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3/13 22:02:26瀏覽385|回應0|推薦10 | |
我與許多人一樣,從小就非常喜歡春天。喜歡她那風和日麗百花齊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絢麗風光。但更為令人喜歡的是由春韭、春筍、香椿等所帶來的春天的口福。
1953年,我出生於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城郊一個子女眾多的家庭裡。爸爸媽媽養育了大哥、二哥、姐姐、我和妹妹。那時,父親在一家木器廠當木工,母親在農村務農。當時物資短缺,我們家與大多數人家一樣,生活並不富裕。因此在那時,我們家在房前屋後的空閑地方,種植了白菜、蘿蔔、韭菜等蔬菜。因為家鄉地處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所以盡管是在陰冷寒濕的冬季,這裡的蔬菜依然長勢良好郁郁蔥蔥。更為可喜的是,在我們家後院的菜地周圍,種植了六七株香椿樹,還有十幾籠竹林。我們家與其他許多家庭一樣,有著“咬春”的習慣。我家種植的蔬菜、香椿和竹筍等,帶給我們許多的口福,令人難以忘懷。
說到春天的口福,讓人首先想到的是韭菜。韭菜是一種非常普通的蔬菜,它的葉子又長又細直直地向上長。它非常容易種植,無需過多的關照,就能長得生機勃勃。雖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韭菜,但是,唯有春天的頭茬和二茬韭菜,才能特別鮮嫩爽口。在物資短缺的歲月裡,采摘一把鮮嫩的春韭,洗淨後,切成段,可用大火翻炒,只要放一點兒鹽,就會做成一盤非常可口,香氣撲鼻的菜肴。也可以與雞蛋一塊兒炒,同樣膾炙人口。當然,如果用韭菜做成餡,包餃子、做包子,那也是非常好吃的。小時候,我們家用春韭炒的菜、做的餃子和包子,非常“暢銷”,受到追捧。不但享用了美食,而且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在春天的口福中,香椿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品種。吃香椿,一定要趁早,葉芽越嫩香氣越鮮越濃。若是過了時節,椿芽顏色發綠,就再難嘗到醇正的椿香了……在春暖花開的日子裡,當我們家的香椿樹逐漸長出了暗紅色嫩芽時,摘下香椿嫩芽,攤雞蛋吃,味道太香了,隔著好遠就能聞到它那特有的香味兒。將香椿芽用開水焯一下撈起,放上調料涼拌,也非常好吃。直接用面糊裹著香椿芽炸“香椿魚兒”,這香椿的香味和最嫩的口感與油炸的面糊“三位一體”,其鮮香滋味兒好吃得不得了,令人回味無窮。
有一個成語叫“雨後春筍”,人們常常用它來比喻某些事物迅速大量地湧現出來的情況。小時候,我曾親眼見證了雨後春筍那種爭先恐後蓬勃向上的生長情景,這讓我非常驚奇,非常感動。竹筍的品種繁多,一年四季都有出產,但只有春筍才特別脆嫩鮮美,因而被譽為春天的“菜王”。父母親曾告訴我們,竹子種類很多,我們家只種植了苦竹、慈竹、楠竹。竹子的用處很多,可用於編織籮筐、編織曬蓆,還可用來造紙,甚至當時修建草房和磚木結構平房等都要用到竹子,因此,當時用來食用的“筍子”只能選用那些鮮嫩的不可能“成材”的“廢筍”。盡管是“廢筍”,可做成的菜肴卻是那麼的出色,那種脆嫩鮮美的滋味兒簡直太絕了。春筍可以紅燒雞塊或豬肉塊,可做成酸菜筍子湯,或者涼拌筍絲等等,均為好吃到爆的美味佳肴,令人“過口難忘”。
春意盎然,口福多多:枸杞芽、馬齒莧、扎耳根、灰灰菜、薺菜等,不管是家種的或者野生的,都是膾炙人口的春天口福。
時光匆匆,滄海桑田。隨著我們兄弟姐妹長大以後,先後進工廠參加了工作,我們家的生活水平逐步有了較大的提高。現時,人們生活富裕、豐衣足食了。過去物資短缺歲月裡那種缺吃少穿的情況早已漸行漸遠了。但是,人們咬春的傳統民俗卻一代代地傳承下來了。有的人雖然因工作等原因遠離了家鄉,但卻想方設法托人帶去春筍等家鄉土產,他們在品味兒時的味道時,順便也要寄托一把鄉愁。
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期間,我的老家因城市擴展拆遷後,家人住進了樓房,我家也不再種菜了,但從這時候起,在春季的農貿市場上,能夠很方便地購買到春韭、香椿、春筍以及扎耳根、枸杞芽等,我們的咬春行動自然也依然如故。
的確,咬春是人們“菜譜大系”裡面最亮眼的菜品,是人生之旅“恢宏樂章”中最動人的音符。咬春時,人們品嘗到的不僅僅只有鮮嫩美味,同時更有著那種滿滿的馨寧生活的幸福美好的感覺。因此,我們要為春天的口福熱情地點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