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9/28 22:05:23瀏覽350|回應0|推薦5 | |
吃月餅是中秋佳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在我們老家四川南部山區曾廣為流傳這麼一首民謠:“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賞月吃餅喝美酒,合家歡聚樂無邊。”據傳,月餅曾經歷了從簡樸甜餅到精美糕點的發展過程。月餅最初是用來奉祭月神的供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吃月餅結合在一起,因為圓月與月餅均為圓形,所以像征著合家團圓、歡樂幸福。
相傳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起源於唐代。在大喬編著的《圖說中國節》一書中寫道:“唐高祖李淵和群臣歡度中秋時,手持吐番商人所獻裝飾華美的圓餅,指著天上的明月笑道:‘應將圓餅邀蟾蜍。’隨即分圓餅與群臣。又《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中秋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說新科進士在曲江宴飲,便命用紅綾包月餅賜給進士們。”可見,月餅始於唐代是有根有據的。
到了宋代,中秋節吃月餅逐步發展成為人們約定成俗的風俗,並成為文人墨客筆觸所描寫的對像。宋代文學大家蘇東坡就曾書寫了“小餅嚼如月,中有酥與飴”的佳句,詩中的“酥”與“飴”寫出了月餅的主要特點。當時專門記載宋代民俗的《夢梁錄》中說:“芙蓉餅、菊花餅、月餅、梅花餅……就門供賣。”
關於月餅,還有兩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民間傳說。傳說之一:相傳元末人民不堪統治,高郵人張士誠為了暗中串連,利用中秋節互相饋贈月餅之機,在月餅中夾一字條,約定中秋節夜起義。約定得到了響應,民眾揭竿而起取得了勝利。從此,中秋節吃月餅受到人們的倍加喜愛。傳說之二更加精彩:元末,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殘暴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也是抗元的一員大將,他准備聯合各路反抗力量來一場決勝之戰。但朝庭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傳遞消息特別困難。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條妙計,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的起義軍中。果然,中秋之夜,各路起義軍一齊行動,英勇奮戰,終於取得了成功。滅元後,朱元璋命令把當年決戰時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中秋佳節的“法定”糕點。上述傳說,給月餅這道中秋美食增添了諸多的傳奇魅力。
月餅,不僅有美麗的傳說,而且還有許多精彩的文字描述。在劉志強主編的《舌尖上的飲食文化》一書中寫道:“自明代之後,有關中秋賞月吃月餅的記述就比較普遍了。如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覽志余》卷二十裡說:‘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贈送),取團圓之意。’”劉志強在該書中還談到,“明人沈榜在《宛署雜記》裡說:每到中秋,百姓們都制作面餅互相贈送,大小不等,呼之為‘月餅’”。從上述幾段記述中,我們可以得知,在明代的中秋節,吃月餅是多麼普及、多麼盛行!
還有,我們從祖輩們那裡聽來的故事裡面還知道:自清代之後,中秋佳節在人們的心目中特別重要,團圓、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等,那是非常完整的“中秋盛事”,一個也不能少,即使是特別困難的家庭,在中秋節也都是要想辦法“吃月餅”的。與此同時, 月餅的質量、花色品種都有新的發展,而且在月餅或包裝上還制作了“嫦娥奔月”、“團團圓圓”以及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不僅是節令食品,同時也有了藝術特點。
自然,現如今的商場裡出售的月餅更加豐富多彩,既傳承了古代月餅的基本態勢,同時也有了許多創新:無論是月餅質量,還是花色品種以及包裝等,都有了今非昔比的變化。但是,無論如何變化,月餅之中飽含的團圓、歡樂等豐富內涵,從古至今是完全一樣的。
的確,中秋節吃月餅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日久彌新的風俗,“認識”月餅,“認識”中秋,將激勵我們弘揚傳統文化,頑強拼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