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9/07/27 14:21:35瀏覽2707|回應22|推薦25 | |
高本衲自己教自己量子力學很久了,一直有個不解之謎:存在的真相是什麼?這不只是高本衲一個人多年來的不解之謎,更是量子力學本身的百年大惑。
我知道我講「屁股沒在摸時不一定在那裡」多時,UDN 沒有人不把我「凍做肖誒」,只是大家客氣不好意思講...沒關係。But you know what?苦不夠大愁不夠深,let me slowly with you talk talk(讓我慢慢與你道來)。
高本衲並非物理專才,只是興趣,但在接觸種種宇宙事實真相後越來越「拍案驚奇」,不能自已。目前了解的是:物理學家們 precisely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有沒有終其一生嘴巴拉鍊拉起來,從不與人言的?絕對有!因爲真相講出來人像神經病。
Ok 好讓我們從「月亮沒在看時不一定在那裡」講起(老婆、屁股一樣),用現今公認已知、最直接簡捷的方式平鋪直述 —— 每句話都屬實 mind you,不開玩笑不打誑語。
月亮(老婆、屁股)是物質,物質是分子、原子。根據標準模型,分子、原子皆非基本而屬 compound(複合)粒子。複合粒子由基本粒子組成,分子、原子的基本組成粒子是上、下夸克和電子,此外無他。因此宇宙萬物無非上下夸克加電子,此乃定論。
上下夸克加電子係屬微觀,微觀狀態下的宇宙物質行爲由量子力學決定。在量子力學描述下,上下夸克加電子乃至任何其他粒子無所謂實體存在,事實證明所有一切物質粒子無非是波。粒子(即波)的正確描述是波函數(wave function),即該粒子量子態(quantum state)的數學表達。對此量子系統(小到一顆粒子,大到整個宇宙)態的線性偏微分方程數學敘述叫薛丁哲方程式。波函數(絕對)值的平方是即該粒子存在在空間某定點的概率。
既然無所謂粒子,何來定點存在?然而事實上粒子確實存在,否則物體(月亮、老婆、屁股)何來?
事情是這樣的:不管粒子或物體,讓我們就稱之爲「東西」,它「存在」的真相,or more like「事情發生的順序」大致如下:
一、「東西」的波函數在那裡「自在永在」、「無所爲而爲」,它自有它的「量子態」(quantum state)。你可以把量子態解釋成它的速度、質量、動量、動能、everything,的綜合。
二、該東西的量子態持恆,前後一貫,這叫做 quantum state coherence。若無外事/外物干預,該態不變 —— 譬如動量不變。
三、「我」(這個人)是外「物」,「在看」是外「事」,外事加外物叫環境(environment),環境有它自己的量子態。「我在看」時環境的量子態干預了「東西」原本持恆純淨的系統量子態,兩種量子態交互作用的結果叫「量子態疊加」(quantum state superposition),量子態疊加致使系統量子態不再純淨,系統量子態不再純淨的結果就是量子態不持恆,前後不一貫,這叫 quantum state decoherence。
四、Decoherence 然後怎辦?然後在十的負二十次方秒之譜的瞬間量子系統(從粒子到「東西」)的波函數崩塌(collapse),從一團概率的迷霧「凝凍」出空間某點一顆粒子(或一個東西)實質存在、概率等於一的真貌,造就出你我以爲的現實。
五、這是量子力學對從純屬概率的波函數 transition 到宇宙萬物真相的解釋之一。這種「凝凍說」源自量力開幫大老波爾一派,叫哥本哈根學派。還有很多其他學派各有不同解釋,「多重世界」(many world interpretation)即其中之一。
六、「東西」的真相如何形成雖有種種不同解釋,但對「東西」真真正正的真相,即波函數、概率 etc. 諸學派間並無異議。也就是說,「東西」(月亮、老婆、屁股,任何東西),確實是一團糢糢糊糊概率波的函數。函數(function)大家知道的,代進一個 input 值(入某式),得到一個 output 值,that’s all,和英文文字「功能」的意義完全相符。
簡單講事情是這樣的:東西,你沒在看(或聽、摸、感覺、量度、觀測,總之就是 observe)時它存在的狀態是一坨波函數,你「一看」時它才凝凍出一個實質的東西「給你看」,讓你以爲自己看到的東西的樣貌確是它存在的本質(但其實不是)。你沒抬頭看月亮時它只是可能在那裡 —— 也可能在宇宙任何其他地方,無論如何只是一坨概率波。你抬頭看時它才剛好出現,因爲 wherein 它存在的概率最大。還有,月亮的「忽然出現」不但和「看的動作」、更和「在看的你」息息相關,別忘記環境的意義是「你」+「看」。
豈有此理!月亮在不在天空掛著和我有沒有在看有什麼關係?答案是有關係,這關係就是 superposition,態疊加,月亮的量子態被你的觀看汙染,變成 decohered。那麼沒在看月亮的人呢?沒在看的人月亮就不和他態疊加,沒有關係,月亮自己的量子態 cohere。那如果全世界都沒半個人在看呢?那月亮就是一坨概率波。那如果有一半人在看、一半人不在看呢?那對一半在看的人月亮就現形 decohere 讓他們看;對另一半它就概率波,繼續自行 cohere 下去。那月亮的真相是什麼?是概率波,不是現出的「原形」,原形是態疊加的結果,結果當然不在真相之前,而在之後,不然爲什麼叫「結果」?
真是豈有此理!怎麼豈有此理呢?前面不是剛把「理」解釋了嗎?愛因思坦爲此氣得要命,但到死無法否定 —— 量子力學的發明他大有一份。
好啦,想講的講完了。是非對錯毋論,高本衲不怕誰誰人家笑話 —— 這檔事本來就是學界天大笑話一宗。「一皮天下無難事」有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誒!
明天週末又有 party,到時來當眾問問大物理學家小溫:「您沒在看時貴老婆存不存在」?存在,她的波函數怎麼了?不存在,她的人怎麼現形的?且看他怎麼答!看客格友們的 takeaway 不妨如此:下次貴老婆苦苦相逼+咄咄逼人時把眼睛閉上或直接逃走,那她就回到波函數,存在只是可能。如果你一定要和她 eye contact,那是你自己要 observe,在和她產生量子態疊加發生關係,把她從概率波 decohere(等於引進)成有形有貌、一個實體存在的人的,要怪怪你自己,這樣有沒有懂矣?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