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難忘拾木耳交學費 / 喬加林
2023/08/25 20:16:27瀏覽233|回應0|推薦3

 

  上世紀70年代初,我出生在蘇北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很窮,按照老人們說:“窮得叮當響”,吃不飽穿不暖,家家戶戶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穿著的衣褲都是有補丁的,很多孩子衣褲都是補丁套補丁。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話一點也不假!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想辦法賺點錢,減輕家中負擔。童年的記憶中,最難忘的是夏天下雨過後,我和村裡幾個小伙伴們都會去金陳河、安河兩邊的河堤上樹林裡去拾木耳。雨後的河堤空氣就像濾過一樣,翠綠的樹葉襯托地上的青草更顯得嬌嫩而清爽,偶爾天邊還掛著彩虹,這樣的天,這樣的場景是城裡人很難一見的。

  我的老家屋後有一條河,河堤兩岸全是洋槐樹。兒時經常把家裡的豬、羊、牛往堤壩上一趕,它們愜意地走著,吃著青草,放牛、放豬、放羊的娃們也可以隨意地在草地上做游戲、打滾或美美地睡一覺,等到太陽落山牽了牛兒趕著豬羊往家走,多麼的愜意而悠閑啊!也許這是城裡孩子無法想像的一種意境。

  每逢下雨之後,爛樹根或樹上有傷疤的地方就會長出許多黑木耳。雨過天剛晴時,是拾木耳的最好時機了。即使雨還在下著,我們也會迫不及待趕去采摘木耳,大人們有時會阻止,怕打雷,怕淋濕衣服感冒。但是木耳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全然顧不了這許多。

  拾木耳的工具,可以是小竹籃,也可以是一只小木桶,更簡單的提一個塑料袋或黃書包即可。小伙伴們在樹林中,瞪大眼睛尋找,大的有巴掌大,有的則只有小指頭那樣小,它們互相偎依著,互相傾訴著,一團團,一簇簇,一窩窩,努力地生長著,你只需用手指輕輕一摘,它就會乖乖地跑到你的籃子裡。有時發現木耳長在樹干中間,我們小伙伴都會齊心協力,采用人梯式進行采摘。

  雨後的河堤如麗人洗面,如一杯清涼的礦泉水,小伙伴們有的背著黃書包,有的提著籃子,有的拿著塑料袋,鑽進林中。雨後的河堤很靜,陽光從葉子的縫隙擠進,如少女明媚的目光,在尋找誘惑。

  記得自己大約12歲的時候,下了幾天雨後,一天早晨,我約了楊修虎,王棟兵去拾木耳。從家後的金陳河堆一路不知不覺就走到安河,看看天還沒有黑就一直順河堤向東走,到了三叉河天已經黑了,怎麼辦呢?往回走更遠,又走到另一條不知名的河堤上,是往界集方向去的,就這樣摸黑走到一座橋,我們三個小伙伴踏著泥濘的小路去找村莊,走到一片亂墳地,我們有點害怕,那時已是夜裡12點多了,走得精疲力盡。終於在朱家崗烈士陵園附近找到一個村莊。一位好心的老大娘收留我們三個在她家喝了稀飯吃點玉米餅,在她們家廚房鍋門鋪稻草在地上睡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在大娘兒子帶領指引下過了一條河離開了曹廟朱家崗,往金鎮方向走……到家已是中午了,每個人就拾一書包木耳,曬了只有半斤左右,也只能賣6元錢。一天一夜未歸家,家裡人可擔心了,家裡人算一下足足有一百多里路。

  木耳曬後,幾個小伙伴就騎自行車去宿遷去賣;來回近兩百里路。記得有一次賣了十八元錢,我可高興了,解決上學學費的同時也可以買幾本心愛的小人書。

  在物質匱乏那個年代,家家都不富裕,農村孩子拾木耳,挖藥草賣是經常事,可以掙點學費錢和零花錢。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17979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