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02 14:25:45瀏覽318|回應0|推薦2 | |
FROM: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228/17/azik.html 留美鍍金 留歐鍍銀 留日鍍銅 更新日期:2007/03/01 00:13 記者:陳鵬仁 在今日台灣,想在大學找一個教職,博士學位是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果你沒有博士學位,想在大學教書,一定會遭到這樣的回答:「免談」。 我四十九年前到日本留學,七年之後轉到美國讀書和研究。那個時候要出國留學很不容易,除費用外還有兵役問題。一般來說,美國的博士學位,比日本容易給。其情況與今日台灣大同小異,在大學教書多要有博士學位。 今日台灣的大學,教師的等級大多分成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講師。這是學美國的制度。著名的美國大學、助理教授三年之內沒有升為副教授,要自己走路,否則將遭到解聘。而其升等的條件是,每年至少要發表三篇以上的學術論文。 從前,在日本,大學的教師不一定要有博士學位,他們重視的是著作和學術論文。日本的大學在基本上是徒弟制度。大學畢業成績特別好的,老師會留其當助教,從助教升講師、助教授、教授,這樣慢慢爬上來。在這過程中,他(她)們要專心從事研究和寫作。 我在日本留學的時代,私立大學比國立大學少給博士學位。他們似乎有這樣的想法和作法,即互別苗頭,看誰給得最少,給得愈少愈好,愈有權威,愈有稀少價值,所以那個時候要由日本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的確非常困難。 我有一個好朋友,國內國立大學畢業,考取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赴日留學。在日本一所國立大學念碩士和博士,前後念了十二年,沒有拿到博士回國,出任母校的講師。他的同班同學留校擔任助教,此時已經升到教授了。這位朋友留日十二年,回來碩士只能當講師,他的同學沒有出國留學反而已經升到教授。此種情況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日本的大學作法非常古板。你提出博士論文,不會馬上替你審查,而要按照進博士班的年度順序來審查和通過,得到博士學位,但在這期間,他已經損失過多了。 後來,由台灣出去留學者慢慢增加。但因留學國家的國際地位,影響其評價。當時流行這樣一句話:留學美國是鍍金,留學歐洲是鍍銀; 留學日本是鍍銅。而且日本的博士學位又比歐美國家難拿,因此留學日本的確是得不償失。 大概由於受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影響。日本政府於幾年前,決定放寬對外國人授學博士學位的政策規定。因為國內大學錄用教師的政策,使日本教育當局比較容易給了博士學位。也由於這種原因,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博士論文的素質似不如以前(就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而言)。 現在我要說的是,國內大學,等級愈低的老師教學的時數愈多,譬如講師每週最低授課時間為十一小時,助理教授十小時;副教授九小時;教授八小時。但日本的大學相反。講師教的時間最少,以下類推。這主要是給職位較低的教師更多時間去從事研究。 另外一個問題是,日本的國立大學教授退休,轉任私立大學教授時,其待遇亦即年薪不得超過其年金,如果超過,將被取消年金。國內的制度,使有些人等於領取雙薪,這在道理上是有問題的。 目前,我們國內有一百六十三所大學,大學教師要博士學位,教師博士人數愈多,教育部的評鑑就愈高,因此博士的「粗製濫造」愈來愈嚴重。 而現今大學生的讀書方法,又與我們那個時代大不相同。今日大學生大多用電腦,靠網路寫論文,因此對於一個問題的答案有大同小異甚至相同內容的趨勢。 結果是很難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解釋。這是人文、社會學問的危機,不知大家的看法如何? ●東森論壇徵稿區→http://www.ettoday.com/write/●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本文作者陳鵬仁為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所長本欄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