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03 19:20:08瀏覽289|回應0|推薦9 | |
兒時的夏天,就是一個字,熱。那時候農村還沒有通上電,更別說電風扇和空調了。
兒時的夏天,是孩子們的天堂,可以下河游泳、逮魚摸蝦,還可以在池塘或小河裡釣魚。
兒時的夏天,大多是晴空萬里,沒有一絲雲彩,太陽把地面烤得滾燙滾燙;一陣東南風刮來,從地上捲起一層層白色氣浪,火燒火燎地讓人感到窒息。
兒時的村莊是被樹林包圍着的,夏日,到處都是綠樹成蔭。村民們在樹蔭下乘涼,呼吸着空氣中帶着泥土芳香的氣息,夏日的鄉村風情更加顯得嫵媚妖嬈。
兒時的夏天消暑也很簡單,每家都會在院門前或曬場風口處搭個涼棚。吃飯時端着碗到房子山牆巷口和鄰居們一邊吃着飯一邊聊着天,巷口拉風,是鄉親們納涼的好地方。早上,母親都會煮一鍋綠豆茶,就着自家腌制的醬豆或蘿蔔乾,和菜地里剛摘的黃瓜涼拌粉皮,吃着包皮餅(麥面包裹着玉米面),早餐喝碗涼透的綠豆茶,會讓人精神一整天。
記得那個時候,村民們大多是每人手執一把扇子。那時的扇子就是兩種,一種芭蕉扇,一種蒲扇。想到扇子,已經有幾十年沒有用過了。小時候納涼通常都用芭蕉扇,風大,還能趕蚊子。還有一種大蒲扇,輕軟柔和,不怕折壓,睡覺時搖着搖着睡著了,壓在身下也不會弄壞。小的時候,母親經常會坐在床沿,為我搖着扇子,有節奏地一下一下搧起柔柔涼涼的風,哼唱小曲很快把我送入了夢鄉。
改革開放後,人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到80年代中期,我們村終於通上了電。家裡買了一台電風吊扇安裝在堂屋中間大樑上。那時鄉村只有吊扇,落地扇還沒有出現。就連吊扇也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等到天熱的時候,吊扇就開始晝夜不停的辛苦工作,剛開始的時候,風扇悠悠的轉着,一陣陣清涼的風迎面撲來,於是我們小孩子就會拍着手,高興的說,好涼快好涼快!
隨着三伏天的到來,天氣越來越熱。在高溫的日子,連電風扇扇出來的風都是熱的。為了能涼快些,大人小孩一邊吹電風扇,一邊搖扇子,可是扇子也不夠用了。三伏天里,村莊後面靜靜流淌的金陳河成了孩子們的最愛,大人們千叮嚀萬囑咐,就是不準自家孩子獨自到河裡游泳,但沒幾個管得住的。聽大人嚇唬小孩子講的最多的,河裡有水鬼,心裡還是有點害怕的。
兒時的夏天,太陽特別的毒辣,蒸籠一般的悶熱,讓人喘不過氣來,即便坐着什麼也不做,汗水也會不斷地從身上流下來。天空中沒有一片雲朵,沒有一絲微風,頭頂上的烈日,讓人們無處躲閃,所有的莊稼和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裡耷拉着腦袋。
那時的鄉村,家家戶戶都是用的涼蓆,可到了下午,涼蓆也會熱得發燙。睡覺前都要用井水把涼蓆擦一遍,睡覺時才會感覺到一絲涼意。鄉村地下的井水是冬暖夏涼,天氣再熱,地下的井水依舊是清涼的。半夜三更被熱得睡不着覺的大人,就會用水桶打井水朝自己身上沖洗去熱。
夜晚,鄉親們很少在自家屋子裡睡覺,大多在屋外面找有風的地方納涼。鄉村的夏夜,比起城裡要涼爽許多,尤其是河堤上或水渠梗上,時不時有河風徐徐吹過,讓人神清氣爽。
吃罷晚飯,家長會幫小點的孩子洗澡,然後抹了痱子粉花露水,身上滑溜溜香噴噴的,拿一個小板凳坐在樹蔭里,繁星之下,一面搖着扇子,一面哼唱兒歌哄孩子睡覺。
兒時的夏天,小夥伴們只有2分錢一根水冰棒解饞,雖然沒有各種飲料食用,但有另一個夏日幸福時光,那就是午睡醒來吃西瓜。大人們會早早把地里的西瓜摘下來,打一桶井水,把西瓜放在井水裡,被井水浸過的西瓜,有着冰鎮的感覺。手捧着西瓜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挖着吃,尤其是最中心的那一勺,紅紅的、甜甜的,一勺下去,滿口生津,回想兒時的夏天,瞬間滿滿的幸福感就會洋溢在心裡和臉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