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01 23:46:26瀏覽1071|回應3|推薦109 | |
本文作者黃年為聯合報發行人,他以個人身分於五月九日在上海參加一場 關於兩岸問題的閉門座談會,此會有`兩岸藍綠紅三方面的智囊、菁英、學者 、媒體人士與大陸涉台官員參加。本文是黃先生在會中提出的書面報告,焦點 在探討「一個中國」的定義問題。於五月十七、十八、十九,三日在聯合報 《民意論壇》上發表,標題為為「一個中國」裝上輪子。副標題「典範救贖論」 與「兩個偉大說」。 筆者對這位報人雖早已慕名,但迄未謀面,因我`習慣看聯合報,從「聯合版」起, 已數十年如 一日,幾乎每天都能讀到他的團隊,作家,記者們的報導與論述,尤其 是「大`屋頂理論」、「杯子理論」與「筷子理論」更是耳熟能詳。 作者的心路歷程,我覺得,他是以一個中國報人的觀念,站在台灣觀察大陸自 一九九二前後美國與兩岸,各個時期的發展所累積而成的「心傳」智慧所謂「道心惟微」。 既是結合「九二共識」的現實,以蘄求實踐;所以就要「延續超越九二共識」, 以追求理想。他理想中的兩岸終局解決方案,應當是能在連接點和在主體性上, 取得一個合情合理的平衡關係,然後加以法制化。但這卻是最困難的所在;看他 如何實踐?乃將其重點摘錄於下; 主體性和連接點,在不同的政策架構中,呈現了不同比例的分布。比如對台灣 來說,一國兩制,只有連接點,沒有主體性。對於大陸來說,一邊一國,只有主 體性,沒有連接點。 至於如何在連接點和主體性上取得一個合情合的平衡關係? 需要兩岸共同認知「兩岸分治而不分裂」,要確立「兩岸分治而不分裂」首先要確立 「一個中國」的定義,如果「一個中國」的定義,能朝向共同締造論、現在進行式的 一個中國、第三主體、球體論、一中三憲、大一中架構,及大`屋頂中國方向移動, 一個中國就可能成為「一個分治而不分裂的中國」。 他一再強調「一個中國的定義問題」他甚至 有趣的拿行李箱比方說;以前的共產主義理論 是「馬/恩/列/斯/毛」,要提著扛著;現在加上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 就好像裝上了輪子,可以推著走,可以三百六十五度打轉,這個裝上輪子的行李箱就是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又如; 開始的時侯,「九二共識」曾經一度擱淺,「九二共識」就是一只扛不動的行李箱,但從 二○○五連胡會後,再加上二○○八布胡熱線以後,九二共識加上了「一中各表」的輪子, 十年來九二共識就成了可以推著走的行李箱。由此可知,未來兩岸的解決方案,重點是要在﹝ 「一個中國」的定義上,也就是在「一個中國」這口行李箱上裝上輪子。這個輪子, 不能少了「中華民國」這個元素。基於以上論點他說如果; 「一個中國」可以重新定義,能夠裝上輪子,那就可以成為「分治而不分裂的一個中國」。 其中,「不分裂」就可以法治化,「分治」也在法治下運作。這個新定義的嘗試是如; 「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分治而不分裂的一個中國的一部分, 兩岸交戰政府轉為分治政府,並簽訂具有憲章地位的和平協議,作為兩岸關係進一步整合 與發展的法制化基礎。」 如此,九二共識也就可以從「一中各表」、「求同存異」的延續,進入「一中同表」、 「聚眾化異」的超越。 經一再研讀這篇理論,覺得它因能實踐,故非空談;因有理想,故非泛論。它是鼓舞和指 引人們,立足於現實,並從現實出發而走向未來,且導引未來,成為現在理想之實踐。 更可知,理論的作用,不但要指導行動,而且要提供遠景,它給人們指出實踐活動的前途; 如黃年先生指出的「為世界文明建立典範」;未來的兩岸解決方案必須追求兩個最高的價 值目標;第一,為人類文明建立典範。第二,為兩岸同胞創造救贖。 「為兩岸同胞創造救贖」;第一個例子是蔣經國總統的解嚴和解放探親。第二個例子是鄧小平 一代所領導的否定文革和改革開放。第三個例子也是鄧小平,他在香港用「一國兩制」取代了 「一國一制」也具有人類文明告度的大救贖。 「兩個偉大與兩個標準」;為兩岸未來提出一個憧憬,第一個偉大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二個偉大是「兩岸同胞的偉大和解」。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支撐「兩岸同胞的 偉大和解」再以「兩岸同胞的偉大和解」來豐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後黃先生說,今年是汪道涵先生百歲冥誕。我覺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的狀態,就是汪老所說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的升級版」, 也就是汪老所主張的「共同締造論」我們大家其實已經落後了汪老近二十年。 所以他最後問「要不要紀念國共繼續內戰70周年」?他認為「兩岸新史觀」, 「人心」是一切的根本。 黃先生這篇精闢的論述在聯合報發表已一月之久,各界可能早已閱讀,但在台灣2016 總統大選前夕,總覺得仍有使廣大網友有認知的必要,乃摘錄以上重點與您分享。
`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