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5 00:19:40瀏覽740|回應3|推薦50 | |
天色已暗下來,看來不得不放棄尋找。拖著沉甸甸的腳步,正準備回家度過一個失眠的夜晚。 警衛告訴我:「小鳥找到了,你先生已帶牠回家。」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裡既期待又怕不是真的,三步併作兩步衝回家中,看到〝離家五百哩〞的小音,除了感謝菩薩保佑,還是感恩貴人相助,小音福大命大,全家平安喜樂! 事情是這樣的,下午約5時左右,我想試著帶牠到陽台做園藝工作,平常牠站在我的肩膀上,很乖巧安靜,不太會亂飛。萬萬沒想到,紗門沒有穩穩固定在軌道上,只靠幾個盆栽撐住,偶爾仍會往前傾。就這樣,紗門突然往前傾的動作,讓小音驚嚇指數破百,一隻驚弓之鳥直覺地揮舞翅膀往前飛出去。留下另一個驚嚇指數破200的我,在後面扯開喉嚨大叫:「小音!小音!……」 我看著牠繞著社區飛了兩圈就不見蹤影,偏偏社區內的鴿子很多,此時又是下班時間,來來往往的人也漸漸多起來,怎麼辦?我家在11樓,先到頂樓居高臨下看個清楚,一面仍不停地叫牠的名字。全社區的人應該都聽得到,有個〝瘋婆子〞在鬼叫~~
另一方面,打電話請外子趕快回家幫忙找,火速趕回來的外子與警衛到每一棟樓的頂樓尋找,順便往下看看別人家的陽台。我知道小音不是很愛飛行,應該飛不遠,只要沒有被嚇到就不會再飛出去,有可能在地上走,又不知該往哪個方向飛回家!
在某一棟樓的電梯間,遇到一對剛下班的夫婦,我們打個招呼也說明到頂樓的用意,而他們住在12樓。當每一棟樓的樓頂都看過後,只剩下失望與難過,而天色也漸漸暗了,心想著牠會不會被貓、狗咬,今晚牠會如何度過…等等。然後我和外子差點抱頭痛哭。
接著我們又往下找,走出社區門口,此時路燈已亮,天已全黑,我倆分頭找找看。不久,看來是沒希望了,還是回家吧!也許牠會遇到善心人士收留…… 原來,剛剛在電梯遇到的夫妻,回家後發現陽台有一隻鳥。於是打電話給警衛,警衛再通知外子到他家認領,牠正站在男主人的肩上。
整個過程如上演一場不可思議的劇情,結局卻是笑中帶淚、有驚無險、虛驚一場的夢魘。因為整個社區有幾百戶,我們只有遇到這對夫妻和一位小姐,竟然那麼巧,受幸運之神眷顧的小鳥就落在他家,終與我們團聚,似乎暗助我們永不分離。
〈↑ day1: 好小隻,都沒有毛,總共有4隻。〉 〈↓ day1: 在等鳥爸爸媽媽餵食。〉 於今年5月初,兒子意外地在租屋居家門口樹叢中,發現一個非常隱蔽的鳥巢。
當然,小鳥已經破殼而出。由於聽到奇怪的聲音,才循線找到這些小不隆冬的4隻小可愛。 所以他看到的時候,無法判斷小鳥已孵出來第幾天。
這裡,他所記錄的天數是以他看到的那天算起,共7天。
〈括弧內是兒子的留言 〉 〈↓day2 : 比起第1天稍微大了一點點。〉 〈↑day2 : 很有活力喔!〉〈↓day2 : 吃完要睡了!〉 〈↓day3 : 又長大了!〉 〈↑day3 : 而且睜開眼了!〉〈↓day3 : 毛也稍微多了!〉 小鳥以驚人速度成長,每天早上上班前記錄,中午又溜出來觀察,晚上天黑看不到無法照相。
〈↓day4 : 又更大了,比起第1天鳥巢更擠了!〉〈↓↓day4 : 睡得很香甜!〉 〈↓day5 : 一夜長大!!太驚人了!〉 〈↓day6 : 其實我也知道以他們的成長速度,我應該就快要看不到他們了....這天,只剩一隻了,其他的都飛走了!〉 〈↓day6 : 加油!!就快輪到你飛了!〉 〈↓day7 : 鳥去巢空....有點失落,但我會記得這幸運的7天,讓我這麼近距離看他們成長!〉 他在網路查詢的結果,應該是白頭翁,兒子說我可以放到部落格上,於是我也得做功課。
原來白頭翁是台灣很常見的留鳥,自小至今只認識麻雀和鴿子,想不到身邊常聽到鳥聲,可能就是稱為「城市三俠」之一的白頭翁。 我從YouTube上學習聽白頭翁的叫聲,那天為了拍社區附近的阿伯勒,自從養鳥後對鳥鳴聲敏感度增加,我聽到樹上許多鳥叫聲,聲音清脆明亮,可我只聽到聲音,脖子因仰頭過久而發酸,還是看不到鳥,2、3層樓高的樹靠著直覺拍到一張照片,回家後經放大處理,雖然較模糊,不過肯定是白頭翁沒有錯。
這才發現原來周遭環境真的有很多白頭翁,我又上了寶貴的一課。(我們社區還有很多鴿子,有機會另文再談) 白頭翁(英名:Chinese Bulbul),別名稱為白頭殼仔,屬雀形目,鵯科,是普通的留鳥。 體長約18~19公分,雌、雄羽色相同,全身大致為黃綠色,頭上至後頸黑色,頭頂白色,眼後有一圓形白色斑塊。眼先至耳羽、頰黑褐色、上胸淡灰褐色,背至尾上覆羽、小覆羽灰色,略帶黃綠色,胸腹灰白色。翼、尾羽橄黃綠色。
白頭翁以果樹的漿果和種子為主食,並時常飛入果園偷吃果實。 白頭翁進入繁殖期後會聚集在樹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們的注意。 通常築巢於離地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中,以芒草穗等築構成碗形巢,在都市中屢見築巢於公寓的陽台花木盆栽之中繁殖期為3月至7月,雌、雄鳥共同育雛,通常一季繁殖二次,每窩產3~4個卵。 幼鳥需要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孵化才能破殼而出,再經過大約兩個星期的餵食,就可以出巢。
在台灣西部平原至低海拔山區,是最常見的鳥種之一,多半棲息在市區公園、庭院、以及鄉間的樹林、農田、開墾地等環境中,多為人類經常活動之地帶。 白頭翁的族群數量很多,經常成小群活動,習性非常活潑好動。鳴叫聲清脆嘹亮類似「巧克力、巧克力」,在三、四月繁殖期音色多變化。非繁殖期則以群棲性為主,上百隻的成群亦可見到。
在台灣,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及宜蘭平原地帶,南部則以楓港附近為界線,花東地方未見白頭翁,另一種十分相似的特有種烏頭翁則花東地區分布,形成生態上頗為特殊的地理區隔現象。與烏頭翁之分布重疊區域有雜交現象。 (主要參考資料台灣大百科全書)
|
|
( 心情隨筆|寵物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