上部細菌較少,結腸和直腸細菌最多。嬰兒的腸道菌群也很容易受到食物成分的影響。例如,純母乳喂養的嬰兒以雙歧桿菌為主;人工餵養和混合餵養的嬰兒腸道中的大腸桿菌、嗜酸菌、雙歧桿菌和腸球菌絕對占優勢。比例幾乎相等。

腸道內的菌群大致可分為三類:

●有益菌:腸道菌群大部分為共生型,主要是厭氧菌,如雙歧桿菌、真細菌、消化球菌等,數量恆定,具有合成維生素、蛋白質、生物拮抗等生理功能,從而可以維持宿主健康的作用。

●有害菌:人體內有少量致病菌處於生理平衡狀態,不會對宿主造成傷害,影響健康。但如果數量超過正常水平,就會引起疾病。

●中性細菌:介於上述兩類之間,如大腸桿菌、鏈球菌等,可產生毒素,兼俱生理和致病作用。

父母應該怎麼做?

如果寶寶處於健康狀態,那麼腸道內的這三種細菌就可以和平共處,各司其職。但是,當某些因素,如過度餵養、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時,會破壞機體與正常菌群的平衡,導致菌群中各種細菌的數量和比例發生變化(細菌失衡)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就會出現臨床症狀,造成雙重感染和疾病。因此,如果寶寶的消化功能不正常,就需要服用益生菌,讓破腸道內菌群之間的平衡。益生菌 過敏

此外,腸道正常菌群對侵入腸道的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如果寶寶的消化功能紊亂,餵養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當,腸道細菌就會大量繁殖,進入小腸甚至胃。生病的。

腸胃炎通常分為兩種類型:病毒性和細菌性。細菌性腸炎的病原體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容易引起霍亂和痢疾。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寶寶的日常飲食要清洗乾淨,出現腹瀉時要及時治療。查明病因後,應對症治療。同時,寶寶要清淡飲食,以免加重病情。益生菌 過敏

給爸爸媽媽的忠告:

在生活中,細菌,包括那些令人討厭的病原體,可謂無處不在。與其努力去創造一個幾乎不可能的“無菌環境”,還不如冷靜應對,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共存規律。許多嬰兒感冒並經常生病,因為他們太挑剔了。比如每次都要洗手幾次,接觸到的東西都用酒精棉球反复消毒,然後再遞給他…卻不知道寶寶這麼虛弱,原因出在於是“太乾淨”了!不接觸細菌,在抗病力所在的地方,可以適當的與環境接觸一下,通過平衡菌群來保護寶寶,也能增強自身抵抗力。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192028208&aid=166568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