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這兩句話是出自宋代名臣大儒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句子。
范仲淹是一位悲天憫人的好官。他寫“岳陽樓記”,開始除了描繪岳陽樓周邊的地理環境以及四時勝景外,突然觸景生情,說他曾想求“古仁人之心...”,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做官的人,要時時以老百姓為念,以君王為念,而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或悲,表達了一位仁人處世的深遠與豁達的胸襟,所以才有接下去的: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范仲淹的這兩句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可應用在我們一般人的生活中。就是說,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物質上或權勢上的獲得而欣喜,也不要因為一時遭遇到挫折或失敗而悲傷” 。因為古有明訓:禍福相依,人生無常,太過高興,小心樂極生悲!
一時的不順,也不必難過或懷憂喪志,因為古人也告訴我們,“否極泰來”,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得到時,心裡平靜,失去時,處之泰然;得不喜,失不悲,唯有不拘於物,不困於時,方能更加快樂自在,也才是為人處世的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