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
http://udn.com/NEWS/OPINION/X1/3832477.shtml
台灣大學生,只有就業職訓?
【聯合報/李天鐸/劍橋大學社會系訪問教授(英國劍橋)】 2007.05.05 04:22 am
前些日子,「第三條路」思潮的倡導者安東尼紀登斯回到劍橋大學做專題演講,當天擠滿了上百位學生與學者。
之前幾天,只見一位博士班身軀嬌小的女生穿梭於學院內外,不知在忙什麼,到了會場才知道她就是這場演講的統籌兼主持。演講之前,她先花了七分鐘將紀登斯過往論述體系做精髓式的引言,並傳發附書目表的引言稿,隨後便是一小時的演講,與一場近似法庭裡檢辯激辯的提問答詢。這是全場最精彩的部分,左派觀點來,右翼立論去,唇槍舌劍,驚奇的思維火花不斷引爆。
讓人吃驚的是,整場議事躍動的幾乎全是學生,其發言普遍有著高度的反思性與邏輯性,而兼任主持人的小女生也嚴謹有威的主控著發言秩序與時間,幾位教授反而變成旁聽客。會後我問一位教授:在劍橋都是這樣嗎?至少引介主持應該由師長出面,由學生做統籌會不會對紀登斯這位貴客不敬?我得到回答是:都是這樣,大學追求的是獨立自主,不講究客套。
大學是一個「未來社會人」群聚的社群,是人類新知識創造與高智慧積累的場域。在這個演講場合,我們看到是未來社會人的雛型與素質,也可以預期這些人的素質會為未來社會的演進注入何種動能。
台灣近十多年來,高等教育體系急速膨脹,不但稀釋掉有限的國家資源,也引發惡質性與庸俗化的競爭(這從招生期間各校街頭叫賣式的招攬秀不難印證),將原本積累社會高動能的目標,扭曲到與既成就業市場接軌的短線。細看目前高等院校教學,表面上宣稱理論與實務兼顧,實際上強調的是應用性技能,而忽視深度性的演繹思辯,甚至有許多院校明著講「技術訓練為主要、抽象思考沒必要」,教學以達成畢業即時就業為考量。就連教育主管機關也高喊「最後一哩計畫」,要院校後階段教學與企業人力需求做先期接軌。
再看一系列「大學教學卓越計畫」、「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等,名稱響亮,實際上做的是算計期刊論文篇數、教師授課鐘點時數、研究計畫承攬件數額數、產學合作案數額數、學生競賽得獎量數,一切都納入資本式的「量化式績效管理」。試問,就算這一切數據台灣都世界第一,這能表示我們社會整體動能素質就傲視全球嗎?
創立哈佛大學的約翰哈佛曾說:「一個國家國民的整體平均素質不會超越過該國高等教育的平均素質,高等教育應具備積極前瞻躍進的個性」。高等教育不應該是資本生產體系的「員職工培訓部」,更不是就業訓練班,它應該具備高於現實社會價值的視野與信念,才能帶動社會國家的躍進。
處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時代,我們得靠兩千多萬具備高智能的腦力,高等教育就是「高腦袋教育」。台灣一百七十多所高等院校的使命應該是:不斷的追求嶄新知識與智慧,既要提呈學生寬廣的專業知識,更要培育深度的思辯演繹智能,做為終身持續精進的引擎。台灣社會未來賴以進步的,國民賴以開創事業的關鍵就在於此,不是速食式的就業技能。
【2007/05/05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