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 基礎代謝率 VS 減重
2009/03/28 19:43:39瀏覽2106|回應0|推薦0

基礎代謝率 V.S. 減重 

  所謂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簡言之,就是指一個人在不運動時,靜坐不動,用於呼吸、心跳、血液循環、新陳代謝、腺體分泌、腎臟過濾排泄作用、肌肉緊張度、神經傳導、維持體溫、細胞基礎功能等等....都需要熱量,而這些所需熱量都算在基礎代謝率內,大約等於內臟器官以及休息狀態的肌肉所消耗的總熱量,這是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 

  一般來說,成人每日所需總熱量,有75%是用在基礎代謝熱量(BMR)上,有10%是用在食物消化上,剩下的15 % 才是用在活動所需。

  不管你是吃太多動太少、基礎代謝率低、還是從小的細胞體積就肥大,所造成減肥不易等.....其實真正引起肥胖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熱量。

  熱量的囤積..無非是INPUT 大於 OUTPUT,也就是攝入的熱量超過身體所消耗的熱量。 

  過多熱量的囤積,才是引發肥胖的真正原因。

  

如果照這個原理,那麼採行低熱量的飲食法,不就可讓體重減下來嗎?果真這麼簡單嗎?

  

人體熱量的消耗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活動量或運動,另一個就是本身的基礎代謝率。而基礎代謝率的高低,就決定了除了活動之外的熱量消耗。

  許多人以為人體主要的熱量消耗,是靠平日的活動或運動,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因為
基礎代謝率才是熱量的主要消耗來源。 

  有些人本身是屬於較情緒化、緊張、衝動的性格,通常基礎代謝率會較高,比較容易消耗熱量。反之有些人屬於神經較大條的、不易受外界壓力困擾的、或是凡是慢半拍的人屬於心寬體胖者,通常基礎代謝率會較低較易囤積熱量。

  對減重要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體內脂肪是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減掉多餘脂肪也要慢慢來。

  如果人體長期處於低熱量供給的情況下,身體為了節省能量消耗,來供給心跳與呼吸等人體基本運作...體內的自然保護機制就是--->讓基礎代謝率也跟著降低

  當基礎代謝率降到極低的時候,你即使用再少的熱量進食,身體還是會努力挪出一些熱量儲存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就會出現在減肥一段時間後,身體所需的熱量越來越少,幾乎只要吃一點點就足以讓身體囤積熱量,當然,體重也就會出現不降反升或是連喝水都會胖的窘境了。

  以低勞動的女性來說,每日建議攝取熱量約為一千六百大卡,而基礎代謝率至少有一千二百大卡,約佔攝取熱量的七成五,因此每日所攝取的熱量,其實大半都消耗在基礎代謝率上,所以一旦基礎代謝率變低,就會造成熱量消耗減少。 

女性的基礎代謝率是不是較低?

  基礎代謝率的高低,取決於許多因素,體脂肪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來說,體脂肪較高的人,基礎代謝率會較低,而
女性體脂肪比例較男性為高,因此熱量消耗較少,減重也就不易。   

當"基礎代謝熱量"攝取不足時,體組織蛋白質可以分解氧化以供熱量,其結果即造成體組織之耗損,製造淋巴球的原料不足......,使得身體抵抗力減弱,容易感冒、腰酸背痛,體力也變差,並不符合健康的原則。 

 

基礎代謝熱量:[A]仟卡
 

     女性  體重公斤數 x 0.9 x 24 小時

     男性  體重公斤數 x   1 x 24 小時 

  減重者每日所需總熱量之計算方法 :

        一般人認為要減輕體重,攝取的熱量越少越好,因此採用禁食的方式。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人的身體有自動保護自己的功能,當你一天攝取的熱量少於每天的基礎代謝熱量([A]仟卡),身體會解讀為有食物缺乏的危機,會自動降低基礎代謝率,所以減重的效果反而會變差。更糟的是如果恢復正常飲食時反而胖的更快!造成所謂的溜溜球效應 。

        減重者正確熱量的攝取觀念是;每天所攝取的熱量應大於基礎代謝熱量([A]仟卡);而且要小於每天所需總熱量([Total]仟卡) 。

        基礎代謝熱量 < 減重者正確熱量 < 每天攝取總熱量Total

        因為1公斤體脂肪約可產生7700仟卡熱量,如果一星期計畫瘦1公斤,在滿足基礎代謝熱量的前提下,則每天須減 1100仟卡(=7700÷7天)的熱量 。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isa37&aid=2792085