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7 23:03:26瀏覽488|回應2|推薦7 | |
經常面對一些狀況與處境,內心清楚這一切與自我感無關,但是,總會覺得必須要繼續演下去,雖然那出發的動機已經顯得相當薄弱,但是就是認為不可以中場休息。 能有這樣的境界是足以保護自己,不過當我表現得沉默不語的時候,那就是已經知道無法控制自己的時候。 這就是為什麼,對於禁忌話題我也可以侃侃而談,不是來自憤怒、批判、壓制,卻是無執、無染、無妄,就像天空飄來一朵烏雲,下一刻也會游移到另一個地方去。生命本是來來去去,不尋常組成了眼中以為的平凡,我們都嚐過苦的滋味,多數人卻無法接受許多問題其實是來自自己本身。 心理治療師/ 羅布.普瑞斯:「自我感不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只要是抓住不放,我們都會陷入焦慮與苦的根源之中,只要能夠超越這種習性,我們便會感到解脫。」 「捨」有時候實際上是否定與逃避;慈悲變成多愁善感;想幫助別人是因為「強迫性關懷」,或因自覺無價值而強迫性的犧牲自己;想要在心理上「失蹤」或放棄自我界線,也可能藉佛教的「空」這個概念來假裝。 能看得透,剩下的就只是演戲罷了。 原來人終究是無能的,脆弱而不可能強壯的。 我總希望要把這樣的情境釐清,否則我總是無法看到世間真情之美,對感性冷感,對理性敏感,這是不對。 在生命難以承受的臨界點,有準備的即可造就詩意之美,來不及反應的只能湧起無盡的莫名傷悲或興奮,凡事都走到最前線並非是福,凡事有其佈局的平衡點,這是人生智慧。 誰說他的人生總是超凡入聖?!卻認不清那只是虛妄的自我膨脹。 圖片:奈良 東大寺旁公園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