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 - 蜂 牧 - - -
2010/03/01 00:08:28瀏覽421|回應0|推薦9







「雨停了,花醒了。 那風的聲音,你,聽到了嗎?」............

----------------------------------------------------------------------------
  


  貧富差異懸殊的I時代,城市與自然捕捉到對立特有的意麗氣息。

一個西裝筆艇的年輕小伙子,迷路在樹野深棕的綠海,以非常有條理

的步伐欲尋出路。

「4點13分,以晚陽為指標,在手錶二點整的位置。十二點的方向是

南方,而六點的方向是北方,三點的方向為西方,只要朝著北方走,

因該可以瞧見荒城大道」,雖無法肯定什麼有效的方式,只能翻出兒

時的童軍課求生沉識。 有點混沌的沉識。


  這片森林為主題的小徑乍看似單純,整座森林運行在踩步踏伐的

冒險階段。僅此而已。沒有郊遊烤肉所滲透的享受片刻,卻跟前些日

子在公司拼死拼活的《暗光鳥小夜曲》Rhythm背景不逕相亦。

  

《自然》擁有的只是很簡單的背景。

  然而這只是城市邊緣化的一部分,但是人口成長與工業製造可不

這麼想,歷經久年來年來的生根,生態的保護已經被過需利益定義成

跟豆腐渣工程一樣的兒戲。而 "反撲" 只是某種隱約控訴意味的受限

手段。


一邊步閱小徑的身形土肚一邊慶幸已經模糊的茂然。

突然發現前方有位斗帽人,在這能遇到同類,無疑乾旱蓬霖的醉語,

於是藉由這等亢悅的悸動,試圖整理出被自己叛逃的招呼。那轟轟的

翁雷煞時大作!! 而腳步也望那奇觀停佇很久很久。面對這種超自

然的臨場衝擊性來說,要走回安全的時光裡真的太難了。

  
   您好,養蜂人…………

在有驚無險的專業養蜂人巧手接收之下,所有蜂群皆回到安全區域待

命著。如果直覺沒錯,前面這位絕對燒鈔票拜兄弟的不二人選,我向

他簡述了來由與狀況之後,他畫了一張此區的觀路圖並說 :「要走出

這座森林,步至荒城大道,還需要兩個小時的路程。不過你能等我一

會的話,坐我的車約三十多分」。


  前略,我的選擇就跟拿筷子一樣簡單。
  
這份工作,必須遠離人群,必須遠離熱鬧,必須背棄所有科技的便利

性,徹徹底底地成為世上「剩餘的人」,然後慢慢帶出蜜蜂使者對於

花之間懵懵的情愫所產生的匆匆與離別感。過程中來回大量的花粉塵

粒與分工細節,以及在秘密箱盒下酿產出的蜜蜜現象,這些都成功的

抓住春天盛開的心,讓下次的花果開的更多,更美,也更甜。


   從孕育到飛舞,從開始到赴終。

在搭車出林的路途中,雙方的交談一直沒有斷停。接著從他口中得

知,他們居無定所,牧地月更,收成好的蜂蜜,拿去城鎮攤賣。對

於家,他爽朗的說 : 「天地為(圍)家 ,景宇任遊」

心靈獨自品嚐著單獨一人的疏離,肉身卻又無可避免的活在城市與自

然中繼線的莫名傾軋裡。這是養蜂的生活,也是多半這個混亂社會上

每個角落的集體遊牧。


如果我不吃牠,牠便能活下。

別人養豬,是為了吃牠,他養蜂,是為了養活自己,不過,他不會做

到不惑之年,等他再去完幾個牧地,便要轉行了。畢竟這些蜂,是大

自然的一部分,自由的產物。 小時後,他父母因為窮而離開他。漂

落在城市中晃盪,在地下道避寒,在垃圾桶裡加菜,但吃進去的總是

比拉出來的多,活著,比任何事都還來的艱難。


所以,他逃離了城市。

依縮在森林裡,躺在一塊樹蔭下的草床,輕吹的微風,煦潤的花香,

沒有城市銳耳的人車聲,每個映物或微光的綠裡,都是那麼安詳。

這裡太舒服了! !

很久很久沒有像此刻般舒服的感覺,就像是躺在媽媽懷抱的嬰孩,這

麼恬靜、舒適。想著想著,似乎覺得,如果明天他沒有醒來,如果真

是那樣的話,今天 ,就是他呼吸的最後一天了。 遠去的親人還會想

著自己的孩子,感到內疚嗎? 如果有的話,那麼他現在因該正努力的

找尋我吧…………………………而眼前的蒼穹也逐漸離視。

當他醒來時,便遇見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淚點……"養蜂人"。 這是已經

沒有許多過去的他,所無法寫出的刻苦。


失去的太多,能追回的太少。

於是他想給他的子女,找回遺失許久的初心。不管自己配的是蘿蔔還

是盤中剩的菜汁,一定要給孩子的午餐盒裡加"一塊牛肉和蛋"。不

理自己鞋子穿了多久,一定要給孩子穿"勾勾牌的"。不顧工作有多苦

,一定要給孩子"上學、讀書"。

"時間"是一種理想,而且很容易錯過。

"命運"是一張考卷,是分析判斷,綜合平衡的結果。

而"當下"便是追隨與欣賞生命中的每一次美麗。

路…到了 …………

"想要有個家"

這就是他心目中所要成為的夢想。

而我,又將起程。




∮: 生命得須歷練,否則唯有平庸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FLF&aid=381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