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忘初心
2007/12/04 18:00:11瀏覽5083|回應9|推薦47

莫忘初心

此次出關  拜別師父時 
特別送給小弟一句話  莫忘初心
在回程的路上小弟一直在回味這一句話的用意
現在明白了…………….

原來我們的這 一念心
一直是隨著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中不斷地流轉
這一念心
也一直是隨著外在境界的花花世界中不斷地流轉
隨波逐流而不及隨時提起本覺 觀照內心

佛陀講得很清楚 
緣起緣滅  諸法性空  這麼個宇宙真相
也是這個世間的真相和本質
世間事皆是緣起法  所以它是無常的
但是它也脫離不了因果一直到它的緣滅

我們每一次的發心都會創造一個 緣起
發心就如同我們發願或祈禱一般
一念心清淨  發善心後就會得善的果報
是因為發善心的時候 
它的正能量就會感召善的因緣

我們在生活中常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
譬如
家庭不和
婆媳關係很糟
事業和學業不順
經濟上的困境
男女感情或關係上的糾葛
人際關係上的是非
修行上的疑難
心靈上的苦楚或解脫

在在可以利用 緣起法
透過發心來改造命運
並且朝向發心的目標努力以赴
如果事與願違
還可以再度發心修正
創造另一個 新緣起

師父的話  莫忘初心
小弟 如是解讀

各位同參道友 
您的高明見解呢?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path&aid=1426764
 引用者清單(2)  
2007/12/22 21:56 【無覺的網誌】 如是因、如是果___境隨願轉
2007/12/16 09:16 【樓蘭紫心詩畫坊】 幾載秋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恩!
2007/12/17 11:30

受教了........感恩!



止善
初心為何?
2007/12/12 23:39

Path Walker,

許久未曾拜訪,恭禧「禪七」圓滿.身處紅塵,能淨心禪修,是莫大福緣。


在下很好奇當時您師父訓勉「莫忘初心」的初心為何?是今世發願的初心嗎?還是累世歷劫的初心?還是自無明而始的初心?


誠祝  法喜充滿日日精進永不退轉
 


止善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六祖大師說
2007/12/08 00:49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諸佛、眾生本自具足佛性,能生萬法,卻本無生滅法可得。)

隱士合十敬安祝福


梁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莫忘初心
2007/12/05 08:07
參話頭?還是參話尾?

在還沒起心動念說話前

的心 叫初心 又叫原始心 又叫真心!

見聞覺知不是心   亦勿離見聞覺知去覓心!

無心之心  易而不易  只能契會而已!

讚嘆令師高明 囑汝莫忘初心!

無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的看法
2007/12/05 07:55

發心種下如是因

因生緣起果業熟

黑白善惡終將滅

一切無生入涅盤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莫忘初心
2007/12/04 21:19

莫忘初心常觀心

心行合一大願行

惜緣惜福是當下

緣起緣滅不執著

Path Walker(Epath) 於 2007-12-04 22:40 回覆:

Dear Sister Purple Robe in the Dharma,

This is the most wonderful reflection from the subject.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kind words which inspired me a lot.

Deep bow,


lemon tre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思考
2007/12/04 20:39

{發善心的時候 
它的正能量就會感召善的因緣}
這句話很棒!
要是每個人都能多發善心
社會就會變的更好了


唉  現在的心真的是很不平靜
被一些事情困擾的很煩
看完你的文章
希望自己可以靜下來思考....


山居的隱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
2007/12/04 20:05

依止師父是....

隱士合十敬安

Path Walker(Epath) 於 2007-12-04 21:27 回覆:

也罷 , 正好有位師兄最近剛去閉關
還留有位子   可以參加共修.

I followed your steps and jointed your retreat,

because you reserved a seat for me.

We were all there together.

However, I left earlier.

Can You remenber me?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因緣法與緣生法衍生
2007/12/04 19:06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若著相修福,修福只是福報;
修道的道(就是佛=自性如來)是內心田都懂的如來,學道常於自性觀

自性觀
能觀照自已的心性,心性是如來本性也就是自性如來
也是自身佛自性法身=了悟本性與佛皆是清淨之本體者=如其本來=如來


轉載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

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
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迴;
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佛說十二因緣是一大苦聚,我們學習十二因緣就是要明白苦在哪裡?要從十二因緣當中怎樣得到解脫。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故佛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這樣的東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生起;有這樣的東西消滅,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消滅。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覺悟時,他於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發現眾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眾生,使他們解脫。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一切眾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種種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發現到眾生有「老死」是由於有「生」,有「生」是因為有「業有」,所謂「業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因為我們有了將來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業,它們會推動我們將來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觀察到並沒 有「我」在造業,而是身心(假我)對世間的種種事物產生了執取,渴求將來有,造成了有業報;我們有「有」是因為有「取」;有「取」是因為有「愛」,我們過去的業習對事物有貪愛,接觸境界時,貪愛心就生起,對境界所看到 的東西產生執著;「愛」的生起是因為有「受」,我們的六根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我們貪求樂受。因為有樂 受,造成我們業習中「愛」的心生起;反之它則不生。假如我們天生是聾子,從沒聽過聲音,那對歌聲、鳥聲等,就 不會貪愛;因為我們有感受到聲音,所以才會貪愛它。佛陀說我們有「受」,就有貪愛,所以受是愛生起的原因。我 們有「受」是因為心依靠六根接觸外境,根、塵、識產生「觸」,因為有「觸」,所以有「受」。佛陀繼續觀察,發現有「觸」是因為有「六根」,沒有「六根」我們的心就沒辦法與外境接觸;接著佛陀又繼續觀察,發現「六根」的 形成是因為我們在母胎裏有「名色」的活動,所以產生「六根」;佛陀說因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們會受生就是有「識」,我們死後,精神繼續活動,我們會被業轉去入胎,結果就在胎裏成長。佛陀發現有「識」入胎,就有「名色」;那「識」又是從那裏來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後佛陀觀察由於有「識」故有「名色」;因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為有「六入」,故有「觸」;因為有「觸」,故有「受」……順觀至有「生」故有「老 死」,此稱為流轉門。 無明與行是過去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我們現在所受的果報;我們現在有愛、取就會造業,是現在的 因,將來就有生、老、死;所以過去因是過去世;現在果、現在因是現在世;未來果是未來世,總共有三世。那麼三 世為什麼又說兩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過去因形成現在果;第二重是現在因造成將來果。所以十二因緣中有三世兩重因果。它又告訴我們惑、業、苦的輪轉,因為迷惑造業,所以要承受業報之苦;我們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業,造 業又受苦,週而復始,沒法間斷與中止。

佛陀教導我們觀察十二因緣時,如人口渴,發現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萬不要喝它。這比喻愛、取如口渴,我們所喝的水就是業報,它有毒,喝了會被毒死,使得我們再來輪迴生死。如果我們不想要這些業報,就不要去愛、去取,這樣才能截斷生死的流轉。
Path Walker(Epath) 於 2007-12-04 23:38 回覆: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is valueable Buddha's teaching.

Your comment will make this post more informative and a gem

of true Dharma.

Your kind generosity in Giving is greatly appreciated.

May you be very blessed on your Journey.

With my palms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