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1/15 22:14:36瀏覽377|回應0|推薦6 | |
人們都知道武漢有座聞名於世的黃鶴樓,但對與黃鶴樓一江之隔的晴川閣卻感到陌生。晴川閣,北臨漢水,東瀕長江,是武漢地區唯一 一處臨江而立的名勝古跡。 與黃鶴樓隔長江遙遙相望的晴川閣,雖然歷史沒有黃鶴樓、岳陽樓那麼悠久,但由於其所處的獨特地理環境、獨具一格的優美造型以及歷代諸多文人墨客的贊詠,使它贏得了重要的歷史地位,被冠譽為“楚國晴川第一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唐朝著名詩人崔顥的一首《黃鶴樓》詩,更是讓與黃鶴樓一江之隔的晴川閣火了一把。 與晴川閣相鄰的是英雄關隘“鐵門關”,這座屹立在大街上的關隘城門,飛檐翹脊,灰牆綠瓦,古色古香,雄偉壯麗,與晴川閣形成了一體景區,對天下游客更具魅力。據載,鐵門關始建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是當年吳國為了抵御魏國的入侵而修築的關隘,從三國時期到唐初的數百年間,歷經多次攻守激戰,一直是武漢重要的軍事要塞。 鐵門關是一部史詩,它記載著一段烽煙彌漫的歷史。2000年前,因戰爭的需要,吳國為有效地阻止魏國的進攻,曾設關於此。鐵門關從建關之日起,經歷了多次的攻守激戰,不幸的是明朝隆慶庚申年(1570年),這座堅固雄竣的關隘被一場大火燒毀,只剩殘牆斷垣,留下了一片蒼涼。1993年武漢市政府對鐵門關進行了重修,它與晴川閣連成一體,成了漢陽一道亮麗的風景。
巍巍晴川閣,高高立於龜山東麓禹功磯上,一縷縷飄來蕩去的乳白雲霧,撩撥著飛檐翹脊,似若隱若現在滾滾長江上的海市蜃樓,更有許多游人把她當成瓊瑤仙宮。站在閣下,極目眺望茫茫長江,與屹立在武昌蛇山的黃鶴樓隔江相望,讓晴川閣多一份雄渾壯麗。晴川古閣是當時漢陽知府範之箴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倡議興建,取唐代詩人崔顥登黃鶴樓寫下的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中的“晴川”二字命名,更顯得富有詩意。 穿越鐵門關,進入晴川閣景區,洶湧澎湃的江流托住了朱紅和翠綠相交的古閣,使這座峙立在長江邊上的巍巍閣樓顯得更為雄奇。極目江面,許多機帆船和輪船來回穿梭,聲聲長鳴的汽笛隨著和煦的江風在兩岸回蕩。閣樓前,扶疏花木掩映著一塊刻有荊南觀察使李拔所書“荊楚雄風”四個剛勁渾厚大字的石碑,雄渾遒勁的書法記載著氣勢非凡的歲月。那是清乾隆三十五年,。由於歷史上每年春天雨季到來時,這一帶暴雨連連,洪水泛濫,附近民房被淹,居民便自發奮起抗洪,碑文意為贊揚荊楚民眾與洪災水患頑強拼搏的精神,讓人們進一步了解楚民的堅毅,是一曲回旋在江畔的感天動地凱歌。 站在石碑前,歷史風雲彌漫。我輕輕撫模歷經300年風雨侵襲的石碑,這塊石碑的一個角雖然已經受到了磨損和風化,但“荊楚雄風”四個大字依然雄氣逼人。石碑的右邊立著一排老式房子,門口的柱子上刻著一副對聯:“傍高山流水聽鐘聲琴聲車船聲,伴長江煙波迎遠客近客天下客”。這副對聯描摹了晴川閣的重要地位,同時也賦予了極為深刻的含義。 站在閣前,思緒隨著歷史煙雲飄飛。曾經作為軍事要地的晴川閣,在數次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幾乎成為廢墟。然而,屢毀屢建的古閣不僅一次又一次獲得重建新生,而且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建中,規模也獲得了不斷擴大,這座參天閣樓也在屢次重建中顯得更為宏偉。“洪水龍蛇循軌道 青春鸚鵡起樓台。”清湖廣總督張之洞為修葺後的晴川閣題寫的這幅楹聯讓人耳目一新。 自古以來,晴川閣就是文人墨客必到瞻仰之地,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而最為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清代詩人桑調元的一首《晴川閣》: “岧嶢飛閣俯晴川,黃鶴磯頭接暮煙。 西日影沉三楚樹,北風聲送九江船。 揮杯大醉渾不忘,抵節高歌直放顛。 何處追尋神女跡,秋空明月漾波圓。”這首詩把晴川閣與隔江相望的黃鶴樓迷人景色, 描寫得淋漓盡致。 佇立江畔抬眼望,晴川古閣高高矗立於參天古木掩映之中,周圍幾株不知名的花樹綻蕾如雲,香溢江面。據載,晴川閣是明朝嘉靖年間漢陽知府範之箴為紀念大禹治水之功而興建的,因意義非凡,故屢經維修,甚至重建。步入閣內,“三楚勝境”四個大字格外顯眼,旨在贊嘆晴川閣與黃鶴樓隔江對峙,閣樓相望,相映成趣之妙。 眺望奔騰長江,思緒悠悠,閣頂飛檐似欲剌破青天,翹脊上還掛著絲絲飄飄蕩蕩的雲縷,有凌空欲飛之勢。現在的晴川閣系按清光緒年間式樣於1985年重建,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復建的晴川閣,以南方建築風格為主,融合南北建築風格之長,使樓閣的雄奇、行宮的古樸、園林的秀美渾為一體,成為武漢市著名的旅游景觀。
環顧四周,碧草茵茵,翠竹猗猗,古樹蔥蘢,瘦石嶙峋突兀,更顯閣園雅致幽靜。正面牌樓上的金字巨匾“晴川閣”幾個大字高高懸於閣頂,在金色驕陽下閃射著耀眼的光芒。 順著一道曲折蜿蜒的石階我拾級登上晴川閣,登高望遠,寬闊江面往來船只和沿江風景一收眼底。仰望訓聳入雲的古閣,紅牆朱柱,黑瓦飛甍,門窗欄杆朱漆彩繪,精致考究,讓人有穿越歷史之感。一陣江風吹來,雙層飛檐垂掛著的四角銅鈴臨風作響,鈴聲輕盈飄向茫茫江面,如泣如訴。 我靜靜地依著石欄眺望浩蕩長江,江面波濤洶湧,幾艘輪船不斷熨平江面起伏的巨浪,就像一幅徐徐展開的丹青。我讀過許多歷代文人墨客描寫晴川閣的詩,最讓人動情的就是明代進士傅淑訓的《晴川閣野眺》: “江上風煙望武昌,臨江高閣曉蒼蒼。 濤聲八月蛟龍吼,霸氣千秋草樹荒。 幾點青山浮大別,一聲殘笛弄滄浪。 自經崔顥題詩後,別是人間翰墨場。”這首詩不僅表達了詩人對登閣望遠所見壯美景色的心境,而且抒發了詩人懷古嘆今的情懷。我想,唐朝大詩人崔顥如果能在今日登上晴川閣重新審視眼前這如詩如畫的景色,一定不會再發出“煙波江上使人愁”的呼喚。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